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破澄城縣的次日清晨,晨曦微露,趙炳便率領著義軍鐵騎踏上征途,浩浩蕩蕩地朝著合陽縣進發。
澄城縣在縣令張鬥耀的殘酷盤剝下,宛如一座深陷泥潭的孤城。
縣城內僅存六千餘百姓,面黃肌瘦,衣衫襤褸;城外洛水河畔,流民如蟻,綿延數里,哀嚎聲此起彼伏。
這些飽受苦難的民眾聽聞義軍的義舉,紛紛加入隊伍。
待抵達合陽地界時,趙炳麾下的大軍已如滾雪球般,壯大至三萬人馬,旌旗蔽日,聲勢震天。
合陽縣令顯然早有防備,採取堅壁清野之策。城外村落十室九空,田地荒蕪,百姓盡皆遷入城內,緊閉城門,一副死守的架勢。
趙炳騎著高頭大馬,帶著一眾親兵和軍中核心將領,登上城郊的一處小山坡,俯瞰這座即將面臨戰火的城池。
合陽縣坐落在一片小型平原之上,西臨郃水,東倚黃河,宛如一顆鑲嵌在兩水之間的明珠。
城牆雖不算巍峨雄偉,卻也足有兩丈之高,城頭上旌旗飄揚,士兵們手持兵器,嚴陣以待,護城河波光粼粼,平添幾分肅殺之氣。
“大哥!”趙啟驅馬靠近,大聲稟報道:
“俺抓了幾個當地百姓審問,都說這合陽縣令梁志旭是個難得的好官!他從不濫發徭役,賦稅也輕,若不是這場天災,百姓們都能安居樂業!”
趙炳聞言,濃眉微蹙,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在這腐朽的大慶王朝,竟然還有如此清官,著實出乎他的意料。
但片刻之後,他神色一凜,沉聲道:“他是好官,難道我們就不攻城了?這縣裡難道就沒有為非作歹的豪強?沒有身陷水火的百姓?
只不過這縣令清廉,倒是給我們攻城添了幾分麻煩。聚明,你在澄城縣多年,可有良策助我破城?”
牛金星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後答道:“主公,這梁志旭生性迂腐固執,勸降怕是行不通。
而且他在合陽深得民心,想煽動內亂、裡應外合,更是難如登天。依屬下之見,不如暫且繞開此城?”
趙炳沉吟良久,緩緩點頭:“可以繞開,但我們不能示弱,否則日後其他城池都會效仿。讓城內獻出五萬兩銀子,我們即刻退兵!”
牛金星面露苦色,無奈道:“主公有所不知,這梁志旭是個寧折不彎的性子,莫說五萬兩銀子,就算拿全城百姓的性命相逼,他也絕不會屈服!”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面面相覷,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趙炳眼神一狠,咬牙道:“勸降不成,那就強攻!自起義以來,大小戰事我們經歷不少,但攻城之戰,這還是頭一回!”
這時,廖飛指著不遠處的黃河,提議道:“大河近在咫尺,我們何不掘開河道,引水灌城?如此一來,破城易如反掌!”
趙炳眉頭緊鎖,果斷搖頭:“不可!先不說引水灌城會傷及多少無辜百姓,單看這合陽縣地勢高於周邊,若掘開黃河,洪水倒灌,恐怕遭殃的反而是我們自己的軍營。”
李巖也在一旁附和:“主公所言極是。我們義軍高舉義旗,替天行道,若用此等傷天害理的手段破城,必將失了民心,遭天下人唾棄!”
趙炳心中雖覺得戰爭本就不擇手段,但也深知如今義軍初起,根基未穩,一個好的名聲至關重要。
他遠眺合陽城牆,目光堅定,卻也透著幾分無奈。
又觀察許久,仍未想出更好的破城之策,只得帶領眾人返回軍營,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攻城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