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能感覺到空氣中的殺意,像是無數把刀子懸在他的頭頂。
朱元璋沒有說話,只是那樣看著他,眼神深邃得像是古井。整個大殿靜得針落可聞,只有龍涎香燃燒時發出的細微“呲呲”聲。
朱允炆知道自己剛才的話太冒險了。燕王朱棣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兒子之一,也是明朝最能打的藩王。在這個時代,直接質疑藩王等於是在挑戰皇權的根基。
但話已經說出去了,收不回來。
“你憑什麼這麼說?”朱元璋的聲音低沉得像是從地獄傳來,每個字都帶著寒意。
朱允炆的腦子飛速轉動。他總不能說自己知道歷史走向吧?必須找一個合理的理由。
“四叔手握重兵,鎮守北疆,功勞確實很大。”朱允炆小心翼翼地組織著語言,“但正因如此,孫兒才覺得需要提防。古往今來,功高震主的例子太多了。”
“哦?”朱元璋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說具體點。”
朱允炆暗自鬆了一口氣。看來朱元璋沒有直接發怒,說明還有迴旋餘地。
“孫兒聽說,四叔在北平的威望很高,不僅軍中將士對他忠心耿耿,連百姓都很擁戴他。”朱允炆一邊說一邊觀察著朱元璋的表情,“這當然是好事,說明他治理有方。但如果孫兒將來繼位,這種威望就可能成為隱患。”
朱元璋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更重要的是,四叔的性格。”朱允炆嚥了咽口水,決定說出最關鍵的一點,“他太像皇爺爺了。”
這話一出,朱元璋的眼神驟然變得銳利。
“什麼意思?”
“雄才大略,敢做敢當,而且……”朱允炆停頓了一下,“很有野心。這樣的人,讓他做藩王是合適的,但如果有一天他覺得自己比皇帝更適合坐龍椅呢?”
朱元璋沉默了很久。
朱允炆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咚咚咚,像是戰鼓在擂動。他不知道自己這番話會帶來什麼後果,但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你說得有道理。”朱元璋終於開口了,語氣中帶著一絲讚許,“咱還以為你只是個書呆子,沒想到你也能看出這些門道。”
朱允炆暗自擦了擦冷汗。看來這一關算是過了。
“不過,”朱元璋話鋒一轉,“光是懷疑還不夠。如果真有這種情況,你打算怎麼辦?”
這又是一個送命題。朱允炆很清楚,如果他說要削藩或者直接對付朱棣,朱元璋肯定不會同意。畢竟朱棣是他的親兒子,而且現在還是大明的功臣。
“孫兒覺得,最好的辦法是預防。”朱允炆想起了歷史上一些成功的例子,“可以效仿前朝,加強中央集權,同時培養自己的嫡系力量。”
“具體呢?”
“比如說,可以在京師建立一支直屬於皇帝的精銳部隊,專門負責京城防務。這樣既能保證皇帝的安全,也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朱元璋的眼睛亮了起來。
“還有呢?”
“還可以在各地設定巡撫,定期輪換,直接對皇帝負責。這樣既能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也能及時發現問題。”朱允炆越說越有信心,“另外,可以重用科舉出身的文官,他們沒有根基,只能依靠皇帝,忠誠度相對較高。”
朱元璋點了點頭,顯然對這些建議很滿意。
“咱還有一個問題。”朱元璋忽然換了個話題,“如果咱現在就把皇位傳給你,你敢接嗎?”
朱允炆愣住了。這個問題太突然,他完全沒有準備。
歷史上朱元璋是在洪武三十一年駕崩的,現在才洪武三十年,還有將近一年時間。如果現在就傳位,那歷史軌跡就完全改變了。
但是,這也許是一個機會。如果他現在就成為皇帝,就能提前佈局,說不定真的能改變命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