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樂?不過是朕的徵北大將軍

第17章 元之何亡

奉天殿內,燭火通明,將朱元璋蒼老而堅毅的臉龐映照得溝壑分明。

作為大明朝最勤勉的帝王,天色未亮,他便已端坐於御案之後,開始與那堆積如山的奏摺搏鬥。這些硃筆批閱的痕跡,是他統治這個龐大帝國的證明,也是他心血的凝結。

看著眼前似乎永遠也處理不完的政務,他那雙閱盡世間滄桑的眼中,卻並未有多少疲憊,反而閃過一絲別樣的神采。他想起了昨日的朱允炆。

那個孫兒,似乎一夜之間,就從一個被條條框框束縛住的木偶,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擔當的儲君,讓朱元璋感到一種久違的欣慰。

大明朝的擔子,早晚要交到他手上。

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自己今年已經七十多了,還能有幾年光景?身體這臺老舊的機器,他自己最清楚,早已不如從前那般精力旺盛。

昨日既已決定讓允炆開始接觸政務,便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是時候讓他真正挑起這副擔子,自己在旁邊看著、扶著,多教幾年。免得等自己兩腿一蹬,這小子手忙腳亂,把這大好江山給敗了。

想到此處,朱元璋放下了手中的硃筆,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抬頭問向侍立一旁的太監:“現在什麼時辰了?”

“回皇爺,”太監躬身答道,“剛過卯時。”

“太孫呢?在做些什麼?”

“回皇爺,按著規矩,太孫殿下這個時辰,應當是在大本堂讀書。”

“大本堂……”朱元璋口中咀嚼著這三個字,眼神變得悠遠。

那是他為子孫們設立的學堂,也是他寄予厚望的地方。他忽然來了興致,想去親眼看看,這個讓他重新刮目相看的孫兒學堂又是怎樣一副光景。

“擺駕,大本堂。”

……

另一邊,大本堂內。

朱允炆還捏著袖中那個冰涼的小瓷瓶,哭笑不得。他正琢磨著待會兒下學,該如何義正辭嚴又不傷叔侄情分地把這瓶“叔叔的關愛”還給朱植,就聽見殿外傳來一陣沉穩的腳步聲。

堂內原本還有些竊竊私語,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個年約四旬,身著緋色官袍,面容清癯,眼神銳利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他手中抱著幾卷書冊,另一隻手則穩穩地握著一把戒尺。

來者正是翰林待詔高遜志,當今天下有名的大儒,也是皇子皇孫們的授課夫子之一。

高遜志一踏入大殿,一股無形的威壓便籠罩了全場。那群剛才還活蹦亂跳的小王爺們,此刻一個個挺直了腰板,雙手放在膝上,目不斜視,比私塾裡最聽話的蒙童還要乖巧。遼王朱植更是頭垂得低低的,彷彿想把自己縮排桌子底下,生怕被先生那雙能洞察人心的眼睛盯上。

高遜志將書本與戒尺輕輕放在案上,發出“啪”的一聲輕響,這聲音不大,卻讓所有人的心都跟著一跳。他環視一週,先是對著眾人微微躬身:“見過各位殿下。”

禮不可廢。

朱允炆立刻站起身,他身後的叔叔們也連忙跟著站起。作為學生,朱允炆領著眾人,恭恭敬敬地向高遜志行了弟子禮:“先生。”

禮畢,眾人落座。

高遜志並未立刻開始講授今日的課程,他那銳利的目光緩緩掃過一張張稚嫩或故作鎮定的臉,最終開口,聲音清冷而嚴肅:“昨日留下的策問,諸位殿下可有答覆了?”

此言一出,堂內本就凝重的空氣,彷彿又被抽走了幾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