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出來了。”
伴隨蔣旭的一句提醒,徐銘和朱志軒沒有耽擱,忙轉過目光朝螢幕看去。
下秒只見兩道本科題目映入眼球。
a題:國內人口增長預測
b題:乘公交,看奧運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組的兩道題目,只需要參賽隊伍選擇其中一道進行作答。
放在別的隊伍中,自然是互相交流輸出意見,選擇最適合的題目。
但在徐銘他們這裡,蔣旭和朱志軒根本沒任何遲疑。
立刻望向徐銘開口詢問。
“徐銘。”
“咱們選哪一道題?”
將兩道題目全部看完,徐銘對此並無什麼意外。
首先a題需預測未來十幾年的,人口總量以及年齡性別結構及其變化趨勢,雖給出了相關的資料,卻要考慮相關的檔案和社會等各種因素。
而最合適的解答方法,就是使用人口年齡移算模型。
對生育率和死亡率等關鍵引數處理最佳化。
至於b題則就更加熟悉。
畢竟明年就是奧運會開始的時間,別說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這種賽事,哪怕初中或者高中試卷上,都會出現和奧運相關的題目。
因為這代表社會最大熱點。
考慮到自己先前參與的信院課題專案,同樣是和奧運核心場館定位有關。
兩道題互相比較之下,難免會對後者更感興趣。
反正無論選擇哪一道題,他都有把握出色完成,並不存在什麼影響。
心中做出決定之後,徐銘並未耽擱時間。
他看向朱志軒和蔣旭兩,沉聲吐出兩個字。
“b題。”
“知道了。”兩人不存在任何異議,點頭應聲完迅速檢視第二題的具體說明。
題目核心目標,是為迎接奧運,設計一個公交線路查詢系統。
為乘客提供從起點到終點站的最優乘車方案。
其優先順序的定義:
換乘次數最少,在換乘次數最少的方案中,總行程時間最短。
在滿足上述兩個方案下,總費用最低。
提供的資料,則是燕京市幾百條公交線路詳細列表。
參賽隊伍正常情況,會花費一定時間,共同對問題內容進行分析。
然後才會開始模型假設。
不過在徐銘這裡,他可沒打算花費72小時,去解答這樣一道建模題。
肯定越快越好。
他還想著提交完支撐材料和電子版論文,繼續證明自己的斐波那契數無窮性問題呢。
於是距離題目公佈不到五分鐘,徐銘腦海中便已然浮現出最佳的解題思路。
“使用圖論建模。”
“每一個唯一的公交站點就是一個節點,同一個物理站點無論被多少路線經過,在圖只單對應一個節點。”
“必須簡化換乘。”
“關於這塊的數學建模內容,就由你們兩個負責。”
“我來解決演算法程式和最終的論文。”
短短几句話幫蔣旭和朱志軒理清思路,並分配好各自要負責的任務。
隊伍成員間的分工問題,這是高教社杯開始前,他們就已經商議好的。
畢竟如今以蔣旭和朱志軒的水平,負責最開始的數學建模沒有任何問題,何況都已經講出相關的思路方法。
“收到。”
兩人對徐銘的安排沉聲回應兩個字,接著便開始使用圖論進行建模。
完全可以說是一秒切換認真狀態。
這邊徐銘也沒閒著,藉助多目標分層最佳化演算法,嚴格按照題目優先順序設計搜尋策略。
利用矩陣運算計算站點間的最小換乘數。
而這道題目的難點,無非是費用計算的特殊性,以及換乘時間的處理和高效性。
徐銘則將換乘次數約束融入圖搜尋,巧妙處理按線路收費的特殊性。
就這樣。
當第一天的時間緩緩流逝,來到傍晚時,朱志軒和蔣旭便已完成相關建模。
在提交給徐銘之後,是夜連同演算法程式作為本次答題的材料支撐。
接下來徐銘並未選擇睡覺休息,而是打算直接通宵把論文一併完成。
爭取一天時間就結束答題。
由於蔣旭和朱志軒完成自己的任務後,直接便空閒下來只得擔任起後勤工作。
保障徐銘吃好喝好。
“你們可以直接去休息睡覺,論文交給我就行。”
來到凌晨時分,徐銘注意到兩人仍坐在那裡,擔心兩人不好意思睡覺就主動提醒了句。
然作為競賽頭一天,精神正是亢奮的時候,加上前邊還特意補了覺。
這時候自然難以睡著。
見此徐銘便也沒再多說,專注撰寫論文之下,成功在第二天早上八點前收工。
並把相關材料進行提交結題。
除此之外紙質版論文,則是列印出來簽署承諾書,賽後由學校統一郵寄給組委會。
“我們應該是最快提交材料的吧?”
徐銘看向電腦螢幕中的時間,自顧自低喃一句,方才站起來活動身體。
能這麼快就完成答題,放眼全國高校那麼多的參賽隊伍恐怕難找到第二個。
要是讓其他人知道話,估計都不敢相信。
隨後徐銘吃過蔣旭買來的早餐,才又對兩人交代句。
“我先去稍微補幾個小時覺,你們幹嘛都行。”
“銘哥你快去睡吧。”朱志軒聞言率先接過話茬回答。
旁邊的蔣旭接著也催促起來。
他們當然不認為徐銘已經提交完材料,只想著是中途休息恢復精神後,再繼續去搞後面的演算法程式論文。
主要兩人都很清楚,徐銘負責的內容,那可要比他們多的多。
儘管徐銘天賦和實力很強,估算著也需兩天時間。
徐銘自然不會去思考蔣旭他們的想法,躺到床上還沒半分鐘的時間,便已然進入到深度睡眠狀態快速恢復。
僅睡到中午,便精神充沛的自然甦醒。
稍微洗漱完和朱志軒打了聲招呼,又繼續坐在椅子上進入工作狀態。
不過他並非撰寫b題論文,而是在草稿本上接著證明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
經過這大半個多月的推導論證,他的多尺度解析篩法發揮出巨大作用,距離最終證明已然不剩多少步驟。
既然現在有這麼好的機會,可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證明上面又怎麼能浪費。
況且還有蔣旭和朱志軒保障後勤。
連下去吃飯的功夫都省了。
因此他便打算,用餘下的兩天時間,徹底解決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
證明斐波那契數存在無窮多個素數。
也好正式開始撰寫論文。
很快來到高教社杯競賽第二天的晚上,蔣旭和朱志軒看到徐銘仍在專注解題,心裡面也不由得犯嘀咕,以為是解題材料仍未完成。
原本擔心打擾徐銘思路,才不敢過多詢問,但現在真有問題的話他們也好幫忙。
最終進行了心裡建設,趁徐銘去廁所回來,蔣旭率先開口詢問道:
“徐銘。”
“那個……b題的材料還沒弄好嗎?”
“要不銘哥你在給我們安排點任務吧。”朱志軒接過話茬迅速補充。
將兩人的話聽見耳中,徐銘則不由一怔,下秒回過神頗為困惑的回答。
“我第一天就提交結題了,還怎麼給你們任務?”
“那你今天是在?”蔣旭強忍著內心翻起的波浪,嚥了口唾液又丟擲新的問題。
對此徐銘並未隱瞞,坐下後脫口回應句。
“當然是在推導我的畢業論文啊,眼瞅著就快能開始撰寫找導師修改。”
……
八千多字更新,求月票,求訂閱,還差兩百破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