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城慎重的將對聯貼了出去,自然是沒有半點抄襲者的覺悟,老大人站在自家門前,越看越滿意連走路都輕飄飄的了,這對聯最妙就妙在通俗易懂,詼諧幽默,說不好是能流傳千古的佳聯呀,清流,名聲就是老大人的命根子。
又過了些日子,聖旨下,遼東巡撫周永春薦人有功,造開原大捷,加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任薊遼總督,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制順天保定遼東三撫,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
周總督端起架子異常威嚴,藉著開原大捷的東風,終位極人臣。
要知道周永春是二甲進士出身,從知縣做起,一步步走到總督這一步,絕對算的上是國朝一個奇蹟了。很快又有聖旨,罷熊廷弼遼東經略,袁應泰代之。一連串聖旨,遼東官員如走馬燈一般換了一圈,果然熊廷弼保不住遼東經略的位子,被東林黨拿去了。齊黨,東林黨都得了大便宜,可見東林大佬們也是急了眼,急於染指遼東軍務。
馬城看的眼花繚亂,升到團練總兵這個職位,在遼東是有資格和東林黨打交道了。
然而周老大人也不是省油的燈,背後還有一個齊黨,在遼東地界和東林黨算勢均力敵。
十餘日後,馬城正等的有些不耐煩,才奉旨進宮面聖。
這一日晚膳後,馬城騎馬跟在周總督轎子後面,從宣武門進宮,在御書房面聖。
三叩首後,馬城不敢抬頭,只進來的時候掃到放在桌子一角的那張廣順關佈防圖,心中有數。
少停,上首響起一個乾澀沙啞的聲音:“起來吧,賜坐。”
這座位自然不是賜給馬城的,而是賜給年老體衰的周永春,周總督端端正正坐在下首,馬城只得低頭看腳尖。
少停,上首沙啞的聲音又響起來:“馬城,你說說看,這廣順關有何玄機?”
馬城稍一沉吟便低著頭,娓娓道來:“回聖上,末將不敢居功,末將修繕廣順關時,只是依照山勢築牆,未想到會有奇效。”
上首輕輕咳嗽起來,輕笑道:“你倒老實,朕聽說你精於練兵,麾下有三千神射手,善射遠勝建奴,你這兵是如何練的?”
馬城汗顏,善射遠勝建奴,這吹的簡直沒譜了,最多和建奴對射不吃虧吧。
自然不會拆皇上的臺,乖乖答道:“回聖上,末將得周總督老大人提攜,耗盡開原民力才練出三千神射,非是末將擅練兵,開原百姓多為獵戶,本就擅射,聖上明鑑。”
心中冒汗,要是這位皇上一拍腦袋,讓老子去練三十萬神射手,那牛皮可就吹破了呀,樂極生悲。
周總督自然不會讓他難堪,突然插話道:“回陛下,確實如此,遼民擅射。”
只一句話就幫馬城解圍了,免除了馬城的尷尬。
上首萬曆皇帝又笑道:“倒是個老實人,不錯。”
馬城背後已經被汗溼透了,鬆了口氣,皇上說我是老實人呀。
萬曆皇帝沉吟了片刻,才決然道:“既如此,朕若許你集遼東之力,你要多少銀子,多少時日,能練出多少神射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