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亂世:從流民開始殺官造反

第186章 兵臨城下

趙炳坐在馬背上,看著這一切,突然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

他想起在澄城縣起兵時,身邊只有三十來號兄弟,連飯都吃不飽;如今,他有了百萬大軍,有了大同這樣的重鎮,有了沿途百姓的支援——打下京師,推翻大慶,好像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前面就是宣化府了!”傍晚時分,親兵指著遠處的城池喊道。宣化府的守將早已派人來降,城門大開,百姓們捧著燈籠站在路邊,像迎接英雄一樣迎接秦軍。

趙炳勒住馬,望著眼前的景象——燈籠的光連成一片,映著秦軍士兵意氣風發的臉龐。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身後的百萬大軍喊道:“弟兄們!宣化府到了,居庸關也不遠了!打下京師,咱們就不用再打仗了,每個人都能分到田,都能過上好日子!”

回應他的,是震天的吶喊。那聲音像一股洪流,順著平原向南湧去,穿過宣化府,穿過即將到來的居庸關,直抵京師的方向。

………

京師的皇極殿裡,燭火一夜未熄。嘉靖帝穿著皺巴巴的龍袍,手指死死攥著御案上的奏摺——上面滿是“秦軍逼近宣化”“邊軍全線潰敗”的字樣,墨跡像血一樣扎眼。

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兵部尚書跌跌撞撞地進來,帶著哭腔道:“陛下,趙炳的大軍已過宣化,不出五日,就能到居庸關了!”

嘉靖帝猛地抬頭,眼底佈滿血絲:“慌什麼!朕還有五十萬大軍,還有京師的堅城,難道還擋不住一群反賊?”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拔高,“傳朕旨意,京營五萬兵馬,即刻接管九門防務,城牆加築三尺,滾木礌石備足!”

“陛下,京營的兵……”兵部尚書猶豫著開口,“多是老弱,有的連弓都拉不開……”

“拉不開也得拉!”嘉靖帝一拍御案,“給他們加餉!每人每日一兩銀子,敢退後者,斬!”

話音剛落,殿外又報:“戚繼光、俞大猷兩位將軍,已率三萬戚家軍、兩萬俞家軍抵京!”

嘉靖帝眼中閃過一絲光亮,連忙起身:“快請!快請兩位將軍進來!”

戚繼光一身戎裝,俞大猷緊隨其後,兩人剛進殿就跪地請罪:“臣等護駕來遲,望陛下恕罪!”

“免罪!”嘉靖帝上前扶起兩人,語氣急切,“兩位將軍是國之柱石,如今趙炳來犯,京師防務,還得靠你們!”

戚繼光沉聲道:“陛下放心,臣已命士兵加固崇文門、正陽門防線,戚家軍善用火器,定能守住城門!俞將軍的兵馬可守西直門、德勝門,那裡靠近護城河,易守難攻。”

俞大猷也道:“臣已讓人在護城河上搭起浮橋,卻在橋底藏了炸藥,秦軍若敢過橋,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嘉靖帝稍稍安心,又道:“朕已招安漕工三十萬青壯,還有京城挑選的五萬良家子,都交給你們調遣。漕工熟悉水性,可守護城河;良家子多是世家子弟,忠誠度高,可補城牆防務。”

“陛下英明!”戚繼光拱手道,“不過漕工多是平民,需派老兵統領,免得臨陣慌亂;良家子雖忠,卻無戰力,可讓他們負責搬運糧草、傳遞訊息,暫不上城牆。”

嘉靖帝點頭:“就按兩位將軍說的辦!另外,傳朕旨意,京城內外的糧商,一律不許囤糧,違者抄家!糧倉由錦衣衛看管,每日按人頭給士兵、百姓發糧,絕不能讓城內亂起來!”

“臣遵旨!”

旨意傳下後,京師瞬間動了起來。京營計程車兵扛著磚石往城牆上跑,雖然動作遲緩,卻在銀子的刺激下不敢懈怠;戚家軍、俞家軍計程車兵則在城門口架設火炮,黑黝黝的炮口對準南方,空氣中瀰漫著火藥的味道;漕工們拿著鐵鍬、鋤頭,在護城河邊挖戰壕,有的甚至跳進河裡,紮起密密麻麻的木樁;良家子們穿著嶄新的甲冑,雖然臉上帶著緊張,卻也拿著刀槍,在街頭巡邏。

嘉靖帝登上正陽門,看著城下忙碌的景象,心中又升起一絲僥倖。

五十萬大軍,加上京師的城牆高厚、護城河寬闊,趙炳的百萬大軍就算來了,也未必能攻得進來。

他轉頭對身邊的太監道:“再給居庸關傳旨,讓他們務必守住三日,只要拖到朕的大軍準備妥當,定能將反賊一網打盡!”

太監連忙應下。可嘉靖帝沒看到,城牆下的漕工們一邊挖戰壕,一邊偷偷議論——他們聽說秦軍會分田,心裡早就沒了戰意;京營計程車兵拿著銀子,卻也在私下嘀咕,怕真要跟秦軍拼命;就連良家子們,也有人偷偷打聽“趙炳是不是真的不殺歸順者”。

只有戚繼光、俞大猷兩人,站在城樓上,望著南方的地平線,臉色凝重。俞大猷低聲道:“趙炳連李成梁都能打敗,絕非易與之輩。咱們五十萬大軍,看著人多,實則良莠不齊,怕是……”

戚繼光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管怎樣,咱們守的是京師,是天下的根本。就算拼了這條命,也不能讓反賊踏進城一步。”

風捲起城樓上的龍旗,獵獵作響。嘉靖帝看著眼前的“眾志成城”,緩緩握緊了拳頭。

~~~~~

秦軍渡過居庸關,京師的訊息也傳了過來。

趙炳的帥帳裡,輿圖被油燈映得發亮。趙炳手指按在“京師”二字上,目光掃過帳內眾將:“嘉靖調了五十萬兵守京師,還有戚繼光、俞大猷、胡宗憲撐著,這城不好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