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56章 餵狗

耶律洪基終於接納近臣的勸諫,讓耶律延禧隨同秋獵,才算是化解耶律乙辛的陰謀。

直到大康七年,隨著耶律乙辛野心逐漸暴露,耶律洪基才察覺自己多年來受耶律乙辛蠱惑,先後害死皇后蕭觀音和太子耶律浚,於是廢黜耶律乙辛及其黨羽的官職,並於兩年後誅殺耶律乙辛。

這些接連的政治動盪極大的消耗了遼國的本就已經開始下滑的國力。近些年在耶律洪基力主休養生息的政策下,雖然稍有恢復,但如何能經得起一場非傾國之力不能勝的龐大戰爭呢?

這是趙煦斷定遼國外厲內荏,不會輕啟戰端的主要原因。

當然,耶律洪基其人他雖未曾謀面,但蘇軾的胞弟蘇轍曾作為宋使出使遼國,蘇轍評價耶律洪基,“在位既久,頗知利害。與朝廷和好念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鬥。”

這儘管是一家之言,未必就能盡信,但是趙煦這些日子來看了不少關於耶律洪基的軼事,其中包括他曾以白銀千兩燒鑄成兩個佛像,然後命人在佛像後背銘刻“願後世生中國”的文字,供奉於遼國開泰寺。

不管耶律洪基是出於對漢文化的敬仰,還是其他的原因,這件事都充分顯示了他在位以來對大宋和睦友好的政策應該是發自肺腑的。

只不過,哪怕是一國之主有時候也未必能主宰一切,宋遼之間的摩擦在他登基之後,同樣基本就沒有中斷過,且多數時候都是契丹人秋冬時南下劫掠。

遊牧民族持續幾千年的傳統,如何是一個君主說改變就能改變的?

從另一個角度說大宋的歷朝天子在對外戰爭勝少敗多的情況下,其實大抵也都知道軍制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是存在問題的。

宋神宗甚至想要著手去解決的,可要改變開國以來的祖宗法制談何容易?甚至別說大的體制,連朝廷西軍的殺降乃至殺良冒功這等事,在朝廷三令五申下,與西夏的多年戰爭中這等惡劣的事也一直沒有根絕過。

只能說約束人性作惡,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說回眼下,蘇軾明白官家對外強硬的決心,再加上他對遼國朝政局勢以及遼主耶律的瞭解,最終贊同了官家要將蕭騰首級懸掛三日,然後餵狗的決定。

他拱手告辭,然後準備將這個決定告知遼國使者。

這回復必然會引發軒然大波的,但所謂凡事有利有弊,遼國在上下動怒的同時,自然也會感到畏懼,因為這意味著大宋對遼開始強硬,再有劫掠之事蕭騰很可能就是榜樣,要被梟首示眾然後餵狗的。

至於爆發戰爭的風險,這應該不會高過官家準備將自己身份明示天下,在這之後只怕還會有更多棘手的事,只能說這不過是開端罷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