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亂世:從流民開始殺官造反

第186章 兵臨城下

廖飛一愣,隨即回想起來:“王將軍的頭像是死前安詳,張總兵的神色痛苦,李家的……好像很平靜……”

“沒錯。”趙炳點頭,“死相痛苦、帶著恨意的,多半是被族人所殺——他們家族為了投降,連掌權者都敢動手,說明內部已擰成一股繩,只能跟著咱們一條路走到黑。所以說不是一定可信,但比另一邊倒是可信度要高些!”

他話鋒一轉,語氣冷了幾分:“可那些表情安詳的,是自盡。你想,一個家族的掌權者自願赴死,族人只是‘順水推舟’,矛盾根本沒爆發。今天他們能獻頭求活,明天要是朝廷有人來誘降,那些掌權者的子嗣、親族,心裡的恨說不定就會翻上來——畢竟,死的是他們的長輩、主脈。”

廖飛恍然大悟,拍了拍大腿:“主公這招太妙了!僅憑一個表情,就能分清誰是真心歸順,誰是暗藏禍心!”

“所以,”趙炳的目光銳利起來,“那六家自盡將領的家族,你要重點盯著。糧草、城防絕不能讓他們沾手,若是發現他們私下聯絡、囤積兵器,不用稟報,直接找個由頭處理掉——比如‘私藏邊軍軍械’‘通敵書信’,總之,不能給他們留作亂的機會。”

“屬下明白!”廖飛的神色嚴肅起來,“定不會讓這些人壞了主公的大事。”

趙炳點點頭,邁步走向大同城門。城樓上的守軍早已換成秦軍計程車兵,百姓們躲在門後,偷偷打量著這位傳說中的“反賊”秦王,眼神裡有畏懼,卻也藏著一絲期待。

——畢竟,邊軍在時,他們全是那些大家族的佃戶,如今秦軍來了,多少也能有點變化了!

走進城門的那一刻,趙炳回頭對廖飛道:“記住,治理大同,光靠武力不夠,還得看人心。那些真心歸順的家族,可以讓他們幫著安撫百姓;至於有異心的,必須斬草除根。”

廖飛躬身應下。

大同城的風漸漸停了,街道上開始有零星的百姓走出家門,秦軍計程車兵正在張貼告示,上面寫著“分田免稅,歸順者安”。

廖飛握緊了腰間的刀,目光掃過遠處那六家大院的方向——他知道,接下來的日子,他要做的,就是守住這座城,也守住主公的後路。

~~~~

大同城頭的風,比太行山口更烈。趙炳站在箭樓上,望著南方——從這裡到京師,四百餘里路程,幾乎全是一馬平川的平原,沒有太行山脈的阻隔,沒有大同這樣的堅城屏障,秦軍的騎兵一旦展開,三天就能摸到居庸關下。

“主公,這大同,真是塊寶地。”趙啟勒著馬走過來,語氣裡滿是興奮,“往南是平原,往北能扼住草原部族,咱們佔了這兒,等於掐住了京師的北大門!”

趙炳點頭,手指順著南方的地平線劃去:“李成梁在時,大同是邊軍的重鎮,擋著咱們也擋著草原;現在咱們佔了,這裡就是秦軍的跳板。你看這路,騎兵跑起來暢通無阻,糧草車也能跟上,不用再繞山路、怕埋伏——打下京師,就看這一路了。”

牛金星在旁補充:“更要緊的是,京師裡現在肯定慌了。李成梁的三十萬邊軍是朝廷最後的精銳,連他都敗了,嘉靖帝手裡只剩京營的老弱殘兵,還有那些臨時招募的市井無賴。咱們百萬大軍壓過去,他們根本守不住。”

趙炳望向身後的軍營——戰兵司計程車兵正在擦拭甲冑,騎兵司的戰馬在啃著新割的草料,流民們則幫著輔兵搬運糧草,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期待。他突然笑了:“走,回營!傳令各軍,三日後拔營,南下京師!”

三日後清晨,大同城南門大開。百萬秦軍如一條黑色的巨龍,緩緩駛出城門,戰兵司的甲冑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騎兵司的馬蹄踏得地面微微發顫,連最外圍的流民都排著鬆散的佇列,手裡攥著鋤頭木棍,眼神裡映著對“京師”的憧憬。

——他們聽說,那裡有無數的糧食、無數的田地,只要跟著秦王,就能過上好日子。

趙炳騎著一匹黑馬,走在隊伍最前方。風捲起他的披風,露出甲冑上未洗盡的血漬,卻絲毫掩不住他眼底的鋒芒。沿途的百姓扶老攜幼,站在路邊觀望,有的甚至捧著茶水、乾糧遞過來。

——邊軍在時,他們受盡欺壓,如今秦軍來了,不僅不搶不燒,還說要分田,這讓他們對這支“反賊”隊伍,多了幾分親近。

不過真要就這樣,百姓就會主動出來攜老扶幼的歡送,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這般舉動多半是廖飛找人刻意安排的,也算是為臨行的軍隊再增長一波士氣。

“主公,前面就是陽高城了!”親兵來報,“守將派人來問,是降還是打?”

趙炳勒住馬,看向遠處的陽高城——城門緊閉,城樓上卻沒有多少守軍,只有幾面殘破的邊軍旗幟在風裡搖晃。

他笑了笑,對親兵道:“告訴他們,開啟城門歸順,本王保他們全城平安;要是負隅頑抗,大同邊軍的下場,就是他們的榜樣。”

不過半個時辰,陽高城的城門就開了。守將帶著官員們跪在路邊,捧著印信投降,百姓們則湧到街頭,看著秦軍的隊伍浩浩蕩蕩穿過城門,臉上滿是好奇與期待。

沿途的城鎮,幾乎都是如此。有的守將直接獻城,有的猶豫片刻,看到秦軍的規模後也乖乖投降——沒人再敢像李成梁那樣,拿著雞蛋去碰石頭。秦軍的隊伍像滾雪球一樣,越走越大,不少沿途的百姓也加入進來,手裡拿著鐮刀、扁擔,跟著大部隊往京師趕。

趙啟的騎兵司走得最快,他們沿著平原疾馳,像一把尖刀,提前掃清了沿途的零星邊軍。

有一次,他們遇到一支京營的騎兵,對方看到秦軍的旗幟,連打都沒打,掉轉馬頭就跑,卻被趙啟的人追上,全部俘虜。

“主公,您看!”趙啟提著一個京營將領的頭盔跑回來,笑得合不攏嘴,“這些京營的兵,比咱們的新兵還慫,一看到咱們的騎兵,腿都軟了!”

趙炳接過頭盔,看了一眼上面鏽跡斑斑的銅飾,隨手扔在地上:“朝廷養著這群廢物,也該到頭了。傳令下去,加快速度,爭取早日到居庸關!”

隊伍繼續南下,沿途的風景越來越熱鬧——田野裡的麥子已經成熟,百姓們忙著收割;村鎮裡的酒肆、商鋪也開了門,士兵們用繳獲的銀子買東西,店家笑得眼睛都眯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