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補全雙修仙法的願景絲帶,一直沒有注入吉光。
只因為天災太嚴重,僅僅降點小雨,就要消耗不少吉光。
此前願景絲帶已經注入了二百多縷吉光,按照估算,最少得上千縷才夠用。
雖然手裡的六百縷全用上也有不足,宋啟山還是抬起手。
隨著吉光注入,紅色印記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外蔓延。
三成,四成……
當六百縷吉光全部耗盡,願景絲帶已有八成半被紅色印記覆蓋,鮮豔無比。
在宋啟山的視野裡,印記旁出現一小行字。
“一百九十七縷。”
這是木質雕像轉為泥胎後,除了能將心神內一切一覽無餘外,多出來的新能力。
可以看到願景絲帶具體需要多少縷吉光!
看似只是一個數字的變化,實際上好處遠非如此。
知曉願景絲帶需要多少縷吉光,便可以更精準的進行規劃使用,而非先前那般還要多次嘗試。
看了眼空空如也的掌心,宋啟山並未失望,這是早就預料到的結果。
盯著散發著明亮紅光的願景絲帶,宋啟山目光充滿期盼。
“只等阿守他們拿下秋谷城,便可將這道仙法補全了!”
世俗大族能存在百年,便已經算得上幸運。
家族中人努力些,運氣再好些,便有機會成為頂尖世家。
但就算再頂尖的世家,想存在超過二百年,也非常的困難。
要麼極其擅長隱忍之道,要麼家中底蘊太過深厚。
哪怕遭逢大劫,也能生存下來。
像之前被宋念順坑的郭氏,經歷一場浩劫,便泯然於眾。
想再發展起來,幾乎不可能。
所有和他們家有仇的,都會刻意針對,怎會讓你有再次崛起報仇的機會?
而宋家如今在實力上,勉強算得上大族,卻傳承不夠久遠,底蘊不夠深厚。
想讓家族存在百年,二百年,甚至更久。
僅憑混元無極樁功和太玄真武卷十二式,是遠遠不夠的。
仙法,才是宋家能走出世俗限制,長久存在的根本!
唯一需要顧慮的,就是宋家得到仙法後,若有仙人降臨,是否會被發現。
被發現後,又會發生什麼?
宋念順初次闖蕩江湖,在懸崖下見到了不敗狂刀。
雙修仙法,便來自這位曾經無敵天下的狂人。
傳聞雙修仙法引來了仙人,卻因為是殘篇,所以不屑一顧。
“但不敗狂刀還是被仙人打成重傷,最後死在懸崖下。”
“是他太狂,引起仙人不滿?”
“還是說……”
宋啟山目光深沉:“仙人不想讓凡夫俗子掌握仙法?”
包括宋念豐在軍中和金闕子的恩怨,明明是出手相助,卻在事後被恩將仇報。
若非宋念豐恰好有所領悟,否則根基就被毀了。
仙人並不將凡夫俗子視作同類,此前宋啟山和宋念豐都無法理解。
但是當他們猜測王朝更迭,不過是為仙人提供某種機緣的時候,不理解的事情,便豁然明朗。
就像農戶看重田地,但也僅僅只是看中其能出產糧食的價值。
糧食可以吃,可如果收割時被刺撓了幾下,也會忍不住連根拔起,小小的發洩一番。
誰會在乎稻穀什麼感受呢?
或者說,沒人覺得稻穀會有什麼感受。
凡俗之人在仙人眼裡,便與田間稻穀無異。
宋啟山眼神極其深邃,思索著將來的事情。
若仙人真的不想讓凡人掌握仙法,避免無法收割的局面,宋家能做的選擇不多。
要麼藏的很深,只選擇極個別子孫傳授仙法。
但那樣的話,也有極大可能會被發現。
紙是包不住火的。
還有一個選擇。
只想想,宋啟山便覺得身子有些不自禁發顫。
弒仙!
在仙人降臨之前,努力讓宋家儘可能強大。
待下一次收割的仙人來到,將其斬殺!
這樣做也有很大風險,那就是仙人背後的世外仙宗。
究竟是何來歷,有多少人,什麼樣的存在方式。
是散修?
家族?
門派?
還是和凡間一樣,有朝廷這樣的龐然大物管著?
在宋啟山看來,仙人都是散修是最好的,但也是可能性最低的。
哪怕自己所看過的玄奇神話,所謂的散修仙人,背後也有靠山存在。
就比如禍國殃民的蘇妲己,其靠山可以追溯到女媧娘娘。
就連被四海老龍王逼著自刎謝罪的哪吒,背後也有太乙真人,而太乙真人背後則是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
雖說那只是神話,可在這個世界,神話中的仙人,是真實存在的。
宋啟山這幾年曾專門找人查閱史書,能找到最久遠的歷史,大約是一千八百年前。
再往前,就很難找到留存了。
這一千八百年裡,總共有十個王朝。
其中存在時間最長的,是千年前的趙國。
存在時間最短的,是一千一百三十年前的御國。
有意思的是,趙國存在時間超過五百年,卻最是弱小。
經常被人攻打,和親,納貢,割地。
甚至皇帝被叫去他國給人倒酒,皇后成為他人玩物。
而存在時間最短的御國,只有一百多年曆史,卻最為強大。
四處征戰,疆域極其廣闊,比現在的梁國還要大上五六倍。
在一千八百年的歷史中,其國力之強悍,無出其右!
然而最弱小的,活的最久。
最強大的,活的最短。
宋啟山查閱歷史後得出結論,仙人要的東西,或許與國力有關。
國力越強,那東西形成的速度就越快,仙人來收割的頻率自然也會提高。
國力越弱,來收割的速度越慢。
從這一點來說,下一個王朝最好弱一些。
如此一來,給宋家做準備的時間,也就越多。
然而這一切考慮的因素,都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宋家掌握仙法,能夠長久存在於世俗之中。
否則一二百年就被人滅了,也就無需想那麼多了。
“梁國曆史有二百多年,而我宋家發展到如今,用了三十餘年。”
“武道十三境,恐怕連傷到仙人的機會都沒有,那位青燈上人就是一個例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