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沒有震驚太久。
畢竟生前是一代文宗,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重的就是心性。
正所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卒然臨之而不驚,蓋莫如此。
無論這種關乎民生、治政的思想是天尊自創,還是偶然從哪看到,只要是好的思想,可以用上。可以破局,那就行了。
為人師者以引導、推動為主。
為人臣者不應多問。
如此,關於“虛”的方面,文昌帝君暫時沒有別的事情需要進行推動。
有虛就有實。
務完了虛,接著便要務實。
不然,虛者太虛,飄在天上不落地,一切皆是空談。
而空談誤國,實幹才能興邦。
太乙救苦天尊麾下,目前雖只有一州之地,卻與國無異。
生前既在地方州郡為過官,也在朝廷三省六部做過事,更執掌過門下省大權,文昌帝君在治國理政方面,具備著超強的實幹。
只不到八天時間,便看出了諸多問題。
按照輕重緩急之分,文昌帝君先把“虛”的問題提出,並得到解決,統一意志,現在就要關注“實”的問題,大刀闊斧改革,昂首挺胸前進。
“天尊。”
回過神後的文昌帝君開口說道,“我意,內部改革,穩紮穩打推進即可,當務之急,是應對大玄昏君派出的五萬大軍。”
想要輕裝上陣,必須內無隱憂,外無大患。
統一內部意志以後,就算還有一些隱憂,有太乙救苦天尊、文昌帝君、黑山府君、黑山土地公兼地下主,以及在外的無極聖祖坐鎮,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故而,文昌帝君認為,應當優先集中一切能集中的力量,應對外患。
還有什麼外患,比大玄昏君派出的五萬大軍,能對灤州產生更大更直接的威脅呢?
暫時沒有了。
如果有,也一定是來自大玄昏君使出的其它招式。
在應對大玄皇朝五萬大軍這一塊,文昌帝君認為,天尊麾下,特別是少女神使李靈素的一系列舉措,不能說大錯特錯,至少沒有抓住重點。
這不能完全怪罪於李靈素,也有黃天前一段時間無法正常干預的責任,更有天尊麾下確實缺乏相關能力與經驗之人的原因。
燕赤霄?
只是行走江湖經驗豐富罷了。
紫竹道人?
生前身後都痴心於修行,頂多就是做些斬妖除魔的事。
龔梓臻?
倘若龔梓臻真的是個大才,也不會成了三槐王氏旁系的女婿以後,還混得這般悽慘。
都被髮配到遠離相對安穩的大玄皇朝中樞的灤州丹陰縣,來做一個朝不保夕的縣令了。
又或者,就算龔梓臻有些才幹,但不是“葛公既沒,不見其比”式的出道即巔峰的天才人物,需要磨礪。
李儉仁?
鄉野出身,有些智慧聰明,少了閱歷見識,需要慢慢成長。
餘下的其它從神、籙生、信徒……
文昌帝君不能說無法從中找出人材,只能說需要精挑細選,再經培養,方有可堪一用的時候。
如此草臺班子,既無經驗,也缺少磨練,犯錯再普遍不過了。
“帝君說得有理。”
黃天非常贊同文昌帝君的看法,隨即話鋒一轉,“既如此,灤州境內大小事,便交給帝君去做了。”
撂下這句話,黃天唰的一下意識退出神祇扮演遊戲。
正式定名為《太平綱領宣言》的“經典”,還需要他去多多操心呢。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既然他都這麼勞心了,那就不能再勞力。
而且,黃天非常相信文昌帝君的才幹,把灤州大小事、太平道大小事都丟給文昌帝君去做,不說手拿把攥,絕對馬到功成。
須知文昌帝君式的儒家士子,可是上馬治軍,下馬治國的全才。
十分熱衷於和人講道理。
若是對方不聽,那就把對方打到乖乖跪下,聽他娓娓道來講道理。
講完以後,還要問一句:“服與不服?”
不服?
那就接著打。
面對黃天的撂挑子,文昌帝君沒有絲毫負面情緒,甚至有些躍躍欲試。
倒不是說文昌帝君想做一個勞力者,或者文昌帝君此刻心性又不穩了,而是找到了新的挑戰,新的使命。
這種感覺,懂的都懂,不懂的繼續躺平去吧。
黃天意識退出遊戲以後,並非徹底不關注遊戲,而是分心二用,一邊翻閱雲山書院藏書閣裡的各種書籍,一邊默默觀看直播。
兩方世界時間流速一致,便是這麼舒服。
再者,神道、武道的境界統一來到三境頂點,也讓黃天對自己的“精”、“氣”、“神”的感知、拿捏、掌控,來到了新的高度。
別說分心二用了,就是分心三用、四用,都未嘗不可。
心中起了這樣的念頭,黃天索性真的分心三用,把“無極聖祖”的馬甲拉了出來,在遊戲世界的淵州嘗試搞出一些動靜來。
這種狀態甚是奇妙。
主意識在九州世界,在雲山書院藏書閣,躲進小樓成一統,哪管春夏與秋冬,一心讀書看書,為不久後正式著手編撰《太平綱領宣言》做準備。
一個分意識以太乙救苦天尊的上帝視角,觀看文昌帝君在灤州展開的操作。
一個分意識化身“無極聖祖”,在淵州嘗試做事。
無心之舉往往有無意之得。
眉心識海之中,三道都已九凝九煉的法相金身受此刺激,隱有合三為一的萌動。
當然,這種萌動不出意外地失敗了。
原因有幾點。
最重要的是太乙救苦天尊仍是二品紫青敕天君的位格,尚未達到應有的一品紫敕天尊位格。
其次是另外兩道法相金身,代表的分別是“無極聖祖”和“黑山府君”這兩個神位,與黃天此刻分心三用有所偏差。
畢竟黃天的主意識指向九州世界的本我,第一個分意識指向太乙救苦天尊,第二個分意識指向黑山府君。
沒有一一對上,怎麼合而為一?
發生了這般變化,黃天應時權變,將主意識正在進行的讀書、為編撰《太平綱領宣言》做準備一事暫且放下,轉而思考起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
以誰為主?
是黃天以太乙救苦天尊,或者說太乙救苦天尊代表的神祇扮演遊戲為主?
還是太乙救苦天尊,或者說太乙救苦天尊代表的神祇扮演遊戲以黃天為主?
不用過多思考,黃天得出自己的答案。
當然應該是後者!
太乙救苦天尊與太乙救苦天尊代表的神祇扮演遊戲以黃天,以九州世界的本我為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