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天文臺的八號風球訊號高懸,港口作業早已停止,海面上波濤洶湧,貨輪在錨地隨浪起伏。
陳秉文站在窗前,看著窗外風雨飄搖的景象眉頭微蹙。
剛剛,南華貿易的林文雄打來電話,新加坡同樣在這場颱風的波及範圍。
“陳生.十萬瓶糖水.貨輪只能停在錨地避風這鬼天氣!
分銷商催貨催得緊,好幾個超市的冷藏櫃都空了!
可這颱風唉,只能等了!”
林文雄的聲音透過越洋電話線傳來,背景裡似乎還有隱約的風雨聲。
陳秉文理解林文雄的急迫。
新加坡市場剛被引爆,正是乘勝追擊、鞏固份額的關鍵時刻。
然而,一場不期而至的颱風,讓一切按下了暫停鍵。
“林老闆,安全第一。
颱風屬於不可抗力,分銷商那邊做好解釋安撫工作。
只要天氣好轉,貨輪會立刻啟運。”
陳秉文聲音沉穩的安撫著電話那頭焦躁的林文雄。
結束通話電話後,陳秉文的心情卻並不輕鬆。
林文雄的無奈,他感同身受。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每年5月到11月,港島乃至整個東南亞都籠罩在臺風的陰影下。
狂風、暴雨、港口封閉、航運中斷.這些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如同懸在陳記瓶裝糖水供應鏈上的一把利劍。
瓶裝糖水
陳秉文的目光落在辦公桌一角擺放的幾瓶陳記糖水樣品上。
晶瑩剔透的玻璃瓶,醒目的“陳記”logo。
它們代表了陳記從深水埗糖水鋪走向工業化、品牌化的成功,是過去幾個月攻城略地的利器。
然而,此時此刻,看著窗外肆虐的風雨,陳秉文再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了瓶裝糖水在形態和渠道上的天然瓶頸。
玻璃瓶易碎,重量大,運輸成本高,對倉儲和物流條件要求苛刻。
一場颱風,就能輕易切斷供應鏈,讓市場陷入斷貨危機。
瓶裝糖水主打即飲、冰鎮,場景集中在便利店、超市冷櫃、士多店冰櫃。
雖然方便,但受限於“冷”和“即飲”,難以拓展到更廣泛的場景。
到了冬季,人們需要喝熱糖水的時候,瓶裝糖水的侷限性就會暴露出來。
玻璃瓶、瓶蓋、冷鏈運輸、倉儲.每一個環節都推高了最終成本,限制了價格下探的空間和利潤率的進一步提升。
隨著陳記的發展壯大,市場版圖從港島擴充套件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甚至未來更廣闊的區域。
瓶裝糖水的這些瓶頸,如同無形的天花板,越來越清晰地橫亙在陳記的擴張路徑上。
單靠瓶裝糖水,陳記的規模和影響力,終究會遇到難以突破的邊界。
颱風季的物流中斷,只是將這層無形的天花板,用最粗暴的方式砸在了陳秉文面前。
“天花板”陳秉文低聲自語,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窗框。
窗外,八號風球帶來的狂風驟雨正猛烈地抽打著玻璃幕牆,發出沉悶而持續的轟鳴。
維多利亞港的海面波濤洶湧,遠處錨地裡的貨輪在浪濤中起伏不定,其中一艘,正裝載著十萬瓶本應駛向新加坡、填補市場空白的陳記瓶裝糖水。
風雨聲更大了。
雖然有功能飲料託底,但功能飲料同樣需要冷鏈運輸,同樣受制於季節和物流的桎梏。
它解決了口味和功能性的問題,卻未能突破形態和渠道的根本性瓶頸。
“形態.渠道”陳秉文的目光穿透窗外的風雨,轉回到辦公桌上那份凌佩儀剛剛提交的東南亞市場消費者習慣調研報告。
“.東南亞地區,尤其是新加坡、馬來西亞,消費者對熱飲,特別是帶有奶香和茶香的即飲熱飲,存在廣泛且穩定的需求,尤其在辦公場所、學校和涼爽季節”
熱飲奶香茶香即飲
這幾個關鍵詞,如同黑暗中劃過的閃電,瞬間劈開了他腦海中的迷霧!
一個曾經風靡全球、年銷量以十億杯計、包裝杯連起來能繞地球好幾圈的“怪物”形象,清晰地浮現出來,紙杯裝奶茶!
1978年的港島,乃至整個亞洲,奶茶文化早已深入人心。
港式絲襪奶茶、南洋拉茶.都是街頭巷尾的日常飲品。
然而,此時的奶茶,要麼是街邊攤檔現調現賣,要麼是茶餐廳堂食,方便攜帶、隨時隨地可享用的工業化、標準化、即衝即飲的杯裝奶茶,幾乎是一片空白!
機會!
巨大的機會!
這不僅僅是新產品,更是突破瓶裝糖水天花板、開闢全新戰場的戰略級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