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
劉備高坐主位,目光如炬,緩緩掃過階下肅立的文臣武將。
那十日密室中的驚心動魄,已盡數沉澱為一股開天闢地的磅礴氣勢。
“孤,已與軍師、孝直及諸位將軍,共議十日,定下興漢大計!”
劉備聲若洪鐘,在大殿中激盪迴響。
“此策,便名為漢中對!”
“此後,將為我大漢光復天下之總綱!”
他看向關羽,目光中既有兄弟間的信任,亦有君王的威嚴。
“雲長!命你攻取襄陽之後,荊州即刻轉入守勢!沿漢水構築堅固防線,以江陵為心,襄樊為臂,北拒曹魏,東懾孫權!”
“荊州,是我大漢北伐的根基,絕不容有失!”
“臣,領命!”關羽丹鳳眼微闔,長鬚飄動,躬身一拜,聲如金石。
劉備的目光轉向張飛,語氣溫和卻不容置疑。
“翼德!命你即刻返回巴西,整頓兵馬,待時機成熟,即刻南征,平定南中諸部!為我大漢開疆拓土,亦為日後牽制孫權,埋下伏筆!”
“哥哥放心!俺定將那些蠻子打得服服帖帖!”張飛豹頭環眼,聲若悶雷,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他又望向馬超。
“孟起,西涼,便託付於你。厲兵秣馬,安撫羌氐,待我大漢國力充盈,便是你率鐵騎兵出關中,席捲天下之時!”
“超,必不負主公所託!”馬超銀甲映著日光,抱拳低頭,聲音沉穩而堅定。
最後,劉備的目光,鄭重地落在了田信身上。
他的眼神,變得格外溫和,格外殷切,也格外的沉重。
“德遠。”
“你的擔子,最重!”
劉備的聲音,讓整個大殿都為之一靜。
“‘格物之道’,乃我大漢萬世基業之根。你要帶領工匠,不斷革新器械,提升我大漢生產之力!”
“亦要協助軍師、孝直,完善那民族之策。”
他頓了頓,一字一句,彷彿將整個天下的重量,都放在了田信的肩上。
“記住,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關乎著……大漢的未來!”
田信心中一熱。
“信,領命!”
諸葛亮上前一步,朗聲道:
“主公英明!漢中之會,已為我大漢指明前路!”
“未來,我等當以‘民本’為核心,以‘格物致知’為手段,內修德政,外拓疆土,穩步推進!”
他眼中精光閃爍,透著一股逆天改命的決絕。
“昔日之悲劇,斷不會重演!”
“我等君臣一心,誓要重鑄漢室輝煌!”
“重鑄漢室輝煌!”
十日之會,至此終結。
關羽、張飛、馬超等人相繼辭別,踏上歸途。
他們的步履,比來時更加沉穩,眼神中,少了些許個人的豪勇,卻多了幾分對天下蒼生、對漢室未來的深沉責任。
這短短十日,他們窺見了千年興亡,洞悉了天道輪迴。
他們心中的“興復漢室”,已不再僅僅是匡扶劉氏江山。
而是要親手開創一個,能讓後世子孫,真正“人人如龍”的輝煌盛世!
此去,前路漫漫,風雲再起。
但他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已燃起了一團足以燎原的,名為希望的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