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28章 株連

“縣事也是國事的一部分。”趙煦一邊看縣吏搬來的案牘文書一邊道:“不要覺得我屈尊降貴,所謂總攬國事總是要從低處做起的,一縣之地如不能使之境內太平,百姓安居,何談治國呢?”

蘇軾眼見如此也不好再勸,只好按官家的吩咐去給青苗案收尾。

青苗案的主犯王霖在知道王氏太公王威死訊的時候就已經如同一隻敗狗,對所犯罪過供認不諱,除了逼死張錢氏,打斷王良舅哥一條腿之外,還多行不法之事,手上沾染的人命多達六七人之多,數罪併罰判處死刑。

段鄺拒不配合,但已查明的罪狀就包括殺死王威、徇私包庇、草菅人命等數罪,判處死刑沒收家產。

王威已死,但王氏勾結業朶寺私開青苗貸,且謊稱低息誆騙百姓,行非法兼併土地之實,多年來與段鄺一道橫行鄉里逼死、殺死、迫害百姓不可計數。王氏家產充公,土地收歸縣衙。

王氏其餘族人有牽連其中者,或流放、或杖刑或監禁。但就是否以株連法繼續處罰經查確係沒有參與案件的王氏族人,蘇軾有些猶豫。

百姓對王氏確實恨之入骨,全部株連自然能最大程度上平息民怨,但王氏上下人口多達四百餘人,加上豢養的莊客奴僕,數額更大。

一通處罰牽連人員怎麼也得有四五百,男子多數流放女子沒入樂籍,這案子別說河南府只怕中樞都要派人來過問一下。

蘇軾拿不定主意,於是來找趙煦。

“蘇學士,你認為這些人有罪嗎?”趙煦坐於書案前,抬頭來問。

“自然是無罪的,只是刑律如此,若是為官者每每繞開律法自行其事,那隻怕會禍害更多的人。”蘇軾也有自己的堅持和顧慮。

趙煦點頭,沉吟道:“確實如此,我大宋邢統施行百年以來未有變動和完善,確有諸多不合理處。但是如在未更改律法下,我們這些地方主官另行其事,這也不能開了先例。”

“殿下,地方官員乃至朝廷刑部在處理涉案人員眾多或者死刑這種重大案件時都會慎刑。要考慮到案情的方方面面,這王氏一案一經判決,必然會影響深遠,此案能株連幾百人,那日後影響可能就難以計數了。”

蘇軾明顯是擔心日後官家若是大舉整改土地兼併,地方官員會一概如此行事,那牽連人員真就是難以估量了。

“若是真的影響深遠,那麼蘇學士,我以為當全部株連。”趙煦聞言反而是下定了決心。

“官家,日後真要變革,就不考慮後續的影響嗎?”蘇軾聞言一驚,卻是連稱呼都改了回去。

趙煦起身來到縣衙大堂中間,看著身後高處懸掛的匾額上“明鏡高懸”四個大字,說道:“蘇學士,我們這次執法算不算是公正廉明?”

蘇軾點頭道:“自然是。”

“那就理應沒有什麼顧慮。再者蘇學士也知地方上兼併土地之風盛行,這事就應該從嚴懲處。也多虧我朝商貿繁榮,從事手工業者眾,丟失土地的農人有時尚可找口飯吃,不然民變、強盜必然就不是一次強於一次,一夥強於一夥,很可能已成燎原之勢。”趙煦在大堂又走了幾步,凜然道:“朕也知道這麼辦後續影響絕不止區區幾百人,也許上萬甚至更多。但是……

“但是朕就是要讓天下各路、各州縣計程車族鄉紳們知道,凡是非法兼併土地、迫害當地百姓者,都要家破人亡、族人流放。還是那句話,非常時期就是要靠嚴峻刑罰才能制止亂象,這案件影響越大越好,也好讓各地官紳、豪族都引以為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