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耶律洪基也是信佛的。
他清楚不理解佛教徒的行為,並不代表你就要跳出來大罵這是迷信騙術,因為你就是說破天也不能改變他人的看法和思維。
更何況,換位思考一下,現在有人站出來大罵孔夫子說的都是狗屁,他耶律儼一定會跳起來駁斥對方,甚至不惜付諸武力,孔夫子之於他,就像佛祖之於佛教徒,都是安身立命的根基,豈容他人譭譽?
他沉默一會很多話想說最終還是咽回了肚裡。
“所以南朝的國運是獲得了伽藍神的庇佑?可民間又有說是關聖帝君,這該如何解釋?”耶律洪基滿面愁容。
“陛下,神靈的顯聖方式不一而足,但貧僧還是那句話,貧僧不曾見過种師中,也就無從知曉他是否有伽藍神的附身加持,只是建議陛下應當作為事實對待,因為無論陛下相信與否,种師中接連深入我北境以及西夏境內斬殺蕭騰和衛慕啟哥,這份神勇已然有了伽藍神昔日的風采了。”本煥本能的無視了皺眉不已的耶律儼,從容對答,“況且陛下若是遵從佛祖教誨一心向善,教化萬民,他日我北朝未嘗不能得到伽藍神的青睞。”
前面那些話讓耶律洪基憂思加重,但最後兩句又讓他眉頭舒展。
“大師這番話使朕心甚慰,朕也是一心向善,教化萬民,興許還只是火候未到,也許不久之後我北朝也將有伽藍菩薩顯聖。”
他當即就令中書舍人耶律興起草詔書,拔髮十萬貫銅錢給開泰寺,讓他們即日起辦水陸法會,為遼國祈福,另外在寺外擺設粥棚接濟貧苦百姓和流民。
本煥當即雙手合十,代百姓謝過耶律洪基。
耶律儼始終認為本煥剛才的言論類似妖言惑眾,但最終結果好像還有助於耶律洪基施行仁政,忍到後面倒是一句話也沒說。
不過,這也讓他深刻認識到宗教風俗不可思議的力量,比所謂忠臣死諫效果似乎好了去了。
“陛下,這事影響深遠,會讓百姓和部分官員以為我北朝國運不如南朝。”耶律儼在本煥離宮後還是小心的進言。
耶律洪基嘆了口氣,“那又如之奈何呢?不如你讓諸葛武侯顯聖在你身上吧!這樣的話我北朝興盛豈不是指日可待?”
“臣願武侯之志,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是才能如何敢奢望與武侯相比?”耶律儼曉得耶律洪基這會不想聽到問題,只想聽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話鋒一轉又道:“陛下這事它其實也是有好處的,比如之前一直顧慮嚴懲南下劫掠不能給群臣和契丹貴族交代,何妨借這機會正式推行呢?”
耶律洪基眼神一亮,這確實是個好的由頭,如果南朝實在不肯再加歲幣,借這件事也能交代過去。
貴族和百姓信佛通道的可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