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樂?不過是朕的徵北大將軍

第23章 挑人?孫兒專挑硬骨頭!

滿朝文武,你想讓誰給你當副手?

欽差是帥,副手就是將。

帥是旗幟,是將是刀刃。

旗幟指明方向,可真正披荊斬棘、殺人見血的,是刀刃。

這個副手,要能幹,能髒活累活一肩挑;要聽話,不能有自己的小算盤;要夠硬,能頂住地方勢力的反撲;還得是個朱元璋能點頭,滿朝文武挑不出大毛病的人。

朱允炆的腦子裡,瞬間閃過一張張在朝堂上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六部尚書?不行,個個都是人精,背後牽扯著複雜的派系,請神容易送神難。派誰去,都會被認為是皇太孫在拉攏派系,樹立自己的班底。

勳貴武將?更不行。他們擅長的是衝鋒陷陣,讓他們去跟地方官吏和士紳掰扯賬目、處理民政,無異於讓猛虎去學繡花,只會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甚至可能直接拔刀子,激起兵變。

宗室親王?那更是自尋死路。

一個個名字被他飛快地劃掉。

朱允炆明白,皇爺爺這是在考他第二道題。

第一道題考的是“策”,是眼界和思路。

這第二道題,考的是“人”,是用人的智慧和魄力。

治國,終究是治人。

一個完美的計策,交給一群廢物去執行,結果只會是一場災難。

而一個合適的執行者,哪怕計策稍有疏漏,他也能在實踐中不斷彌補,最終把事情辦成。

他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人?

朱允炆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

他需要一把錘子。

一把不懂轉圜,不知妥協,只會一錘子一錘子往下砸的鐵錘。

河南的局勢,就是一團亂麻,盤根錯節。想慢慢解開,黃花菜都涼了。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快刀,用重錘,以雷霆萬鈞之勢,直接砸爛這個僵局!

一個名字,漸漸在他心底浮現。

那是一個在朝堂上幾乎沒有存在感,甚至有些不合時宜的人。

朱允炆抬起頭,迎向朱元璋探尋的視線。

“皇爺爺,孫兒想舉薦一人。”

“說。”朱元璋的語氣很平淡,似乎對他的答案並不抱太大期望。

“孫兒想請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的參議,鐵鉉,擔任此次賑災副使。”

鐵鉉?

這個名字從朱允炆嘴裡說出來,朱元璋的眉頭下意識地皺了一下。

他一時半會兒,竟然沒想起這號人是誰。

一個布政使司的參議,從四品的官,在人才濟濟的大明朝堂,實在是排不上號。

他看向侍立一旁的太監。

那太監也是一臉茫然,顯然也沒聽過這個名字。

朱元璋沒有發怒,反而生出幾分好奇。

放著滿朝的三公九卿、封疆大吏不要,偏偏挑了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

“給咱說說,為什麼是他?”

“回皇爺爺,”朱允炆不慌不忙,侃侃而談,“孫兒之所以舉薦鐵鉉,正是因為他有三大好處。”

“其一,他夠硬。鐵鉉此人,性如其名,又臭又硬,是個出了名的犟骨頭。當年他在吏部任職,因為核驗官員考績太過嚴苛,得罪了上官,才被調去了山東。這種人,不懂人情世故,不屑於拉幫結派。把他放到河南,他不會跟地方官場有任何勾兌,只會一門心思地執行朝廷的政令。咱們要查賬、抄家,就需要這樣一把不帶任何感情的刀。”

朱元璋的手指,在御案上輕輕點了一下。

有點意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