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10章 爭執

邠州隸屬於環慶路,下轄新平、三水、永壽、宜祿、定平縣等五縣,治所在新平,也就是後世的陝西彬州。

與汴梁城也相距頗遠,有一千五百里左右。

“不行,”呂大防仍舊拒絕,“邊州冬季要嚴防党項人劫掠,主官怎能擅離職守呢?再者种師中率千人奔赴京師,就是日行兩百里也要七八日,這不也是空耗時日?”

古時大軍日行百里堪稱急行軍,若是輕騎,不換馬的情況下兩百里也是極限。

“那不妨等等他又如何?”趙煦揹負雙手,好整以暇,“今日只是商議朕去祭祖掃陵的事,又不是說明日或者三日後必須出發。何妨待萬事齊備呢?”

這下呂大防不好反駁,只好再閉目不語。

高太后大略猜到自家孫兒為何執著於要找種家兄弟,所謂名將之後,虎父無犬子,想要拓邊自然就需要猛將。

可她也沒反對,反而抱有正好讓邊疆的守將告訴官家戰事不易,拓疆更難的想法。

“那就由經樞密院下旨,以進京述職,另有公幹為由,調种師中攜一千精銳入京,即刻出發。”

王巖叟只能拱手稱是。

“另外,還需要告知環慶路經略安撫使章楶,种師中調離後由他權知邠州,邠州通判實際上處理州內大小事務,以防在此期間有什麼亂子。”趙煦習慣性吩咐。

範純仁一愣,曉得正該如此,官家這查漏補缺的行為,把他們宰執的活都幹了。可這個指令似乎不該來自官家,他不由看向高太后。

太皇太后神態端然,輕輕頷首。

“臣遵旨。”左相不說話,右相拱手稱是。

到了眼下,官家去往皇陵已是不可避免,事宜也已經安排大半,而且官家偶然間居然展現出成熟的執政手腕,就像他不是沒有親政,而是早已處理政務多年。

這不得不讓宰執們驚訝。

保護官家去皇陵的禁軍,除了种師中率領的一千人之外,還要從開封府範圍之外再調一兩支。

眾人商議了半晌都是從河東路或者洛陽河南府兩地調撥,但官家都沒有同意,他執著於邊軍,這就與宰執們有衝突了。

邊軍不同於其他地方,如西軍一家數代世代從軍,鄉土觀念極重。如今既無戰事又無正當理由,頻繁調動邊軍會讓路、府一級官員生疑,正是冬季備戰的時候,連帶地方長官和精銳一併調走,這操作中樞怎麼解釋?

這確實也是個問題。

大宋的地方上行政單位相較其他朝代可謂相當複雜。

路、府、州、軍、監等各級行政單位暫且不說。但說州、軍一級,為了限制地方官的權利,自太祖朝“始削外權,牧伯之缺,止令文臣權蒞”。也就是趙普所謂“列郡以京官權知,三年一替,則無虞。”

所謂的權知某州軍州事就是這麼來的,拿即將赴京的邠州知州种師中來說,邠州知州的全稱為權知邠州軍州事。

權,暫時,暫代的意思。朝廷可以隨時收回這個權利。

除了這個之外,為了防止州府官尾大不掉,又在州府設通判,作為副職。其職責包括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更重要的是還有監察之權,擁有獨立上書朝廷的權力,通判跟知州在地方上互相牽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