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界:從扮演雷部正神開始

第218章 全新時代

如此就有一個問題。

該如何以黃天,以九州世界的本我為主,將眉心識海中的三道法相金身統合,合而為一,在神道功法《法相金身》上完成突破,晉入神道的四境呢?

黃天冷不丁想起了文昌帝君不久前點評遊戲世界大玄皇朝昏君的一段話。

“昏君者,獨.夫也!

大玄昏君也想由代天封神變為敕天封神,卻走錯了路。

他應該像大雍皇帝陛下那般,先自修成人間至高無上,可與天道相抗衡,而不是妄圖先代此界天道敕封自己為人間至高神,再改代天封神為敕天封神。

此乃悖逆之舉,不失敗方為怪事。”

彼時,黃天以為這段話是文昌帝君在“推動”他的野心,往統天御地的天帝方向發展。

反覆咀嚼過後,黃天又有了新的感悟。

“先修成人間至高無上,可與天道相抗衡。”

無聲呢喃了幾遍文昌帝君隱晦提及的九州世界大雍王朝皇帝陛下的做法,黃天的眼神越來越明亮。

於遊戲世界大玄昏君而言,他最大的訴求是變“代天封神”為“敕天封神”。

所採取的措施是“代天”封自己為至高神,再以得封的至高神去掀翻天道。

所以失敗了。

於九州世界大雍王朝皇帝陛下而言,變“代天封神”為“敕天封神”只不過是他宏偉計劃的一個環節。

以他人間至高無上之位格與實力,輕而易舉就實現了。

世家門閥不樂意?

道、佛世外宗門暗戳戳反對?

一拳接一拳砸下去,不樂意也得樂意。

九州天道不樂意?

承載了九州天道部分氣運的四海龍族及各系水君、水神要搞事?

斬就是了!

沒了一個魏諍,那就再拿出一個黃唯明。

就算黃唯明後續也折了,這不還有一個共創“天心法”的申國公嘛?

不還有許多其實已經學會“天心法”的儒門讀書人嗎?

再不濟,隨意佈下的一個閒子,黃唯明之子,魏諍關門弟子黃天,也不是不能用。

屆時若是真的無人可用,哪怕揠苗助長,也能臨時頂上一頂!

反正就是一句話,文昌帝君對九州世界大雍王朝皇帝陛下推崇備至,隱隱有拿大雍皇帝陛下作為太乙救苦天尊的榜樣之意。

哪方面的榜樣?

應當從其身上學習什麼?

黃天想明白了。

先成為人間至強,可與天道相抗衡!

最值得學習的,就是這一點。

於黃天而言,所謂“天道”,正是神祇扮演遊戲啊!

他以“封神榜”敕封神祇,逃不出“代天封神”的範疇。

以太乙救苦天尊為主,合無極聖祖與黑山府君,而使神道功法《法相金身》突破,成就四境,便徹底將九州世界的黃天,變成太乙救苦天尊了!

須知太乙救苦天尊的基礎是太乙雷聲應化天尊。

而太乙雷聲應化天尊,是神祇扮演遊戲初始就提供的神位!

主從關係上,太乙救苦天尊/太乙雷聲應化天尊,都從屬於神祇扮演遊戲。

倘若九州世界的黃天徹底變成太乙救苦天尊,便會徹底從屬於神祇扮演遊戲!

失去自由!

屆時,再想打破樊籠,復返自然,極有可能淪為大玄昏君這般下場。

好在黃天明悟得不算晚。

一切都還來得及。

念及此,黃天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昨晚以神道反哺,強行提升至三境大師的巔峰,抱丹階段的武道修為之上。

不出意外的,黃天的武道修為有些飄浮,不夠夯實。

這是強行提升境界的通病了。

不過生出明悟以後,渾沌如雞子的“丹”,稍有一些好的變化,凝實不少。

“得去去火氣了。”

黃天心中自語,決定從現在開始,暫時放下神道的修行,也不急著將已經提升至二品紫青敕天君位格的太乙救苦天尊繼續升格,而是把一切時間和精力,優先供給武道修行。

他要先將自己的武道,由三境大師提升四境絕頂。

明勢,悟意,我域,無矩。

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

至少也要到“我域”的階段,才考慮神道功法《法相金身》的突破,才考慮太乙救苦天尊升格為一品紫敕天尊的事情。

想清楚以後,黃天把承載了小型武道網路的“無極聖祖”馬甲的重要性,往上提了一提,不再只是當作閒子。

基於“傳籙壇”的法術網路也好,小型武道網路也罷,其實都帶有《法相金身》功法的“神主——神使”特性。

小型武道網路上,由使用者上傳的武道感悟,最終都會匯聚到黃天這個開發者和擁有者這裡。

這些,便是黃天在武道上勇猛精進的資糧。

遊戲世界大玄皇朝的淵州很大,人也不少,非常適合武道傳播。

淵州之外,更有廣闊天地,無數人族。

那就大力傳播,廣為傳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黃天相信自己一定能“不負眾望”,成功明勢、悟意、我域、無矩,成就武道絕頂,甚至去絕頂之上,看一看那裡的風景如何,空氣是否更加清新。

就在黃天躬身自省,定下新的計劃與目標之時,文昌帝君在行動。

文昌帝君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黑山北麓的天尊神廟之中,召開了一場會議。

“諸位……”

玉質神像之前,文昌帝君現出神軀,面向站在左手邊的天尊從神:紫竹道人、牛結實、宣奢、李良勳、莫祐稟等,站在右手邊的衙門主官龔梓臻等,站在正前方的天尊信眾:神使李靈素、籙生李儉仁、李儉義、胡不屈等,神情肅穆宣告:

“太平道今天成立了!

首要之事,便是拒敵於外。

大玄朝廷五萬大軍來得太慢了。

我意,集結一切力量,主動出擊,滅殺來犯之敵!

天尊前方,絕無敵手!”

天尊麾下的人與神盡皆心生疑惑,不是說好的文昌帝君主文運功名嗎?

怎麼如此熱衷於武事?

而且,這麼做……

是不是莽撞了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