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平聽到許崇興的話,他站在辦公桌前,俯身拿起桌面上的東西回應。
“小劉算是不錯的,不過要再給他幾年時間成長。”
笑著幫自個學生美言兩句,然後邁步折返,重新回到沙發處坐下。
許崇興此刻,心思都在借人上面。
聞言並未在劉新傑的話題上過多討論,繼續追問張魯平口中所講的人。
“不提你這個研究生了,先說你打算推薦誰?”
“年紀大了心急容易上火。”張魯平把手裡的東西遞過去並未直接說出人名。
“先看下這個,具體頁數我已經標記出來。”
“還搞那麼神神秘秘。”許崇興撇了下嘴伸手接過。
儘管臉上表情透露著懷疑,動作卻是誠實,暫時耐住性子翻看起來。
這是一期來自海外的紙質數學期刊,很快找到標有記號的頁面,當即垂下目光認真檢視其上面的內容。
“加權格拉姆矩陣的行列式緊界不等式及其應用。”
他將標題默讀出聲,眉頭微微一皺,像是想到了什麼頓時陷入思考狀。
旁邊張魯平則從旁解釋道:
“這篇論文中的加權格拉姆矩陣不等式,在感測器網路定位領域有潛在應用,能夠對你們的‘數字奧運’專案起到不小的幫助。”
這段時間徐銘的論文正式發表後,其理論與應用數學通訊最新期紙質期刊,也順利來到燕京大學數院。
既然他都把徐銘當成自己學生,辦公室裡肯定要收藏份才行。
畢竟作為數院正教授,年輕的時候拼學術,現在年齡大了之後,基本都是比誰的學生更加優秀,偏偏徐銘剛入學就取得如此成就是最耀眼的。
“莫非是你哪個博士生髮表的論文?”許崇興眼中浮現出興趣追問。
為實現‘數字奧運’打造靚麗名片,燕大自然要積極參與各種技術專案。
其中資訊與工程學部,便是要解決奧運大規模應用無線定位技術的難點,確保實時掌握人員流動,場館路徑顯示地圖導航避免擁擠迷路,以及在主新聞中心服務全球媒體做到定位精準。
儘管距離奧運還有一年多,但留給他們的時間很少。
需要在年底之前拿出可行方案競標。
然演算法模型最佳化精度,仍舊存在諸多問題。
也正因如此,許崇興作為專案主要負責人,這段時間壓力著實不小。
眼看進度停滯不前,只能到處去其他學院借人用。
“是我們數院今年剛入校的新生。”張魯平搖搖頭如實解答許崇興的疑問。
“新生?”
許崇興聞言驚撥出聲,音調都高了許多。
他大致瀏覽論文中的核心內容,儘管不是數學領域的資深教授,卻也能判斷出其具有的含金量,確實對專案有著潛在應用並非水刊。
只不過在他看來,能讓張魯平這麼上心,論文應該是門下的博士生所發表。
剛好可以把人借過去。
但結果實在意外。
論文來自數院新生之手,讓他心中不由得湧現出幾分遺憾。
“看樣子,你們數院今年有好苗子啊。”
許崇興放下期刊,看向張魯平前腳剛說完,緊接著嘴上不停開口丟擲一個問題。
“這是打算帶新研究生了?”
最近兩個多月,他除完成院裡的公開課外,大部分時間都在負責無線定位技術研發。
自然不會去關注學校未名社群,對前不久成為論壇風雲人物的徐銘不熟悉,但他並沒有因徐銘是新生,就質疑論文水平產生不信任。
反而給出了肯定。
“我確實有這個想法,並且眼下可不單單是我,馮長平和老鄭都盯著呢。”
張魯平再次詢問道:“你覺得他怎麼樣?”
“能剛入學就在格拉姆矩陣領域取得成績,的確是有很高的數學天賦,可演算法程式設計等方面應該還沒進行系統性的學習比較薄弱。”
“恐怕解不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許崇興嘆了口氣給出自己的真實態度。
他們的專案涉及多個領域學科知識,徐銘雖在數學上有不小的建樹,可作為剛入學兩個多月的新生,正常情況下根本做不到熟練應用各種演算法,真到了專案上可能都無法和其他人對接工作。
張魯平將這幾句話聽進耳中,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原本他是覺得徐銘論文的方向專業對口,加上有機會參加這種專案鍛鍊是好事。
就想著推薦徐銘。
被許崇興這麼一提醒,才想起來本質上還是新生。
學習的知識內容尚有限。
只因數學天賦太優秀,以至於很容易忽略掉這點。
念頭運轉到這裡,張魯平也不再糾結,略作考量後給出新的人選。
“那就讓小林過去吧。”
林偉是他帶的其中一個博士生,平時忙專案論文連劉新傑都很難見到。
許崇興對林偉明顯不陌生,聽到這個名字,臉上頓時堆出笑容很是滿意。
“讓林偉過來可太好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