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112章 移駕京兆府

事情發生的太快範純仁等來不及做任何阻攔,事實上他們也是分得清輕重的,這時候知道重啟永興軍路確實是最好選擇。

畢竟西夏是傾國之戰,這份壓力可不是鬧著玩的。

現在他們擔心的是种師中不曾統帥過兩路一府近十萬禁軍,再加上他暫時可以轄制的涇原路四萬禁軍,基本上是十三四大軍,佔據西軍一半的軍額還要多了。

這還不算各地的廂軍、番兵、弓箭手,實權這麼大,他又是新升任的帥臣,萬一指揮不了可如何是好。

“官家,臣以為種使相畢竟是頭一次指揮如此巨大的兵力,不如讓章楶章使相暫領永興軍路安撫使司。”範純仁出於謹慎的角度勸諫。

趙煦自然也是想過這種情況的,他也有過擔心,“這事範相公不必憂慮,戰前部署各路安撫使司都是妥當的,環慶路抽調部分兵力協助涇原路防禦,另一部分兵力幫种師中切斷西夏大軍退路。都已經佈置妥當也就不存在如何再具體指揮調動的問題,種使相也就是名義上的統帥,用來震懾党項人而已。”

事實上受限於宋時的通訊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種師中就是想要再調整部署也是很難的事情,他確實只能做名義上的統帥。

範純仁、王巖叟等也不再勸諫。

“當然,為防有意外發生,朕決定即日起,移駕京兆府,待西邊戰事結束再返京,這期間政務就暫時有勞諸位宰執了。”

趙煦這番話很是突然,章惇和呂惠卿都沒有心理準備,更別提範純仁、王巖叟和蘇轍三位舊黨宰執。

可能也就蘇軾和王厚更瞭解他,聽到時並不覺得有多意外。

“官家不可,”一向謹慎持重的蘇轍本能的就提出了反對,“官家自去年九月離京,上元節方回,如今才一月有餘,又要離京,況且如今不比去年,那時尚有太皇太后代為理政,也未有戰亂。如今西夏大軍舉國犯境,官家反而要西駕京兆府,這如何能行?”

“蘇右丞,去年也並非沒有戰事,只是章使相指揮有方,折可適驍勇善戰,輕易挫敗了党項人。”王巖叟沒有站在蘇轍和範純仁一方,因為他知道攔不住,“再者說正因為西疆有戰事官家才有移駕京兆府的必要,既能鼓舞士氣,又能防備有意外出現。至於官家安全之事,京兆府以西尚有多重屏障,西夏就是巔峰之時,也不曾靠近過京兆府,我等有何憂慮?”

章惇亦凜然道:“此言有理,昔日寇準寇相公不懼流言和非議,力排眾議建言真宗皇帝御駕親征,方才一舉挫敗契丹人,我等正該效仿之,臣支援官家去往京兆府。”

呂惠卿和王厚也紛紛出言支援。

範純仁張了張嘴卻沒吐出一個字,眼前的場景讓他意識到如今舊黨在朝官員雖多,實則已然大勢已去。

他心裡除了憂慮局勢,更多的是悲涼。

但其實無論新黨舊黨,他們都不知道趙煦移駕京兆府,其實還有另一層打算,假如大獲全勝,西夏主力被殲滅或者歸附,他打算借雷霆之勢,在遼國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一舉拿下興慶府,滅亡西夏。

如此重要的軍事部署,他只有在靠近前線的地方才方便實施。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