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界:從扮演雷部正神開始

第217章 “太平”綱領

一時間,文昌帝君激動長嘯,黃天心思浮想聯翩。

不過黃天沒有遐想多久,便被恢復平靜的文昌帝君繼續拉著推進改變。

在“總目標”與“名號”之後,緊接著便是儀軌。

無規矩不成方圓。

沒有嚴密儀軌的宗.教,非常容易陷入混亂,走上歪路。

這一點,黃天前世有所瞭解。

畢竟前世道教起初也充斥著原始宗教的粗陋淺薄風貌,稂莠不齊,出了不少惡人惡事。

是寇謙之寇天師大力改革,去蕪存菁,廢除偽法,整頓組織,修訂戒律、科儀,前世道教才煥然一新。

後續又有多次革新、最佳化,方才有了相對嚴密合理的道教體系。

但是黃天也僅僅只是瞭解皮毛,不通內裡。

而負責宣揚天尊神名、傳播天尊信仰的少女神使李靈素,一則受限於出身,見識不足,二則缺乏經驗,三則無人引導,故而在傳.教過程中,沒能及時建立成體系的儀軌。

不過現在,文昌帝君來了,儀軌便有了。

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

生前身為九州世界儒家文宗,文昌帝君對九州世界道教的儀軌有著深刻了解與認知,是一件十分合理的事情。

因而不到一盞茶時間,文昌帝君便拿出了一整套即插即用的宗.教儀軌出來。

包括但不限於齋戒、壇醮、禮儀功課。

關於齋戒、壇醮這兩部分,文昌帝君更是拿出了極其詳細的科儀出來。

有了這一整套儀軌,少女神使李靈素以後再舉行祭祀天尊的儀式,便不會顯得太過凌亂,太過隨便,不成規矩了。

非壯麗無以重威。

相信從此以後,祭祀太乙救苦天尊的齋醮科儀,不僅不會貽笑大方,反而會讓一些暗中觀察的有些人心生凜然。

儀軌確立妥當以後,便是重中之重的,經典!

在文昌帝君給出的儀軌之禮儀功課裡,其實已經有許多九州世界道教的經文,與天外而來的經文。

這些經文不能說不好,甚至非常好。

即將成立的太平道從神、籙生、信眾誦唸這些經文,修持這些經文,絕對能夠得到許多收穫。

但是一個組織,一定要有記述該組織綱領思想的“經典”。

比如《宣言》一書的早期存在,又比如後續明確的馬.列主義,毛思想!

等等等等,不勝列舉。

如此,這個組織才能真正意義上長存,且歷久彌新,持續保有生命力。

如果此刻的太乙救苦天尊真的是太乙救苦天尊,或者說只是太乙救苦天尊,即將成立的太平道的“經典”應是《太乙救苦護身妙經》、《太上三生解冤妙經》、《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太乙救苦天尊說拔罪酆都血湖妙經》、《慈尊升度法懺》、《太上青玄太乙救苦拔罪法懺》、《太乙救苦天尊濟度錫福寶懺》、《太上青玄慈悲太乙救苦天尊寶懺》等。

如果即將成立的太平道要往黃天瞭解一些皮毛的大賢良師版太平道的方向靠,“經典”應是《太平經》。

所謂《太平經》,又叫《太平清領書》,涉及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等,構築了早期的“天人合一”思想;

以陰陽五行學說勾勒了一個理想社會圖景,提出了一套“無為而無不為”統治術;

提出了修道的教徒的修身養性術;

提出了財產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惡報應觀念,指出只有人們信修正道,方可斷除災異而得道成仙;

也反映了平均主義和平等理想的樸素民本思想。

相較於《太乙救苦護身妙經》等一系列太乙救苦天尊相關的經文,黃天自然而然地更偏向於《太平清領書》。

問題在於,黃天雖然看過部分《太平清領書》的內容,但一來沒有看全,二來彼時沒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就算現在深挖記憶,也無法把《太平清領書》完整復現出來。

等等……

正這般想著的時候,黃天猛地發現了一個盲點。

除開天書之類從天而降、自然而生的奇文,世間絕大多數書籍都是人寫出來的。

《太乙救苦護身妙經》如此,《太平清領書》也是如此。

沒道理別人能寫書,他黃天,太乙救苦天尊不能寫書!

就算自己的著作能力與學問素養有所欠缺,邊上不還有一個生前是九州世界儒家文宗、現在主文運功名的文昌帝君嗎?

更何況,今不必不如古,學問、知識、思想也是不斷發展、不斷更新、不斷拔高的。

《太平清領書》的內容,無論是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等與修行相關的部分,還是社會設想、治國安邦、善惡報應等與治政、民生相關的部分,算得上別具一格,高屋建瓴。

前者且不多說,後者的話……

相較於黃天真正篤信的宣言、毛思想等,就顯得很是不足了。

“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心中嘀咕了這麼一句,黃天決然打定主意,知道自己該拿怎樣的一部書,作為即將成立的太平道的“經典”了。

以原版《太平清領書》為藍本,將《太乙救苦護身妙經》等太乙救苦天尊相關經文納入其中,修成《道藏》的形式。

關於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等內容,由文昌帝君參照九州世界與此方世界的相關典籍,進行編纂。

既圖全,也圖精,儘可能做到兩個字:權威。

而黃天自己則去把控社會設想、治政綱領、民生思想等相關內容。

具體該怎麼去做呢?

他想的是,像毛思想選集第一卷開篇的《分析》和《報告》那樣,

去做階級調查,去論證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去真正摸清楚大玄皇朝的現狀,革.命的迫切性,如何組織等等一系列問題。

去告訴普羅大眾,太乙救苦天尊、太平道的太平天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太平天下。

又該如何實現!

文昌帝君聽完黃天的想法,震驚得訥訥無言。

就連一品神敕都開始晃動起來,神位隱有不穩之勢。

這是何等之思想?

這是何人之思想?

竟比大雍皇帝陛下更加偉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