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之人形自走炮

第312章 口徑不等於威力

當然首先說這個炮本身卻是達成了預期設計要求。

可以將七噸重的穿甲彈投送到38公里以外,足以破壞超五米厚的混凝土。

在其服役時,甚至沒有那種對地攻擊武器能做到這麼大噸位的投送能力。

而實戰中,古斯塔夫巨炮也確實完成了設計要求。

雖然法嘓人投降太快,得軍根本就沒機會使用巨炮轟擊初始設計目標馬奇諾防線,但是在一九四二年得軍巴巴羅莎計劃中,對素軍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群的攻擊過程中,得軍最終使用了這一戰爭史上的奇蹟武器。

得軍對塞瓦斯托波爾的進攻,在一九四一年九月就完成了除要塞群以外的所有區域佔領,但是對要塞群的攻擊非常困難,當年十二月停止進攻,得軍開始運輸準備巨炮。

然後一九四二年六月五號,古斯塔夫巨炮開始對要塞炮臺進行轟擊,“斯達嶺堡壘”被擊中六發四點八噸的高爆炮彈,“莫洛托夫堡壘”被擊中七發炮彈,位於後方的“庫貝拉”彈藥庫被七點一噸重的穿甲彈擊中九發,擊穿了彈藥庫八米厚的岩石,將這座彈藥庫引爆,由此引發的大爆炸導致了整個要塞搖晃。這個儲備第四防禦地區所有彈藥的倉庫被炸燬。

幾乎所有防禦最好的炮臺基本都是被巨炮轟開了。

在從六月五號到六月十七號十二天裡,古斯塔夫總共發射了四十八枚炮彈,完成了自己作為堡壘開罐器的使命。最終幫助得軍攻佔了塞瓦斯托波爾。

但是,這個也僅僅是巨炮唯一的輝煌時刻了。

這門巨炮的威力,並沒有掩蓋其天生的缺點。

過大過重,這門炮的使用非常麻煩。

炮身全重超過四百噸,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運輸。所以得嘓人為這個巨物設計了一個列車炮架,一般的鐵軌還無法承受,所以需要特製的復軌,也就是兩條雙軌並行,才能承受這個巨炮。

這樣炮身炮架以及附屬動力的全重就達到了驚人的一千四百八十八噸了,這樣的重量那可是相當於一艘輕型戰艦了。

而在陸地上尤其是沒有公路的地方,別說千噸的龐然大物了,就是百噸的龐然大物都得考慮運輸地形,這和海上是完全不一樣了,在海上,別說千噸,哪怕是萬噸甚至是百萬噸都是輕鬆實現,不需要考慮地形和運輸。

而這樣的重量所帶來的就是慢,什麼都慢。

要使用巨炮,準備很慢。因為需要先行修建特殊軌道鐵路,然後火炮拆散運輸,到目的地以後組裝,準備過程非常長。

接著射速也很慢,每天最高十四發,沒辦法畢竟是數噸重的炮彈,每一次裝填都是吊車和多名士兵配合。

並且每一次的發射藥也是接近兩噸。裝填速度非常慢。

為了操作這樣一門大炮,得軍獨立成立了一個重炮營,直接操作指揮人員就有五百零三人。

而巨炮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目標,為了防止空襲,還會配備高炮部隊和煙霧釋放部隊,總共會有超過四千人為這一門巨炮服務。

這樣的資源消耗和時間浪費是驚人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