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楊倓,開局先穩住大隋別崩!

第152章 北原烽火

太原?

殿內眾人都是一愣。

楊倓的眉頭微挑。

李淵這個老狐狸,終於有動靜了?

文書呈上,楊倓展開一看,臉上的神情變得古怪起來。

他沒有說話,只是將信遞給了身旁的李靖。

李靖接過,一目十行地掃過,他那萬年不變的沉穩面容,也出現了一絲訝異。

信,是李淵親筆所書。

信上的言辭,謙卑到了極點,幾乎是諂媚。

李淵在信中,首先盛讚了楊倓平定洛陽,乃是天命所歸,大隋復興的希望。

接著,他話鋒一轉,痛斥竇建德勾結突厥,乃是數典忘祖,人人得而誅之的國賊。

最後,他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他,唐國公李淵,願奉皇太孫殿下為主,永為大隋藩臣,為殿下鎮守大隋的北面國門,抵禦突厥。

信的末尾,甚至還帶著幾分懇求的語氣,希望殿下能承認他唐國公的地位,讓他能“名正言順”地為大隋效力。

“哈!哈哈哈!”

程咬金第一個忍不住,大笑起來,“殿下,您看!俺就說吧!那李淵老兒,就是個慫包!咱們還沒打過去,他就嚇得尿褲子了!”

張豹也跟著附和:“沒錯!他這是怕了!怕我們收拾完竇建德,下一個就輪到他!”

殿內,大部分將領都露出了喜悅的神色。

在他們看來,連實力最強的反王之一李淵都主動請降了,那這天下,平定指日可待。

唯有秦叔寶和徐世勣,眉頭緊鎖,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李靖看完信,一言不發,將信重新遞還給楊倓,靜靜地等待著他的決斷。

楊倓接過信,手指在信紙上輕輕敲擊著,臉上看不出喜怒。

他忽然笑了一下,那笑容,卻讓熟悉他的人感到一絲寒意。

“這老狐狸,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他將信紙隨手放在桌上,看向眾將。

“你們真以為,李淵是怕了?”

程咬金撓了撓頭:“難道不是嗎?”

“當然不是。”楊倓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點在了太原的位置。

“他這是在給孤畫一張大餅。他主動稱臣,擺出忠心耿耿的姿態,就是想讓孤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河北的竇建德身上。”

“他想讓孤和竇建德的聯盟,在河北拼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而他自己,則可以關起門來,在太原休養生息,積蓄力量。”

“等到我們打殘了,他再揮師南下,坐收漁翁之利。”

楊倓的聲音不大,卻讓殿內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那些原本還面帶喜色的將領,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

他們這才反應過來,這封看似謙卑的降書背後,竟藏著如此陰險的算計。

“這個老王八蛋!”程咬金氣得破口大罵,“俺現在就帶兵去平了太原!”

“不必。”楊倓擺了擺手,制止了程咬金的衝動。

他轉過身,重新坐回王座,臉上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意。

他看向李靖。

“軍師,既然唐國公想演戲,我們若是不陪他演一出,豈不是太不給面子了?”

李靖躬身一笑:“殿下聖明。”

楊倓拿起筆,鋪開一張新的絹帛。

“孤,這就給他回一封信。”

他抬起頭,掃視眾人,一字一頓。

“孤不僅要準了他的請降,還要……給他下一道他無法拒絕的王令!”

……

三日後,太原,唐國公府。

李淵手捧著來自洛陽的正式冊封詔書,臉上的笑容,卻比哭還要難看。

議事廳內,李建成、李元吉、劉文靜等一眾文武,盡皆在座,氣氛壓抑得可怕。

詔書的前半段,完全是按照李淵的劇本來的。

楊倓以皇太孫之名,嘉獎了李淵的“忠心”,並正式冊封他為“唐王”,承認了他對幷州、河東一帶的統治權。

這讓李淵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優勢。

然而,詔書的後半段,卻像一柄淬毒的匕首,死死地抵在了他的心口。

楊倓在詔書中說:

“唐王既為我大隋鎮守北疆,忠心可嘉。想必盤踞馬邑、勾結突厥的國賊劉武周,必是唐王心腹之患。朕心甚慰,特下王令:命唐王即刻發兵,征討劉武周,掃平並北!限期三月,務必功成!”

“為彰皇恩,朕另遣左武衛將軍獨孤僧達,率玄甲銳士一千,前往太原,助唐王一臂之力,並觀摩唐王天威!”

“砰!”

李元吉一拳砸在案几上,怒吼道:“欺人太甚!這楊倓小兒,把我們當什麼了?想讓我們去和劉武周拼命,他好坐收漁利!”

李建成也臉色鐵青:“父王,這道王令,我們絕不能接!這分明就是個圈套!一旦我們和劉武周打起來,無論勝負,都只會損耗我們自己的實力!”

劉文靜等謀臣也紛紛附和,認為楊倓此舉用心險惡,必須嚴詞拒絕。

整個議事廳,群情激奮。

唯有兩個人,保持著沉默。

一個是主位上的李淵,另一個,是站在角落裡,一直沒有說話的李世民。

李淵閉著眼睛,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

他知道,自己這次,是棋逢對手了。

他想用“緩兵之計”,楊倓卻直接來了個“驅虎吞狼”。

接令,就要和劉武周血拼,損兵折將。

不接令,那他之前遞交的降書就成了一個笑話,在天下人面前失了信義,成了出爾反爾的小人,給了楊倓討伐他的絕佳藉口。

更毒的是那“一千玄甲銳士”。

名為“相助”,實為“監視”!

這一千人,就是楊倓插在太原的一根釘子,一雙眼睛。

動他們,就是公然反叛。

不動他們,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源源不斷地傳回洛陽。

這是一個陽謀。

一個讓他進退兩難,無從破解的陽謀。

“父王!”李建成見李淵久久不語,急切道,“您快下令吧!我們將那什麼狗屁使者獨孤僧達,直接砍了!跟楊倓拼了!”

“住口!”

李淵猛地睜開眼睛,厲聲喝道。

他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每一個人,最後,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

“二郎,你怎麼看?”

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到了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上前一步,躬身一揖,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父王,兒臣以為,這道王令,我們不僅要接,還要接得風風光光。”

“什麼?!”李元吉第一個跳了起來,“二哥,你瘋了?!”

李世民沒有理會他,只是看著李淵,繼續說道:“楊倓想讓我們和劉武周鬥,我們就鬥給他看。他想看戲,我們就演一場好戲給他看。”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劉武周,我們是要打的。但怎麼打,什麼時候打,打到什麼程度,卻是由我們說了算。”

“楊倓送來一千人監視我們,這反而是個機會。我們可以利用這一千人,向楊倓傳遞我們想讓他看到的資訊。”

“此戰,看似是危機,但若運用得當,便是我唐軍吞併並北,收服劉武周部眾,實力大增的絕佳良機!”

李淵看著自己的這個兒子,渾濁的眼中,終於亮起了一絲精光。

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已經看透了這盤棋的本質。

“好!”李淵一拍扶手,做出了決定。

“傳令下去!大開城門,以最高禮節,迎接皇太孫使者!”

“三日後,全軍動員,誓師北伐!”

他看著太原城外,南方洛陽的方向,喃喃自語。

“楊倓……我們翁婿倆,就好好鬥一斗吧。”

……

洛陽的冬天,來得格外早。

楊倓披著一件厚厚的狐裘,站在紫微宮的觀星臺上,遙望著北方的天空。

桌上的暖爐裡,炭火燒得正旺。

墨五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現在他身後,單膝跪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