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霸過於自律

第116章 來自東方的數學新星【二合一求訂閱

大不了直接去證明千禧年大獎難題。

到那個時候,他自身就代表數學界含金量,相反菲爾茲都要靠他穩固獎項地位。

念頭快速在腦海中閃過,他微笑著點點頭。

“我知道了。”

轉眼晚宴結束。

徐銘如約來到酒店的會議室,這裡被包下來,當做小範圍晚間討論會的場地。

現場除主持者伊萬尼克教授,還包括陶哲軒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卡茨,以及另外二十位左右學者。

在討論會正式開始前,伊萬尼克熱情為徐銘介紹。

包括哈佛和劍橋等數學系知名教授。

徐銘憑藉自己的記憶力,很快便熟絡融入,積極與其他人進行有深度的平等的學術對話,清晰交流彼此思想。

和其他領域喜歡比年齡資歷不同,真正的數學天才本就是年輕時取得學術成就。

例如數學王子高斯。

最近的菲爾茲獲得者陶哲軒。

以及現在的徐銘。

所以哪怕是年過半百的資深教授,都會主動向徐銘請教關於多尺度解析篩法的最佳化難點。

甚至值得一提的是,期間包括伊萬尼克在內,很多學者都想邀請他去對方所在的大學攻讀博士,顯然都想收下他這樣一位年輕的數學天才。

但最終徐銘選擇了婉拒,表示以後有機會,定要去交流學習。

主要他現階段的研究重點,還是持續最佳化自己的多尺度解析篩法。

並不需要特意去海外大學攻讀博士。

況且他還是信院研究生,參與著北斗衛星的演算法。

後面的時間,他則主要和陶哲軒討論,關於多尺度解析篩法證明孿生素數的可行性。

雙方的思想互相碰撞之下,可以說收穫良多。

陶哲軒不愧是菲爾茲數學獎獲得者,所研究的數學分支內容比他更為全面,在某些地方提到的觀點,讓他不由誕生出最佳化多尺度解析篩法的新方向。

同樣陶哲軒也頻頻點頭,時不時還會用筆現場演算。

除此之外。

徐銘注意到,面板上也不斷浮現出經驗值提示。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數學]水平提升了,獲得經驗值15點。】

【經過……】

最終這場小範圍晚間討論會,進行到近十二點,才算意猶未盡的結束。

在各自返回房間的路上,陶哲軒主動搭話。

“沒想到你對孿生素數也有研究,或許你會比我更快在此工作上做出成績。”

他本想透過研究多尺度解析篩法,尋找到證明孿生素數猜想的法子,但在和徐銘深入交流之後,才發現對方的理解並不比他低多少。

加上人家又是多尺度解析篩法創造者,證明起來無疑會更加容易些。

當然這並不代表他就要放棄。

如今經過這次會議後,各大高校數院和研究所,都有計劃重啟孿生素數以及哥德巴赫猜想課題。

在這種激烈的學術競爭環境中,自然是誰先完成證明發表相關論文,誰便能獲得以及享受裡面的榮譽。

成為數論領域的先驅者甚至奠定者。

徐銘之前就在考慮,自己的博士課題,畢竟院裡他可還有幾十萬經費呢。

不遞交課題怎麼申請使用。

剛好和陶哲軒交流後,對多尺度解析篩法有了新的最佳化思路。

就算不能徹底解決孿生素數猜想,也可以使其有突破性的進展。

“我也很期待陶教授對孿生素數猜想的工作。”徐銘嘴角掛著笑容由衷回答。

想到能和菲爾茲獎獲得者陶哲軒,進行數論領域內的學術競爭,整個人不免從心底湧現出一股鬥志。

……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徐銘主要以聽報告為主,這對他來說同樣是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

關鍵比泡在圖書館看文獻資料效率的多。

有疑惑可以隨時提問。

這使得他的數學學科經驗值,又上漲了不少。

儘管距離升級為4級學科還有很大空缺,但卻能看到明顯的希望。

而國際數論會議的最後一天,徐銘和陶哲軒等人則受邀前往馬普數學研究所訪問。

馬普數學研究所作為徳國知名研究所,在數學界同樣有著不低的地位。

面對難得的機會,徐銘不再侷限於數論。

反而會主動請教關於算術幾何,微分幾何和拓撲以及代數幾何數學分支內容,當這些相應的問題提出來,連陶哲軒都不由得為之側目。

萬萬沒有料到,徐銘作為數論領域的天才,竟對其它數學分支也有研究。

要知道徐銘的年齡實打實在那放著,哪怕再天才學習的總時間是固定。

正常來說能在數論領域取得顯著成績,並且創造出多尺度解析篩法這項強大工具,起碼要投入絕大部分時間。

結果從提問內容來看,可一點不像只懂淺表的樣子。

面對這種情況,心裡對徐銘的數學天賦認知,不由得再次提高很多。

同時在心裡面打定主意,等國際數論會議結束,返回學校便立刻著手對孿生素數的證明。

甚至要聯絡幾位數論領域的好友,來合作研究。

否則這份學術成果,真有可能被徐銘搶先。

他可不想哪天早上醒來,便看到徐銘證明孿生素數猜想的新聞報道。

徐銘對於陶哲軒心中想的事,自然是不知曉,晚上從馬普數學研究所回來。

便又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卡茨教授,主動找上門來商談事情。

“卡茨教授,快請進。”

徐銘從裡面開啟房門,看到卡茨教授的身影,忙作出請的手勢熱情招呼。

對此卡茨教授並未拘謹,大方走進去後坐下。

並且他也沒有故意去賣關子,隨即就開門見山表明自己的來意。

“今天我是代表數學年刊主編薩納克教授,想與你建立起長久的合作關係。”

早在參加國際數論會議前,薩納克便特意交代過關於長久合作的事,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徐銘今後論文,能夠繼續發表在數學年刊上。

避免被其餘三家數學頂刊挖人。

如果是在之前,那麼郵件上交流就可以,畢竟誰又能保證還有達到數學年刊標準的論文。

可卡茨在親眼見到徐銘,以及聽完報告後,心裡非常確定徐銘擁有的數學天賦和潛力。

尤其他還聽到了徐銘和陶哲軒的討論。

對徐銘證明孿生素數猜想頗有信心,認為又會有一篇令數論界震動的論文。

要知道相比較斐波那契數的無窮性問題,孿生素數無論從知名度還是熱度,那可都有著近乎斷層式的領先。

如此像這樣的論文,肯定要繼續在數學年刊發表。

否則一但出現在另外三家頂刊上,說不定數學年刊的影響因子都會下降。

徐銘先前收到數學年刊編委會郵件時,便和田綱院士以及導師談過此問題。

眼下倒也沒必要去找田綱院士。

略作思索後,未作遲疑便給出肯定回答。

“當然沒有問題,我很樂意與數學年刊合作。”他斬釘截鐵的沉聲講話。

首先對於數學界的四大頂刊,他無論發表在哪家上面都沒有什麼影響。

畢竟當某位數學家的名氣達到一定程度,學界只會關注論文內容而非哪家期刊。

既然首次投稿數學年刊,合作交流上非常愉快,又能在短時間內成功發表,那肯定沒有更換的道理,況且田綱院士還和主編薩納克是朋友關係。

卡茨教授聽到徐銘的回答,臉上頓時堆出燦爛笑容。

下秒。

他沒有耽擱時間,又開口提起另外一件事。

“另外我謹代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想向你發出正式訪問邀請。”

“訪問?”徐銘感到意外。

自己才剛結束國際數論大會,又分別訪問了波恩大學和馬普數學研究所。

眼下正需要時間,來消化腦海中的數學思路。

確實不適合立馬前往普林斯頓。

再說如今這個日期,明顯和他原定的規劃衝突了。

思維運轉到這裡,徐銘很快打定主意,目光看向面前的卡茨教授給出理由婉拒。

“真是抱歉卡茨教授。”

“眾所周知我的國家即將舉辦奧運會,在這麼重要時刻我想我應該留在燕大。”

“還有我答應了別人,要和她一起觀看開幕式。”

對於即將舉行的燕京奧運會,毫無疑問已經是全球範圍內的國際大新聞,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的教授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

果然。

卡茨頓時拍了下手,當即表示道:

“是我忽略掉這場全球矚目的龐大盛會,失信也確實非一位紳士所為。”

話音剛落又再次補充。

“這份邀請長久有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隨時歡迎你前來訪問交流。”

“有機會我定然拜訪。”徐銘鄭重回答。

目送卡茨教授離開房間,翌日徐銘他們也不在耽擱。

早上便前往法蘭克福機場,坐上返回燕京的航班正式結束此次波恩大學之行。

也就在飛機順利落地的當天,多家海外媒體對國際數論會議的新聞報道,正式傳回到國內引起熱議。

除特別提及來自燕京大學的學生徐銘,因突破性的數論篩法工作成為焦點外,標題更是使用了來自東方的數學新星這種少見高評字眼。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