從粉碎敦刻爾克開始

第80章 將所有人捲入的大亂戰

……

“大馬克”列車炮和“女王級”戰列艦對轟的同時。

整個戰場上,其他各級軍艦和岸炮火力、列車炮火力之間的廝殺,也呈現了白熱化的趨勢。

第二波的交火,首先就發生在勒布中校固守的馬洛萊班炮臺那兩座僅剩的340毫米裝甲炮塔、和後來大著膽子被貝蒂要求上來“鞭屍”的前無畏艦之間。

之前魯路修的“詐死”戰術,終究是部分奏效了。那兩座炮塔始終假裝不開火,被怎麼遠端吊射都沒反應,成功勾引敵人一些後續軍艦靠了上來。

當那邊“女王級”上鉤的同時,這邊的兩座340也就不再沉默,開始朝著當面的兩艘法蘭克前無畏艦“絮弗倫號”和“若雷吉貝里號”分別開火。

由於是瞄了很久、裝死隱忍了很久,這兩座炮塔剛開火沒幾輪,就取得了命中戰果。

當然,他們也遭到敵軍瘋狂的抵近集火炮擊。

馬洛萊班要塞b主炮塔對著“絮弗倫號”猛轟了足足七八輪後,命中對方2炮,隨後“絮弗倫號”就駛出了b炮塔的射界範圍——之前的“詐死”戰術,也不是完全沒有傷到這兩座裝甲炮塔,其中b炮塔就在敵人持續的“鞭屍”中,被損壞卡住了轉向角度,液壓系統也有所損壞,稍微一轉一俯仰,就往外亂冒液壓油,導致射界極窄。

一開始它還能發威,完全是運氣好,終於苟到了“絮弗倫號”進入其方向角射界,而等“絮弗倫號”開出去後,b炮塔就什麼都打不著了。

勒布中校在確認情況後,命令負責該炮塔的庫爾特上尉帶著全部炮手撤退,因為他們已經無法戰鬥了。

但庫爾特上尉拒絕直接執行命令,並且抗辯:“長官!敵人並不知道我們已經失去了液壓系統,我們還能開炮!就算打不準,嚇嚇敵人也能吸引敵人的火力,免得打我們的那一半火力被提前挪到c炮塔頭上!為c炮塔的戰友爭取更多開炮機會!”

勒布反覆勸說後,見其非常堅決,加上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便沒有再堅持。

此後數輪,b炮塔雖然沒有任何建功,但因為魯路修之前帶著他們“詐死”過一次了,這次敵人無論如何都不敢再心存僥倖,所以哪怕發現其開炮數輪沒有戰果,也只當是另有原因、另有陰謀,非要拼死將其徹底炸到“死無全屍”。

沒辦法,已經“詐死”過一次後又“詐屍”的存在,總是能吸引到多得多的鞭屍火力。

最終,庫爾特上尉帶著他手下幾名裝填手、開炮手堅持到了最後,遣散了觀瞄人員,就這樣亂開炮到了最後一刻,吸引了敵人累計數百枚重炮炮彈的集火。

他們一直又戰鬥了30分鐘,b炮塔才被多次直接命中、炸得鋼屑紛飛,徹底四分五裂。最後十幾名只負責裝填和開火的炮兵,也都被炸死在炮塔內。

但他們的犧牲,為c炮塔爭取了更多開火時間,至少讓c炮塔晚毀滅了15分鐘以上。

在這段時間裡,c炮塔瘋狂輸出,把“若雷吉貝里號”炸得千瘡百孔,命中了這艘法蘭克前無畏艦5炮以上,又調轉炮口試圖對半殘的“絮弗倫號”補刀,並且又命中了兩炮,才被敵人瘋狂的集火幹掉。

不得不說,艦隊打岸炮、尤其是打那種射界比較小、但防護超強的岸炮,實在是太虧了。

也不得不承認,早上魯路修中校想到的“詐死”計策,讓馬洛萊班要塞上的炮塔,多發揮了一番餘熱。讓它們從本該被“女王級”射程外白漂傷害而亡的命運,變成了“臨死前好歹拖了法蘭克人兩條前無畏艦、贏得一沉一重創戰果”。

這一切的核心關鍵,正是魯路修的詐死計。而那些奮戰到最後一刻犧牲的炮兵將士,也功不可沒,必須得到最高規格的嘉獎。

……

馬洛萊班炮臺在徹底覆滅前,順利拖了兩個敵人墊背。

戰場最南側的羅南炮臺,在列車炮群和“女王級”交火的同時,也跟敵人的前無畏艦群、戰巡艦群,發生了激烈的交火。

羅南炮臺上同樣有2座雙聯裝340毫米裝甲炮塔,而且這裡比馬洛萊班炮臺還多了4門單裝240毫米炮和20幾門140炮。

激烈的交火中,340裝甲炮臺死盯著中距離上的戴維貝蒂戰巡開火——它們倒也考慮過一起集火女王級,但女王級離得較遠,超出了它們的射程,就只好退求其次集火戴維貝蒂分攤傷害的戰巡。

戰巡的距離同樣在15公里以上,都接近20公里了,打起來命中率不高。可這畢竟是高價值目標,340炮群拼了命也要集火它們。

而且打了一半再換目標是很不明智的,只會導致火控的浪費,需要重新測距、觀瞄、校準,所以一旦開打就一條道走到黑吧。

羅南炮臺的兩座340炮塔,分別選中了“不撓號”和“紐西蘭號”戰巡作為對手。

“紐西蘭號”3個多月前跟希佩爾艦隊交戰時,就捱了兩炮,好在數量不多,這次是草草修好後出戰的,激戰中,“紐西蘭號”再次被累計3枚340炮彈命中,造成了一定的進水,上層建築也被炸爛了一些,航速和火力都有明顯削弱。

“不撓號”比“紐西蘭號”更老式,是布國第一級戰巡“無敵級”的3號艦,效能也較差,設計上有一定缺陷,被命中幾炮後,船體中部的兩座主炮塔就都被炸廢了,連連累後艦橋一起被炸爛。

不過,這兩艘戰巡畢竟離羅南炮臺很遠,岸炮的命中率較低,羅南炮臺的340裝甲炮塔,在取得了這些擊傷戰果後,也都先後被布國海軍成群的前無畏艦集火摧毀。

炮臺人員也有相當傷亡,但炮塔損壞後,能撤退的傷兵也都儘量撤退了,他們並沒有放棄任何戰友。

在同一時段內,羅南炮臺剩下的4門240炮和眾多140炮,則是跟敵人的前無畏艦群互射,在被摧毀之前,也擊沉了一艘最老式的“威嚴級”前無畏艦“壯麗號”,並把另一艘“勝利號”炸得嚴重進水擱淺。

而在布軍戰列艦群和羅南炮臺的眾多岸防炮對轟的同時,德瑪尼亞的10幾門280毫米列車炮也同樣沒閒著。

它們利用岸防炮群吸引敵人火力的機會,在一旁瘋狂偷輸出,也一度幹掉了好幾艘老掉牙的垃圾,包括“威嚴級”的“喬治王子號”,以及法蘭克人的“布韋號”、“馬塞納號”。

至此,雖然岸防要塞上的重炮,基本被布軍以不計代價血拼的模式差不多清掃掉了,但布軍也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交換完全不成比例。

布軍沉了7艘前無畏艦,還有2艘新銳戰列艦、2艘戰巡受傷,其中一半還傷勢嚴重、戰力銳減。那群前無畏艦裡,還有兩三艘被小炮所傷,多多少少失去了一部分戰鬥力。

在敦刻爾克戰場上,布軍剩餘的總兵力也因此銳減,

如今還剩下7艘前無畏艦(“威嚴級”3艘、“愛德華七世級”4艘)、戰巡7艘(兩艘受傷)、新銳戰列艦2艘(全部受傷)。

雖然岸炮被團滅了,列車炮群即將遭到密集報復。但德瑪尼亞人其實還有另外的殺手鐧——施佩伯爵的6艘前無畏艦,之前一直潛伏在澤布呂赫附近,這一點佈列顛尼亞人之前也是知道的,只是他們看不起施佩伯爵那點戰力,沒當回事。

而就在伊麗莎白女王級中招之前,魯路修就已經意識到總攻的時機要到了,所以當時他就透過這兩天提前鋪設的有線電報電纜,往後方發報,請求集團軍司令魯普雷希特公爵儘快聯絡希佩爾和施佩,讓他們先後出擊!

施佩伯爵也沒有猶豫,立刻就帶著澤布呂赫的德瑪尼亞前無畏艦隊殺向了戰場。

雖然他們要好幾個小時趕到戰場,但這場曠日持久的炮戰就算打上一整天也不足為奇。所以施佩抵達的時候,剛好可以趁著岸炮兄弟還在奮死拼殺的後半段抵達,不至於打成“添油戰術”被各個擊破,反而還可以趁著敵人虛弱,高速接近搏一把。

而就在施佩出擊後沒幾小時,負責最後收割、追殺受傷敵艦的希佩爾中將,也帶著他的4艘戰巡、2艘裝巡殺向了戰場。

另一方面,貝蒂在激戰開始後沒多久,就給後方發報,希望後方要求陸軍部的人協調、讓弗倫奇元帥提前展開對敦刻爾克城的地面反攻——

在艦隊瘋狂拔除敵人炮臺要塞的同時、在海軍巨炮火力準備開始後的兩個小時內,讓岸上的步兵也不惜代價發起同時猛攻,正是最划算的,可以讓德瑪尼亞人腹背受敵、首尾不能相顧。

只是臨時調整作戰計劃、海陸軍溝通需要很多時間,所以弗倫奇元帥提前發起地面進攻時,已經是當天下午、距離天黑只剩一兩個小時了。

數以萬計的布軍步兵,乃至殖民地軍隊,都越過法比界河,朝著德瑪尼亞人控制的要塞強攻過去,朝著敦刻爾克城內那條只有兩三公里寬度的、連線要塞和後方陣地的德控區反攻。

甚至原本被堵在敦刻爾克城西北部市區的布第4軍29師、印13師,也都鼓起餘勇,配合友軍朝著德瑪尼亞陸軍的薄弱部位、尤其是通往港口的那條鐵路線,發起了迅猛的攻勢,完全不計代價。

海陸配合,雖然打得很亂,但至少是配合了。數十萬條人命被捲入漩渦,目前還沒人能看清誰勝誰敗。

整個比西北和敦刻爾克,都徹底亂成了一鍋粥。

——

ps:打完這一戰後,我會貼個圖,列出布國海軍、法國海軍還剩下的艦隊數量、名字。

之前沒貼,是因為垃圾實在太多。這一戰之後,垃圾基本清運完了,表格會簡潔很多。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