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輪到你兒我撬你牆角了吧?
襄陽,左將軍府。
劉備放下手中另一份公文,揉了揉眉心。
新得兩郡,千頭萬緒。北岸的樊城像根釘子,曹仁固守不退。麾下本就捉襟見肘的兵力,還要分駐荊南、江陵,時刻提防江東背盟。
得地的喜悅,早被這如山軍務政務沖淡。
此時,侍從呈上一封火漆封口的信:“主公,少主自江夏急信。”
阿斗?
劉備接過竹簡,疲倦的臉上掠過一絲笑意,招呼尚在一旁處理公事的諸葛亮:“孔明,阿斗來信,你也來看看。”
“此乃少主呈主公之家書,亮觀之不妥。”諸葛亮笑著推辭。
“誒,無妨,你乃他義父,看看又能怎。”
劉備將諸葛亮拉來同坐,拆開信件。
開篇熱情洋溢的祝賀,讓劉備捋著短鬚,笑得合不攏嘴:“阿斗這孩子,有心了。”
讀到後面描述武漢如何接收流民、開墾荒地、興辦學院、百業待興時,
劉備臉上的笑容凝固,逐漸化為茫然,
近幾個月他身在南郡,對劉禪在江夏的所作所為一無所知。
說來也巧,劉禪以為糜竺收了兩億錢後必會向劉備報喜,糜竺則以為劉禪被收了鉅款定會向父親告狀。
所以兩人竟都不約而同地忘了向劉備稟報此事。
而糜、甘夫人,見糜竺等人並未阻攔,都當阿斗得了劉備的首肯。
所以劉禪都已經在武漢待了月餘時間,劉備都尚未得到訊息。
於是,劉備此刻的心情如同:自己離家征戰不過數月,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卻打來電話,聲稱已出任跨國集團CEO,正主持百億專案!
充滿了荒誕與驚愕。
他緩緩扭頭看向諸葛亮,疑是自己理解有誤,卻發現孔明臉上亦是同樣的費解。
諸葛亮霍然起身,疾步走向堆積如山的文書架:“定是亮疏忽,漏看了江夏呈報!”
他快速翻找糜芳最近的來信,結果一無所獲。
“所以,這豎子……瞞著眾人幹了件大事?”劉備雖自信兒子不凡,
卻也不至自戀到以為能生出個生而知之的聖人來。
“定是糜子方那廝出的餿主意!”
劉備遷怒般地一拍桌案,語氣帶著不滿,
“此子文不成武不就,才派他去輔佐阿斗管理少英營。竟敢不務正業,拐帶吾兒去‘創業’!簡直胡鬧!”
諸葛亮不動聲色的搖搖頭,他深知糜芳的膽量,更清楚江夏還有糜竺與甘、糜二夫人坐鎮。
糜芳翻不起浪。
此事只能是阿斗做主的。
之前在劉禪創立少英營的時候,他就知道少主及有主意,而且能夠透過言語說服眾人。
不然關雲長和徐元直當初怎麼可能採納一個孩童之計?
只不過自己的主公先入為主,一心認為自己家阿斗與他如出一轍的忠厚老實罷了。
這才將黑鍋甩到糜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