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霸過於自律

第125章 物理lv3,真正的學術魅魔【三合一】

本以為徐銘剛結束一個課題,會稍微放鬆兩天,沒成想竟在考慮自己的課題。

真是捲到了極點。

也就是林偉和徐銘比較熟悉,對這個回答不覺意外。

能在高中每天學習十八個小時,可以說成是為了高考取得好成績,但擱暑假裡乃至進入到大學,依舊保持著這種習慣並還增加時間。

那隻能說確實是真的愛學習。

隨著一句話終結話題,車上頓時顯得安靜許多,誰都沒好意思再提假期。

徐銘見此則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沒想到自己的話竟有這麼大殺傷力。

但他可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主要這段時間參與相場模型課題的過程中,對多尺度解析篩法也有新的研究。

想趁著元旦假期,把精力全部放在上面,爭取最佳化出新的篩法。

只是這話他並沒有講出來。

……

……

1月1日,週四,數學科學院理教樓。

晚上十點多。

徐銘坐在院裡專門給他批下來的辦公室內,面前桌子上鋪著大量草稿紙。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上面滿是數學公式符號。

此刻他注意力沉浸其中,手中水筆快速書寫,精神顯得格外認真專注。

“在核心代數結構中,其中模形式的hecke運算元特徵值λ_p=a_p,提供正交震盪,可以天然抵消奇偶性。”

“對稱平方l函式,零點分佈受langlands綱領控制。”

“誤差項優於經典ζ函式。”

經過這段時間深入研究,他最終選擇代數結構中的模形式和對稱平方l函式,來與自己的多尺度解析篩法融合。

並將其命名為代數多尺度解析篩法。

首先便是將多尺度函式Φ(s; x)進行代數化,定義尺度函式為對稱平方l函式與高斯核的卷積。

“Φ(s; x)=l(s,symf)·exp……”

“△=控制尺度分離。”

“接下來便是代數最佳化誤差控制,可以藉助零密度估計的代數推廣。”

……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在代數多尺度解析篩法逐漸成型的同時,面板上也浮現出學科經驗值資訊。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數學]水平提升了,獲得經驗值20點。】

【經過……】

不知過去多長時間,徐銘終於停下手中動作,眉頭微微有些皺起。

“孿生素數計數函式π的積分表示式……”

“還是不行嘛。”

對於代數多尺度解析篩法的構建,他已然順利完成兩項重要步驟。

接下來只需推匯出相應的函式表示式,便相當於成功最佳化多尺度解析篩法,後續就能正式藉助新篩法對孿生素數猜想展開證明。

但在表示式的推導演算中,卻遇到瓶頸,還需重新整理思路展開新的論證。

“我的思路沒有問題,看來想得到最優表示式,短時間內確實急不得。”

將手中的水筆丟到草稿紙上,他自顧自低喃,調節起自己的心情。

說起來從參加數論國際大會到現在,半年時間確定多尺度解析篩法的最佳化方向,併成功將其代數化,完成相應的核心最佳化控制。

這份進展已然稱得上迅速。

畢竟等把代數多尺度解析篩法,最重要的函式表示式推導演算出來,那麼證明孿生素數猜想會變得簡單,就猶如當初解決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

如果把孿生素數猜想證明比作池塘中的魚,那麼代數多尺度解析篩法就是漁網。

和單純下去用水抓,效率完全不在同層面。

念頭停留在這裡,他突然想到什麼,檢視起目前等級最高的理科學科。

——

【數學:lv3(3150/5000)】

【資訊:lv3(2756/5000)】

【物理:lv2(750/1000)】

【展開】

“經過這麼多天的積累,物理學科終於快要達到3級。”

瀏覽完各學科的經驗值數值,他不由心中微動暗自低喃了一句。

因為自己的畢業論文,不小心在數論界出名,以至於後續重心都放在數學和資訊學科上。

使得物理學科仍舊處在2級。

儘管他這段時間,幾乎沒主動學習物理,特別是其中最核心的量子力學理論概念。

但藉助數學,倒也獲得幾百點經驗值,距離提升到3級差不多臨門一腳。

眾所周知物理數學不分家,有時候一些數學理論在物理上面同樣通用。

思忖至此他心裡不由活絡起來,萌生出新想法。

“或許可以暫時換下腦子,先把物理學科給提升到3級後再說。”

既然距離物理學科升級,僅差一點經驗,那完全能改學物理優先升級。

反正眼下對代數多尺度解析篩法的最佳化,暫時遇到了瓶頸沒必要一直耗下去。

相反更換思維之後,說不定還更容易誕生靈感。

另外。

物理學科成功達到3級,就又會獲得新題材,或許有助於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

“就這麼做,從明天開始學物理。”

拍板做出決定,整個人都顯得輕鬆許多。

剛要著手收拾面前桌子上,散亂的草稿紙,只見陳璐推門從外面走進來。

手中還拎著飯盒和零食。

“我給你帶了點吃的,沒有打擾你吧?”

“剛好忙完。”徐銘起身走過去接過東西笑著回答。

陳璐的畢業論文已經撰寫完並透過,且找了她們經管院裡的一位知名女教授作為導師。

眼下只等今年五月份參加答辯。

正式成為一位碩士研究生。

所以相對來說,這段時間就顯得比較空閒。

因此很多時候都會過來,兩人一起學習,相比較圖書館更為安靜舒適。

尤其還配置了幾臺電腦,外加小型伺服器。

陳璐知道徐銘每天學習很晚,所以總是帶上吃的。

省的晚上肚子餓。

“要不你先吃東西吧,我幫你整理。”陳璐把剩下的東西放到旁邊不礙事的一張桌子上,注意到徐銘的動作後主動提出來幫忙。

說完便細心整理起那些草稿紙。

徐銘和陳璐相處那麼久,早清楚彼此的性格,所以見此並未拒絕。

況且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現在和明牌沒有區別。

認識到陳璐對自己的那份深厚感情,順其自然選擇接受也並無不妥,關鍵對方的出現絲毫未影響到他學習。

陳璐知道徐銘在研究自己的博士課題,但她從來不會去主動追問什麼。

都是默默陪伴在旁邊,欣賞徐銘那專注的模樣,她也相信徐銘能夠解決所面臨的難題。

徐銘今天罕見的沒有熬夜,吃完東西和陳璐一起離開理教樓返回宿舍。

翌日。

大早上徐銘準時被生物鐘喊醒。

鍛鍊完身體回來洗漱,去食堂吃了早飯,便直奔學校的圖書館。

準備爭取用剩下的兩天假期,把物理學科給提升為3級學科。

儘管他自認為來的比較早,學校圖書館還沒開門。

但看到眼前人群后還是忍不住吐槽。

“期末考試害人不淺。”

今年月底便是春節新年,因此距離期末考試放假已然不剩下多久,所以即便正值元旦假期,來圖書館複習的學生依舊處於爆滿狀況。

怕是稍晚來一會,估計連座位都沒有。

當然除了複習專業課程,等著馬上迎戰期末考試的本科生之外,備戰考研的大軍同樣是不小群體。

不過這些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他作為院裡的直博的學生,又被免除各項考試,可體會不到考研是啥心情。

很快隨著圖書館開門,徐銘便跟著人流進入,並且直奔二樓理科區。

或許是成為數學博士養成的習慣,相比較那些教材和書籍學術名著,他更喜歡直接研究海內外文獻資料。

雖理解難度可能會高不少,但同時收穫是巨大的。

可以從中感受文獻作者的思維方式。

選擇好關於物理凝聚態和量子力學相關資料,他本著就近原則選了座位坐下。

而這時有路過的學弟學妹認出他,驚喜之餘忍不住小聲打起招呼。

“徐神?”

“學長你也在啊。”

“早上好學長。”

……

徐銘對此雖未回應,卻還是浮現出笑容點頭示意。

沒辦法。

誰讓他早不知道在未名社群中火了幾次,加上參加國際數論會議出圈,又剛獲得科技奧運先進獎被報道,儼然成為燕京大學的風雲人物。

哪怕暑假未開學報到的新生,都知道他的名字。

更不要說校內學弟學妹們。

還記得參加科技奧運頒獎典禮的時候,箐華大學的佟永峰教授還代表數學系邀他交流。

基本上在學校裡不管走到哪,肯定少不了別人問候。

這也是他現在,更喜歡泡在自己課題辦公室的原因。

不過今天為了儘快獲得足夠物理學科經驗,只能來圖書館研究文獻資料。

好在大家都有著分寸,僅打聲招呼便自行去忙,並未過多糾纏耽擱彼此時間。

不多時。

待進入圖書館的人找到座位,進入複習狀態,徐銘同樣沉浸在文獻資料中。

凝聚態物理和量子力學,都屬於物理學科熱門領域。

很快他便被其中的理論和內容吸引,像研究代數多尺度解析篩法時一樣專注,全然忘記物理學科經驗的事。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面板上不斷浮現新的提示。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物理]水平提升了,獲得經驗值6點。】

【經過……】

當人越專注於某件事情,越覺得時間過得飛快,恍惚間窗戶外面的天色就已經暗淡下來。

“凝聚態物理不愧是物理中難度大的分支,今天倒是收穫不小。”

徐銘這時再次看完手中的凝聚態文獻,停下動作心中略有感慨的同時,方注意到窗戶外面已被黑夜籠罩。

回過神來想起自己中午吃完飯,竟一口氣學到現在。

正要站起身伸個懶腰,卻又突然想到什麼,忙重新坐下檢視學科經驗值。

——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物理]等級提升至lv3】

【你獲得詞條——[空間想象]】

【詞條:空間想象】

【效果:你對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認知提高,可根據問題構建空間構造分析。】

“物理學科已經達到了3級。”

發現自己的物理學科,在今天研究文獻過程中,順利提升至3級學科,心中頓時閃過欣喜之色。

然下秒就把目光,完全放在新獲得的詞條上面。

無論學習物理還是數學,對於空間想象能力,相信絕對不會陌生。

在數學上讓研究者超越純符號和公式的束縛,直接在腦海中觀察操作,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複雜場分佈和動態過程以及高維結構。

能輔助研究幾何,拓撲與相對論等,依賴空間直覺的數學領域分支。

而物理中的電磁場旋轉散度,量子態迭加等概念更需藉助空間隱喻來建立直覺。

其中最有名的,克萊因瓶是四維物體在三維上投影。

這種降維思考更需極強的空間對映能力。

念頭停留在這裡,想到自己對空間想象的認知,整個人當即便湧現出興趣。

顧不上先解決晚餐問題,直接找出一分關於量子態的文獻資料,再次沉浸其中感受空間想象能力的輔助。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對代數多尺度解析篩法的孿生素數最優積分表示式更加有信心。

隨著元旦假期結束,數學科學院理教樓辦公室,張魯平教授這幾天心情很不錯。

在正式向院裡遞交了結題報告後,學校課題會議上沒少被校長院士拿出來表揚,甚至連材料科學院院長,都主動表示後續可以建立合作機制。

畢竟相場模型最大的作用,本就是減少材料研發的試錯成本和週期。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沒等到材料學院的人過來,倒是遇見一個老熟人。

……

求月票,求訂閱,還差一百滿五百。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