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返京時是蘇軾和呂惠卿代表官家接待的,這時距離上一次蘇軾和章惇這對曾經的摯友後來的政敵見面已經有好多年了。
如今的兩人早不是最初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蘇軾已經五十六歲,而章惇還要再大兩歲,五十八歲了。一旁的呂惠卿又比章惇大了三歲,更是花甲之年。
相比种師中和蔡卞的年富力強,他們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老人了。
三人在暖陽陽的日光下相視一笑,熙寧年間的舊事洶湧而來,卻又奔騰而去,都成為過眼雲煙。
現在的官家章惇就算是沒有見過,在福建路老家和來的路上也聽說了不少,起碼看上去有了中興之主的氣象,因此他這個新任首相在和兩位老友寒暄之後,不顧一路奔波勞苦立刻就要去面見官家。
因為在老家閒置已久,年歲漸長,很多事他都覺得不去做可能就再也做不了。
“臣章惇見過官家。”章惇滿是皺紋的臉上透著一股堅毅和期待。
趙煦上前握住章惇的手,心情大悅,“千盼萬盼總算是把章相公給盼來了,快快這邊坐,我們正該商議一下接下來的大事。”
蘇軾和呂惠卿先把朝堂形勢和接下來要實施的殲滅西夏有生力量的計劃一一告知章惇。
章惇聞言自是大喜過望,熙寧年間基本完成了對西夏的戰略合圍,可惜後來兩徵西夏全部失利,未能更近一步,及至後來神宗皇帝駕崩,太皇太后執政舊黨上臺,很多拓邊成果都付諸於流水。
這次如果能在涇原路和鄜延路重創西夏,那麼後續逐步蠶食全部佔據橫山一線就易如反掌。
“官家,臣本還想說新政之事,不過眼下有這麼多重要的事,那臣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這位在開啟仕途後無論是在地方還是在中樞都有過不斐政績的老臣不僅富有智謀,更知輕重緩急,幾人只是粗略一商量,立刻就曉得自己該做什麼。
他當下就拜別趙煦、蘇軾、呂惠卿等人,直接出福寧殿轉到政事堂。
範純仁和王巖叟等人自然也是知道章惇會在今日抵京,因為政見不同,他們沒有去城門迎接,但在政事堂出於同僚間的禮儀還是有歡迎儀式的。
幾人禮罷又寒暄了幾句將章惇奉上了首座。
章惇倒也沒客氣,坐下之後,環視一圈說道:“諸位,蒙官家信任,我能在花甲之年又得重用,因此這一路上都在想著如何回報朝廷回報官家,剛才在福寧殿給官家問安之後便趕來政事堂,說實話連衣服和鞋子都沒來得及換。”
這些章惇不說範純仁他們也看出來了,確實是風塵僕僕的樣子。雙方雖政見不合,甚至彼此間還明爭暗鬥,但對章惇勤政這一點還是沒有話說的。
“章相公其實不必如何,眼下官家雖剛剛親政,諸事繁多,但你也該注意身體的,畢竟年紀上來了。”範純仁不知是虛情還是實意表面還是關心了一番。
“無妨,這點奔波又算得了什麼,”章惇一擺手,接著說道:“我只是憂慮官家親政之初恐為外敵所乘,西夏有襲邊犯境的可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