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不群的書房內,葉昀立於一片狼藉之中。
這間素來雅緻的書房,如今卻被翻開的典籍淹沒,地面、書案、窗臺,無一倖免。
空氣中,陳舊紙張與墨香混雜成一股獨特的味道,宣告著此地剛剛結束了一場知識的饕餮盛宴。
一個半月,他幾乎將整個華山派的藏書閣都搬空了。
憑藉那近乎妖孽的悟性,將這數百年的底蘊盡數納入學海。
葉昀動手,將一本本典籍歸於原位。
指尖拂過熟悉的書脊,一門門華山絕學的心法口訣,在他腦海中自行流轉,清晰如昨。
書架之上,琳琅滿目,見證著華山派曾經的輝煌與如今的傳承。
《華山劍法》、《華山金雁功》、《長拳十段錦》、《伏虎掌法》、《抱元勁》、《混元功》。
劍宗絕學:《奪命連環三仙劍》,至高殺招,兇險凌厲,一往無前;
《太嶽三青峰》,快劍連環,迅疾如電;
《清風十三式》,巧劍飄忽,如風無痕;《反兩儀劍法》,劍勢凌厲,生生不息。
氣宗絕學:《朝陽一氣劍》,劍招堂皇,磅礴大氣;
《養吾劍法》,劍勢沉穩,後勁綿長;《玉女十九式》,劍法輕靈,變幻莫測;
《混元掌》,掌力渾厚,內外兼修。
書架上琳琅滿目,見證著華山派曾經的輝煌。
葉昀感慨,即便經歷了那場慘烈的劍氣火併,這份底蘊依舊不容小覷。
葉昀的動作頓了頓,他注意到,滿架的武學中,唯獨少了一本《紫霞神功》。
氣宗的鎮派之寶,向來由掌門嶽不群隨身攜帶。
如今整個華山,除了閉關的老嶽與早已通曉的孃親甯中則,便只有他和妹妹嶽靈珊習得。
他的手指撫上一本殘破古籍——《鷹蛇生死搏》。
劍宗失傳的奇功,模仿鷹蛇搏鬥,招式詭異狠辣。
十天前,他心血來潮,嘗試補全此法。
憑藉五倍悟性與對武道至理的洞察,硬生生將殘缺的“金蛇纏絲手”。
推演出了“神鷹九奪”與“鷹飛蛇舞”兩式。
雖不敢說完全還原,卻另闢蹊徑,威力更勝從前。
還有那本《抱元勁》,華山弟子用以爆發內力的粗淺法門。
葉昀在創出《混元一氣功》後,便以其“明、暗、化”三勁的至理。
將這門法門徹底重構,化為“寸勁”、“螺旋勁”、“穿心勁”三式。
新的法門,不僅威力倍增,對內力的運用也更為精妙,足以讓華山弟子的戰力憑空提升一個臺階。
他將一本本最佳化、補全的秘籍放回書架。
目光最終落在兩本劍譜之上——《朝陽一氣劍》與《養吾劍法》。
前者是氣宗配合《紫霞神功》的招牌,講究引動朝陽之勢,劍招堂皇大氣。
後者則出自孟子“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注重劍招與內息配合,劍勢沉穩。
這兩門劍法的立意都相當高,可其中的缺陷,在如今的葉昀看來,也同樣刺眼。
《朝陽一氣劍》徒具其形,未得其意,只學了太陽的爆裂,卻沒學到太陽的普照與生養萬物。
而《養吾劍法》……浩然正氣?君子劍?老嶽?
葉昀的思緒飄遠了。
老嶽,江湖人稱“君子劍”,背地裡卻罵他是“偽君子”。
這二十多年來,老嶽為了華山的生計,下山賺外快,剿匪殺馬賊,手上沾的血,恐怕比誰都多。
可誰又曾知道……二十四年前,玉女峰,血染青石。
那場決定華山未來的劍氣之爭,以氣宗慘勝告終。
一個面色蒼白的青年,踉踉蹌蹌地從屍堆裡站起,手中緊攥著那本決定勝負的《紫霞神功》。
可他站起身的瞬間,一把殘劍抵在了他的咽喉。
所有僅存的氣宗弟子,都絕望了。
卻見那青年,那個年輕的嶽不群,慘然一笑。
竟毫不猶豫地將那本用無數師兄弟性命換來的秘籍,拋向一旁的火堆!
“華山武學,存乎於心,非仗外物。今日之後,華山當以德服人!”
那決絕的姿態,讓當時還未坐牢的任我行聽聞後。
都不禁嘆道:“寧女俠的夫君,倒是個真君子。”
誰說,偽君子就不能成為真君子?
或許,他只是在那條路上,走得太久、太累,被複興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最終迷失了。
葉昀心中,一股複雜的情緒翻湧。
他生出一個荒謬卻無比強烈的念頭。
一個以儒家浩然正氣,真正滋養劍心,重鑄劍骨的思路!
“老嶽啊老嶽……”
葉昀低語,聲音中帶著感慨,“你養育我十八年,這份恩情,我不能不報。”
“你想當真君子,卻走錯了路,你且看好,莫要再走偏了!”
話音落下,葉昀眼中的感慨盡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清明與專注!
他走回書案,鋪開新紙。
這一次,他沒有構思驚天神功,而是將所有心神,都沉浸在《養吾劍法》的劍理之中。
他要做的,不是創造,而是“昇華”!
以《養吾劍法》為根,以儒家浩然之氣為魂!
他提筆,筆走龍蛇。
他想起了嶽不群書房裡,擺放最多,翻閱次數最多的。
不是武功秘籍,而是那本被批註得密密麻麻的《論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