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羅導好意。”陳秉文婉拒得乾脆,“飯局就不必了。
劇本您先留著,如果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談。”他做了個送客的手勢,“阿海,替我送送羅導演。”
高振海立刻上前:“羅導演,這邊請。”
羅棋臉上有些掛不住,訕訕地收起劇本,嘴裡還嘟囔著:“陳生,您再考慮考慮絕對是賺錢的好專案.”最終在高振海的“護送”下離開了觀塘廠。
“文哥,這羅導演”高振海送完人回來,欲言又止。
“把他列入謹慎接觸名單。”陳秉文淡淡道,“以後類似的大導演,你幫我擋一擋。
告訴他們,我對空談概念的專案沒興趣。”
“明白!”高振海點頭。
然而,羅棋的到來彷彿開啟了潘多拉魔盒。
接下來的幾天,陳秉文平靜的工作節奏被徹底打破。
先是幾位自稱“獨立製片人”的找上門,拿著五花八門的劇本,有鬼片、有故事片、甚至還有愛情動作片,個個都吹噓自己的專案是“下一個票房奇蹟”,目標明確:要錢。
接著是一些小電影公司的老闆,姿態放得更低,表示願意讓出部分股權,只求陳秉文“拉兄弟一把”。
甚至還有兩位打扮時髦、自稱是“新浪潮”的年輕導演,帶著充滿實驗性的劇本大綱,試圖用“藝術價值”和“國際獎項潛力”來打動他。
陳秉文不勝其擾。
他讓高振海在廠裡都打了招呼,非預約的“電影人士”一律擋駕。
但電話依舊不斷,辦公室記錄的電話留言裡,十有八九都是各種電影專案的自薦。
“文哥,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高振海看著一迭留言條,有些頭疼,“這些人怎麼都跟聞到血的鯊魚似的?”
陳秉文揉了揉眉心,笑道:“阿海,這說明兩點。第一,港島電影圈確實缺錢,尤其是中小製作。
第二,我們投資《醉拳》的事,被吳思遠或者其他人有意無意地放大了,我現在在他們眼裡,就是個行走的‘錢袋子’。
不過,我們的根基在實業,在陳記的瓶裝化,在加盟網路的鋪開。
電影投資,只是我落下的其中一顆棋子,是為了更長遠的品牌佈局,不是為了當散財童子。
這些找上門的專案,九成九都不靠譜。”
“那萬一真有好的呢?”高振海忍不住問。
陳秉文嘴角微揚:“真有好的,自然會用實力說話,而不是靠嘴皮子忽悠。
記住,主動送上門的,往往不是餡餅,而是陷阱。
我們需要的是像《醉拳》那樣,有清晰定位、有核心賣點、並且符合我們品牌調性的專案。
其他的.暫時不予考慮。”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這也給了我一個啟發。
港島電影市場潛力巨大,觀眾基礎深厚。
未來,等陳記根基更穩,現金流更充沛,或許可以成立一個專門的影視投資部門,系統性地篩選專案,不再是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出擊,尋找真正能與我們品牌戰略協同的優質內容進行投資。
那才是長久的生意。”
高振海聽得似懂非懂,但看到陳秉文篤定的神情,用力點了點頭:“明白了,文哥!我會把好關,不讓那些亂七八糟的人打擾你!”
陳秉文笑了笑,目光重新落回凌佩儀的報告上。
然而,陳秉文並不知道,在這些噪音之中,一個影視界真正有分量的大佬,正將目光投向了他這個橫空出世的“糖水大王”。
邵氏兄弟電影公司頂層辦公室裡。
一份關於日本市場拓展受阻的簡報,正擺在邵逸夫的案頭。
“六叔,”方逸華將一杯熱茶輕輕放在桌上,“東寶那邊對我們的《獨臂刀》還是興趣不大,他們更傾向於本土製作或者好萊塢大片。
松竹倒是願意談,但開價壓得很低,分成比例也很苛刻。”
邵逸夫靠在寬大的真皮座椅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發出沉悶的響聲。
日本市場這塊硬骨頭,比他預想的更難啃。
邵氏投入了大量資源,卻收效甚微。
他需要突破口,需要能打動日本觀眾的作品,更需要打通發行渠道的關節。
“日本市場.是我們未來十年的重中之重。”邵逸夫的聲音低沉,“不能放棄。
繼續接觸其他發行商,條件可以再靈活一點。”
“是,六叔。”方逸華應道,她深知邵逸夫對日本市場的執著。
就在這時,她的助理輕輕敲門進來,遞上一份剛送來的《東方日報》娛樂版,並低聲在她耳邊說了幾句。
方逸華掃了一眼頭條,“糖水大王跨界!陳記豪擲二十萬投資吳思遠新片《醉拳》”,以及副標題中那句“獨攬日、東南亞版權”。
她眉頭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助理退下後,方逸華將報紙遞給邵逸夫:“六叔,您看這個。
有人投資了吳思遠的新片,條件很奇怪。”
邵逸夫接過報紙,目光掃過標題和內容,尤其是在“放棄港臺分成,獨攬日、東南亞版權”幾個字上停留了片刻。
等他把新聞內容看完,隨手將報紙仍在桌上。
他臉上沒什麼表情,但方逸華知道,他此時正在思考。
“放棄港臺基本盤,去賭日本和東南亞?”邵逸夫疑惑道,“要麼是錢多燒得慌,要麼就是另有所圖。
日本市場現在連我們都舉步維艱,這個叫陳秉文的憑什麼這麼有信心?
還是說.他背後有人指點,想在日本市場插一腳?”
方逸華心中一動:“六叔,您的意思是他可能是某些勢力的白手套?
或者,他自己想涉足發行,先從我們還沒完全掌控的日本市場入手?”
“都有可能。”邵逸夫眼中閃過一絲冷光,“日本市場是我們邵氏未來十年的糧倉,不容有失。
任何風吹草動,都不能掉以輕心。
這個陳秉文,行為反常,動機不明。逸華,你找人調查一下。
看看他到底想幹什麼。”
“明白,六叔。”方逸華點頭應下。
邵氏在日本市場的開拓正處在關鍵而艱難的時期,任何潛在的攪局者,都值得警惕,哪怕對方現在看起來還像只小蝦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