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還滔滔不絕的陶宇青突然不說話了。
俗話說,這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終末戰線》的兩段高光動畫,一段太空電梯遭遇戰,一段環形軌道反擊。
這兩段動畫看似只是動畫的事情,可歸根結底卻又和遊戲內容息息相關。
而且整個動畫能出圈,和動畫質量的關係並沒有外人想象中那麼大,更多的,還是這兩段動畫中。
導演對於分鏡應用。
一段動畫,分鏡怎麼樣決定了動畫的上限。
很顯然《終末戰線》的分鏡,就非常出色,非常暴力,大段大段的升格,稍微用的差了很容易就崩了。
但對方最終做出來的效果卻相當不錯。
陶宇青也去終末戰線的官網看過官方的場景和動畫分鏡,只能說,水平是相當高。
甚至如果只看分鏡,你甚至很難說這是動畫,還是電影的分鏡鏡頭。
最終動畫呈現出來的質感,也有很強的電影感,如果崩壞3要做這樣的動畫,一個好的分鏡,迭加成本和時間.
而且《終末戰線》的開場動畫之所以能起到效果,也不僅僅是開場動畫的事情。
“這個,大偉哥,如果想要達到那種效果我們要做的可能還不止是cg”
《崩壞3》原版開場劇情以第三次崩壞事件兩年後的滄海市為背景,以女武神琪亞娜·卡斯蘭娜初登戰場作為切入cg
如果從遊戲cg的角度來說。
這段cg其實還算ok的,從宇宙中開啟艙門,穿著緊身制服的琪亞娜縱身一躍,畫面一暗。
再銜接上“你的名字”同款墜落畫面。
還是有記憶點的。
比如,琪亞娜的屁股.
但你要說和終末戰線比起來,那這個初見的震撼力顯然就差了一截,畢竟本質上崩壞3的出場cg僅僅是一個玩家新手戰鬥教學的前置cg。
前後十幾秒,而且在這一段cg畫面之後。
接下來的劇情演出就進入到了動態ppt的“魅力”時刻。
包括戰鬥結束,琪亞娜就“暈過去”了,並且進入到了“聖芙蕾雅學園”劇情線,全都是動態ppt。
這些劇情一方面沒有必要做成動畫,另一方面如果真要做,成本也太高了。
陶宇青話沒有說完,但大偉已經嘆了口氣。
“這樣做的成本有些高,是吧?特別是動畫部分。”
陶宇青苦笑了一下。
“是啊,我們崩壞3雖然也有過場動畫,但主要是靜態演出為主,如果真的要往‘強演出’這條路走,我們現有的團隊和流程,可能需要非常大的調整。”
“還有文案這一塊.”
“終末戰線是以指揮官為主角,但我們的故事的主角其實是琪亞娜.”
大偉靠回沙發,不再說話。
對於《終末戰線》,他個人的情感是很微妙的,一開始,他其實都沒把《終末戰線》當做二次元遊戲來看待。
因為對方的自走棋模式,很明顯是走的普通遊戲的路子,只是套了一層二次元的皮。
可到了對方公測的時候,對方卻一個大逼鬥把他扇在了地上。
《終末戰線》公測版本的成功,即便在米哈遊內部,也引發過不小的震動。
在此之前,國內二次元手遊市場雖有競爭,但大體格局穩定,缺乏真正的現象級大作。
《終末戰線》一出來,直接將月流水的天花板拔高到了億的級別。
這對正在全力打磨《崩壞3》的米哈柚而言,是激勵,畢竟《終末戰線》的成功已經證明了,二次元遊戲大有可為。
可與此同時,壓力也是陡增。
雖然,從道理上來說《終末戰線》和《崩壞3》並不是一個賽道,但競爭這種東西,從來也不只是內容方面的競爭。
就在《終末戰線》1.0版本開啟的時候,《崩壞3》的ios端內測剛剛結束。
玩家社群中,已經開始出現一些聲音,反饋《崩壞3》的氪金壓力過大,甚至有人直接拿《終末戰線》的福利來對比。
這種對比,在《崩壞3》製作組看來,純屬無稽之談,兩款遊戲的型別、投入、成本結構完全不同。
但無論《崩壞3》製作組怎麼看,玩家的感受,卻是真實存在的。
這就好比是一個菜市場,有牛肉,羊肉..現在羊肉賣得便宜,只要10塊錢一斤,而牛肉卻要100。
雖然你可以說牛肉和羊肉不一樣。
但對玩家來說,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願不願意為了這個味道付出那麼大的溢價,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記得,有個蘇杭都市報採訪了楚晨,那個報道,你們誰哪裡還有。”
迭個甲,這是平行時空的牢米,和現實沒有任何關係。
只是單純的想要推演一下,如果有星辰所在的世界線,牢米會發生什麼變化。
另外,現實中的二遊社群已經很亂了,在這裡大家就看個樂子。
咱們一起,開開心心看一把,星辰和各大廠商的“電子鬥蛐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