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外,殺聲震天。
那面象徵著大隋皇太孫的墨色龍旗,在偃師城頭飄揚了僅僅三日,便挾著雷霆萬鈞之勢,出現在了洛陽城下。
數十萬大軍,黑壓壓的一片,如同鐵色的怒潮,一波接著一波,兇狠地拍打著洛陽堅固的城牆。
攻城戰,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楊倓沒有給王世充任何喘息的機會。
他將剛剛收編的十數萬瓦崗降軍,與自己的嫡系部隊混編,組成了數個攻擊梯隊,輪番上陣。
“殺!”
秦叔寶一馬當先,他手中的金裝鐧在陽光下閃爍著奪目的光華。
自從歸降之後,他心中始終憋著一股勁,一股急於證明自己的勁。
無憂澗的三千兄弟,是李密猜忌的犧牲品,但他們畢竟死在了隋軍的埋伏之下。
這份血債,這份愧疚,唯有用敵人的鮮血來洗刷。
他要讓所有人看看,他秦叔寶不是反覆無常的小人,他為之奮戰的,是大隋的榮耀,是天下萬民的太平!
“擋我者死!”
一聲爆喝,金裝鐧橫掃而出,一名企圖偷襲的鄭軍校尉連人帶盔,被砸得腦漿迸裂,身體軟軟地從城牆上栽了下去。
他身後的原瓦崗將士,看到主將如此神勇,亦是士氣大振,嗷嗷叫著,順著雲梯向上猛衝。
他們曾經是瓦崗軍,但現在,他們是皇太孫殿下的兵!
殿下不計前嫌,一視同仁,發糧發餉,毫不吝嗇。
這份恩情,他們記在心裡。
如今,正是他們報恩的時候!
“頂住!都給老子頂住!”
城牆上,鄭軍守將嘶聲力竭地咆哮著,揮舞著戰刀,不斷地砍殺著爬上城頭的隋軍士卒。
滾木、礌石、金汁,不要錢似的往下傾瀉。
一時間,城牆上下,血肉橫飛,慘叫聲、兵刃碰撞聲、戰鼓轟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慘烈無比的戰爭交響。
然而,鄭軍的抵抗,在隋軍潮水般的攻勢面前,顯得那般無力。
他們計程車氣,早在得知瓦崗覆滅的那一刻,就已經跌入了谷底。
他們是為誰而戰?
為那個竊據神器,如今卻已是四面楚歌的鄭帝王世充嗎?
沒人想為一個註定要覆滅的王朝,流盡最後一滴血。
尤其是當他們看到城下,那些曾經的“友軍”——瓦崗軍,此刻正作為攻城的主力,一個個悍不畏死地向上衝殺時,他們心中的防線,徹底崩潰了。
“降了!我降了!”
一名鄭軍士兵扔掉了手中的長矛,跪倒在地,卻被身後督戰隊的刀斧手,一刀砍下了頭顱。
血腥的鎮壓,非但沒能穩住軍心,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恐慌。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消極怠戰,甚至有人趁亂,悄悄地開啟了城牆上的暗門。
戰鬥僅僅持續了兩個時辰。
洛陽外城的東門,在一陣劇烈的撞擊聲中,轟然倒塌。
“隋軍進城了!隋軍進城了!”
絕望的呼喊聲,如同瘟疫一般,在守軍之中迅速蔓延。
兵敗如山倒。
隋軍將士如同決堤的洪水,從缺口處洶湧而入,迅速控制了外城各處要道。
殘餘的鄭軍,或降或逃,再也組織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訊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皇城之內。
……
紫微宮,大殿。
王世充面如死灰地癱坐在龍椅上,聽著殿下將領帶著哭腔的稟報,整個身體都在不受控制地顫抖。
“外……外城破了?”
他的聲音乾澀嘶啞,充滿了難以置信。
“陛下!隋軍攻勢太猛,秦瓊、程咬金那些瓦崗降將,更是身先士卒,我軍……我軍將士,毫無戰心,一觸即潰啊!”
那名將領跪在地上,泣不成聲。
“秦瓊……”
王世充咀嚼著這個名字,眼中充滿了怨毒與悔恨。
他恨楊倓,更恨那些背叛了反王陣營,投靠朝廷的叛徒!
“廢物!一群廢物!”
他猛地抓起桌案上的硯臺,狠狠地砸了下去。
墨汁四濺,染黑了明黃色的龍袍,也染黑了他那張扭曲的臉。
殿下的文武百官,一個個噤若寒蟬,頭埋得更低了。
他們都清楚,洛陽城的陷落,只是時間問題了。
外城一破,皇城便如同一座沒有遮擋的孤島,隨時都會被隋軍的怒濤所吞沒。
“陛下!”
一名老臣,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跪倒在地。
“為今之計,只有……只有向隋軍投降,方能保全洛陽滿城軍民的性命啊!”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頓時響起了一片附和之聲。
“是啊陛下,大勢已去,萬不可再做無謂的犧牲了!”
“請陛下以蒼生為念,開城投降吧!”
投降?
王世充的雙眼瞬間變得赤紅。
他猛地站起身,指著那些跪地求降的臣子,厲聲嘶吼。
“住口!你們這群貪生怕死的軟骨頭!”
“朕乃大鄭天子,九五之尊!豈能向楊倓那黃口小兒搖尾乞憐!”
他喘著粗氣,胸膛劇烈地起伏著。
他知道,他說的是氣話。
可是,他不甘心。
他從一介小吏,爬到今天這個位置,付出了多少心血,耗費了多少陰謀詭計。
難道,這一切就要這麼付諸東流了嗎?
就在這時,他的心腹謀士段達,悄悄地湊了上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王世充那雙佈滿血絲的眼睛裡,先是閃過一絲掙扎,隨即,又被一抹陰狠與決絕所取代。
他緩緩地坐回了龍椅,看著殿下那些惶恐不安的臣子,臉上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
“好,好啊……”
他幽幽地開口,聲音不大,卻讓整個大殿都安靜了下來。
“既然眾卿都有此意,那朕,便成全你們。”
他深吸一口氣,彷彿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傳朕旨意,派人出城,告訴楊倓。”
“朕,降了。”
---
第166章君臣離心,末路毒計
“陛下聖明!”
當王世充那句“朕,降了”說出口時,紫微宮大殿之內,瞬間響起了一片山呼海嘯般的慶幸之聲。
那些剛剛還被罵作“軟骨頭”的文武官員,此刻一個個如蒙大赦,臉上露出了劫後餘生的喜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