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阿斗,復國系統來早了

第32章 長沙之策,兩種解法

律法不明,賞罰不公,則根基動搖,縱有強兵富國,亦如沙上築塔,終難持久!”

劉備聞此,心中暗驚:此人氣度恢弘,見識深遠,絕非等閒!他凝神默察包拯屬性:

【姓名:包拯】

【統帥:65(曾任樞密副使,然無實戰,僅具基礎之能。)】

【武力:40(文官出身,不習武藝。)】

【智力:92(斷案如神,明察秋毫,善破奸宄。)】

【政治:98(革新吏治、整頓賦稅、治理開封卓著,可比蕭何!)】

【魅力:95(清廉剛直,“青天”之名深入民心,感召力極強!)】

智力92!政治98!

“此乃州牧之才!”劉備瞬間瞭然。

如此大才,豈能錯過?

他立刻聯想到:長沙太守韓玄新喪,郡治初附,政令不通,百廢待興!

眼下孔明、辛棄疾需隨軍參贊,鄧芝、孫乾、伊籍等內政幹才皆留守江夏……

正愁無人可託付長沙!

自家麒麟兒阿斗,竟為父親送來如此棟樑!豈非天意?

劉備心中大慰,目光灼灼看向包拯:

“你既已託身阿斗門下,他又將你薦於吾前,吾便直言不諱。

長沙新附,太守之位虛懸,你可願擔此重任?”

包拯如何不知這是劉備的考驗,但他胸有成竹,區區長沙,正可一展抱負。

他躬身一禮,反問道:“敢問使君,欲得何種長沙?

“哦?此話怎講?”劉備挑眉。

包拯從容剖析:

“若使君只需長沙及時納稅、提供兵員——則臣赴任後,當籠絡豪強,以韓氏遺產為餌,飽其私囊;

輔以屯田之策,強編流民為軍,墾殖荒野。

如此,稅賦、兵員、糧草,必源源不斷。然,”

他話鋒一轉,語氣轉沉,

“此乃苦民之策。待天下一統時,恐長沙戶口已減半矣!”

他稍頓,目光清正,繼續道:

“若使君欲得百姓安居、政通人和之長沙——則臣必清算韓氏餘毒,

革除‘餘力田’之弊,復行‘常田’之制;

豁免窮老、女戶徭役;

興辦官學,發展特產,通商於吳蜀;

興修水利,招撫山林流民,均分田土;

更將嚴懲貪腐、豪強欺壓、軍紀渙散,杜絕一切苛捐雜稅!

如此,長沙可望安居樂業。然,”

他直視劉備,

“此道需數年涵養之功,方能再為軍中輸送賦稅。”

包拯將兩種方略的路徑、結果、代價,條分縷析,明明白白擺在劉備面前。

言畢,他靜立階下,等待抉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