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謙益並未注意眾人的臉色變化,繼續侃侃而談。
“臣當時靈光一現想到此妙策後,立刻付諸實施。”
“聯絡江南富商,將有意捐官之人一一登記在冊。”
“此冊正在臣手中,請陛下過目。”
說著,他雙手高舉,捧起冊子。
“受之,此法不妥。”身側的東林領袖左光斗輕聲提醒道。
受之是錢謙益的字。
對於這位東林門下的後起之秀,左光斗向來是極為看重的。
在與楊漣、周嘉謨等人的集會中,他曾誇讚錢謙益,稱“此子有首輔之姿”。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錢謙益居然會在大朝會中提出此等謬論。
左光斗只當是錢謙益初入仕途,經驗不足,因此出聲提醒。
希望他及時醒悟,免得在陛下和群臣面前留下無知的印象。
哪知錢謙益並不領情,繼續朗聲解釋道。
“臣知道,陛下和各位大人都對這捐官之事頗有成見。”
“但是,臣想說的是,臣此次提出的捐納之策其實與各位心中所想並不一樣。”
“臣提議,朝廷只授予這些捐官者虛銜空爵,並不委派實職,如此一來,便可消弭貪腐之患。”
“望陛下采納。”
他捧起冊子上前幾步。
隨侍在天啟身側的小太監偷瞧天子臉色,等他示下。
天啟冷哼一聲,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怒意。
錢謙益所謂的不同,只不過是自作聰明。
一旦開啟了賣官鬻爵的先河,後果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朝廷今年沒錢可以只賣虛銜,明年呢,後年呢,十年之後呢?
長此以往,大明官場必定貪腐橫行、烏煙瘴氣,最終導致國將不國。
天啟正要出聲呵斥,卻見魏忠賢朝他使眼色。
兩人多年的默契,天啟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大伴的用意。
他手指輕輕一抬,小太監立刻會意,將錢謙益手中的冊子取來,恭敬地遞給天啟。
少年天子翻開冊子,略微掃了一眼。
只見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條目。
有意捐官之人的姓名,籍貫,從事行業,想要捐納的官位等資訊一一記錄在冊。
合上冊子,天啟不置可否。
到目前為止,“眾正盈朝”的東林黨提出了兩個策略。
一個是東林魁首左光斗提出的加徵遼餉之策,毒酒一杯。
另一個是東林後起之秀錢謙益提出的賣官鬻爵之策,另一杯毒酒。
金鑾殿上群臣都在等待。
等待天啟皇帝從兩杯毒酒中選一杯。
少年天子面色冷峻,嘴角勾起一抹不屑之色。
今日算是見識到東林腐儒的足智多謀了。
若真由這些人胡來,大明王朝豈不是岌岌可危。
幸好朕身邊還有大伴....天啟想著,朝魏忠賢頷首示意。
魏忠賢輕咳一聲。
頓時,金鑾殿上所有人目光都朝這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九千歲大人望來。
也不見魏忠賢有何動作,群臣只覺得整個大殿中的頹喪之氣被一股強橫的氣勢一掃而空。
這就是九千歲大人的威壓。
在場所有人,即便是死對頭東林黨人也在這剎那長吁一口氣。
即便他們嘴上不願承認,心裡也清楚,如果在這種時候還有人能有辦法的話。
此人非魏公公莫屬。
在眾人注視下,魏忠賢出列,朗聲道。
“啟稟陛下,臣有一策可解遼餉困局。”
“好,很好。”
天啟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少年天子心中清楚,魏忠賢站出來就是要提出昨日曾與他提及的妙策。
雖然這個策略他已經聽魏忠賢說起過,而且昨夜在臥榻之上也曾反覆推敲。
但如今魏忠賢要在群臣面前正式提出來,他心中還是忍不住的期待。
“大伴,請說。”
天啟話音落下,魏忠賢昂首道。
“臣提議,以朝廷名義建立私庫,發行“遼餉券”,號召朝臣以及富商大賈購買此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