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製作:從重鑄二次元遊戲開始

第63章 抽卡模擬器

不過,更多的,李蘇豪是想要趁著現在熱度高,想要求楚晨給更多的資源傾斜,想辦法讓這把大火,給燒得再旺一些。

現在整個日服爆火。

主要還是靠兩點,其一是《終末戰線》在日本的玩家基礎,之前幾個月的事件,有不少日本玩家其實是在p站就接觸過《終末戰線》

只是因為語言,網路環境,充值問題,玩了一會就流失了。

現在《終末戰線》日服更新,還更新了新的內容,這群玩家自然就回來了。

除了這群玩家。

另外還有一群一直在玩《終末戰線》國服的日本玩家。

他們則更為瘋狂。

因為他們憋了接近三個月氪金需求,在這一刻,是全部爆發了出來。

“報復性消費”這個詞,就像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一樣,最初《終末戰線》能上暢銷榜,就有他們的功勞。

面板,戒指,沒有抽到的角色,這群人就像是不要錢一樣,瘋狂的氪。

頗有一種人均不氪到滿圖鑑,戒子不人手一個,不罷休的架勢。

當然,他們之所以這麼氪,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終末戰線》在日服的價格優勢。

“9800日元,標準100次招募,迭加各種活動,可以實現150抽!?招募還有50抽保底!!?”

“9800日元?150抽?”

“戒子!!誒!!!真的假的!!一枚只要2900日元!!?面板也是!!?”

“欸!???官方定價bug了吧!!!”

“嗚哇,絕對bug了吧!!快抽啊!!不抽到時候修復了沒得抽了!!”

這個被無數日服玩家看做bug的價格。

你要讓國服玩家來看的話,其實還是很貴的。

因為當下的國服,在沒有任何活動的加成下,是30塊錢10抽,100抽就等於300軟妹幣,按照此時的匯率換算成日元,也就4500日元不到。

但實際上《終末戰線》日服的價格,接近匯率的兩倍。

這無疑是一種及其明顯的“差異化定價”,那為什麼日本玩家會像是瘋了一樣氪呢?答案也很簡單,因為當下主流的日本遊戲是真的坑。

以當下日本最火的幾款遊戲為例《fgo》480日元/抽,《智龍迷城》600日元/抽,《白貓計劃》400日元/抽,最便宜的《碧藍幻想》也要300日元/抽。

而且這些遊戲可都沒有保底。

沒有保底,也就意味著玩家想要自己的喜歡的角色,那基本上就得往死裡氪。

就在今年年年初的時候,看似最便宜的《碧藍幻想》還搞了個騷操作。

在16年1月的時候,出了一個新年限定角色。

由於沒有保底,也沒有兌換,按照出貨率,想要硬抽出貨,平均需要超過2000抽,也就是60萬日元才能抽出來。

一個角色60萬日元,4萬人民幣抽一個角色!

日本玩家是氪金厲害,但再是氪金母豬,也經不住這麼薅啊。

因此。

這兩年日本玩家對於日本手遊的氪金系統其實也是怨聲載道,這也是為什麼後世一大堆國內二次元遊戲登入日本之後,大殺四方的原因。

一方面是之前講過的匯率,另一方面,則是國內至少還給保底啊,而且從18年的崩壞3開始,角色就已經有限定角色池了。

和日本廠商這些逮著蛤蟆往死裡薅的活動相比,華夏的二次元遊戲是真的已經很良心的。

前世不少華夏二次元遊戲都吃到了這個紅利。

只不過現在《終末戰線》把這個紅利吃的更早了一些,平下來也就是100日元一抽的價格,在日本玩家眼裡,便宜到跟不要錢一樣。

就好像平時喝奶茶都是20一杯,突然有家店只要5塊!!而且口感還更好!!

這怎麼忍?

即便《終末戰線》的五星角色要比後世的主流二次元遊戲多很多,初版就有接近50個角色,其中五星30個。

1.0版本更新之後又加入了2個五星,也就是32個五星角色。

所以其實要全圖鑑的話,也要花不少錢,但由於抽卡單價很低,而且其他日本遊戲簡直就是周扒皮。

所以《終末戰線》一出,直接就炸了。

甚至有日本的主播,根本就不玩遊戲,純粹是因為這個價格便宜,把這個遊戲下下來,當抽卡模擬器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