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蕊也是被百官的無恥氣急了。
她不顧形象,直接從馬車上掀開車簾跳了下來。
不顧身邊侍從的阻攔,在貂蟬的攙扶下,她越過眾人,來到呂布身邊,與百官相向而立。
百官看到何蕊,均是面色大變,覺得事情漸漸超出了掌控。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何太后竟然如此立場鮮明的支援呂布。
這與他們之前瞭解的,那個優柔寡斷、見識淺薄的太后,還是一個人嗎?
如果她堅持讓呂布帶軍入洛陽,甚至入皇宮,他們還有理由阻止嗎?
就在百官面色變化不定時,何蕊繼續開口:
“爾等一個個開口閉口都是國法,然而,昨日洛陽之變,爾等又將國法置於何處?!”
“太后容稟……”
“住口!”
“你們朝堂與禁軍,卻為何使得大將軍、車騎將軍相繼罹難?宮中侍從、宦者又豈是全都罪不容恕?你們卻要將他們殺光?!”
“爾等口稱國法,卻不知昨夜國都動盪、皇宮失守,陛下與本宮不得不倉皇出逃避禍!”
“若非呂將軍星夜馳援,誅殺逆賊,護君救駕,陛下與本宮又不知是何等慘狀!”
“這便是諸公維護的國法嗎?!”
面對何蕊的指責,以袁隗為首的百官個個訥訥無言、汗流浹背。
何蕊雖然沒有點明,但話裡話外的意思,顯然對他們的行徑多有不滿。
他們固然覺得,自己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大漢,誅殺宦官勢在必行,外戚被殺也只能怪他們自己不謹慎。
但是,當面對真正大漢之主的詰問,他們還是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尤其是那些真正忠於大漢、忠於天子的官員,聽到何蕊的控訴,心中也未嘗沒有升起一些悔意。
袁隗為首計程車族官員心中反倒不怎麼在乎,昨夜之事,說白了本就是他們為了掌控大漢而做的謀劃。
何蕊所說那些,他們當然心知肚明。
他們面色難看,主要還是何蕊當前的“聰慧”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而且,隨著何蕊的指責,一些中下層官員、士兵,乃至更外圍圍觀的洛陽百姓,都開始了竊竊私語。
他們能感覺到,在何太后出場之後,在大義層面,他們卻是有些陷入下風的趨勢!
畢竟不論再怎麼說,何蕊也是大漢母儀天下的太后,是當今天子的母親。
她的話語,就是大義!
再這樣下去,他們可就不得不同意呂布帶軍入城了。
對此,他們當然非常抵制。
他們好不容易,才透過昨夜近乎政變的方式,清理了洛陽城中的敵對勢力。
正是要一家獨大,掌控朝堂,佈政天下的時候。
一旦呂布帶著軍隊入洛陽,那不是橫生枝節?
何太后明顯心向呂布、疏遠群臣,陛下年紀尚幼,性格本也懦弱,這種情況下,他們想要透過皇權打壓呂布也很難成功。
自己這麼多人苦心勞力,最大的成果卻被一個此前籍籍無名的低階軍官搶佔,這怎麼能讓他們甘心?
但偏偏,有太后的大義背書,他們一時間還真找不到再拒絕呂布的理由了……
“尊太后懿旨,入洛陽——”
在百官複雜的眼神中,呂布一聲高喊,為手下將士下令。
幷州狼騎和飛熊軍將士們一陣歡騰,喜笑顏開。
呂布等貂蟬將何蕊送到馬車上,這才指揮著騎兵陣緩緩推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