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102章 事不可為

耶律儼聽到孝文帝和改革舊制都嚇了一跳,他前些時日為了勸說耶律洪基廢除頭下軍州是提過孝文漢化和太和改制,但遼國適不適合這樣的舉措誰又能說的準?何況如此大規模改制怕是要出大亂子。

他尚且如此更不用說蕭兀納、耶律阿思和其他一應遼臣,無不是呆立當場。

耶律洪基看眾人反應曉得他這話是重了些,又說道:“朕只是感慨,諸位不要擔心,改革祖宗法制豈是三言兩語的事,今日只說與南朝邊境一事。朕聽了諸位的言語,自己也認真想過了,如今我大遼立國近兩百年,雄居北方,早已不是草原小部落,劫掠所能帶來的利益微乎其微,還會傷害兄弟之邦的情義,得不償失,從即日起便勒令各部族每年冬季不得南下劫掠,違者嚴懲不貸。”

“陛下……”耶律阿思還想進言,卻被耶律洪基擺手制止。

“朕知道耶律相公也是為我遼國著想,但須知眼前微利不足取,身後百年千年名聲更不可不考慮,做北魏還是做突厥,這道理還用多講嗎?”耶律洪基示意自己心意已決不必再勸。

“那南朝那邊該如何回覆?”蕭兀納問道。

“陛下,臣以為即便禁止了劫掠,對南朝還是要態度強硬,可告知南朝河北境的官員,或者派遣使者到汴梁要他們以增加歲幣交換。”耶律儼進言。

“那就這麼辦吧!”耶律洪基對蕭兀納說道:“你先在南境散佈讓南朝增加歲幣換取我們秋冬不南下劫掠的訊息,看看南朝百姓和官員的反應,之後再看情況決定,至於派遣使者之事,禮尚往來我們也應當派人到汴梁去,不過還是要先摸清楚南朝百姓和官員的反應之後再派使者前去。”

“陛下英明,正該如此。”耶律儼立刻贊同,這不是他拍馬屁了,他確實沒想過一向年邁有些糊塗的耶律洪基難得聰明一回。

“陛下,臣願意隨蕭相公南下協助蕭相公完成此事,必要時臣亦可作為北朝使者出使南朝汴梁。”

耶律洪基循聲尋去,卻是本屆狀元郎,被耶律儼納入北院丞相府作為機要文書的冠尊文。

“好,朕就派你去協助蕭相公,同時作為我北朝使者。”耶律洪基對冠尊文很滿意,一表人才,同時耶律儼私下也沒少誇讚,這等少年英才正該放在正確的位置。

耶律阿思自知難擋眼前大勢,但他又如何能眼睜睜看著南院樞密使蕭兀納獨攬功勳,立刻就看向族孫耶律興,示意他一同南下。

耶律興雖不情願,可也無法,只好拱手請命,“陛下,臣耶律興也願南下協助蕭相公。”

“陛下,我遼國一向蕃漢並重,豈可只有一漢人使者,而無契丹使者?”耶律阿思及時諫言。

“那就一起去。”耶律洪基到底是要顧及北院官員的看法。

耶律儼暗自搖頭,剛說耶律洪基難得聰明一回,這會又老糊塗了,“陛下,派遣契丹使者理所應當,但中書舍人恐怕不適合。”

耶律洪基經他提醒,也想到了耶律興曾經被俘的經歷,“確實,那就再選一名契丹俊傑。”

“陛下,阿興雖然曾被宋軍俘虜,但非他之過,乃是狗賊蕭通刺一意孤行脅迫阿興。再者昔日飛將軍李廣不一樣曾被匈奴俘虜,這哪裡又妨礙李廣繼續建功立業?”耶律阿思不願更換自家人,乃是怒視耶律儼。

耶律儼心中冷笑,暗自嘲諷耶律阿思不學無術,人家李廣曾被俘不假,但他是自個奪馬逃回來的,還射殺了不少追趕的匈奴騎兵,跟耶律興這種被釋放回來的差別大了好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