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片通古代,歷朝歷代集體破防

第12章 出身至寒而取天下

【“此詔書就該直言,咱是至貧出身,家無片瓦,身無完衣,咱爹孃死的時候,連一口米湯都喝不上。”】

【“咱哥是脫下自己的衣裳,給咱娘裹的腳。兩葦蘆蓆給咱爹孃下的葬。”】

【“出身貧寒卻取得了天下,此事非但不醜,咱覺得,最為榮光!”】

……

“至貧出身卻能取得天下,還真有些本事。”

漢初位面。

劉邦大為驚奇,他本以為自己一介布衣而取天下,已是極為難得。

沒想到後世居然出了個比他出身還要低微的帝王。

當真是了不得。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劉邦喃喃道:“陳勝的這聲吶喊,真是乃公這輩子聽過的最帶勁的一句話了!”

聽著劉邦的感慨。

一旁的蕭何、張良等人望著天幕。

看著乞丐出身,卻一步一步問鼎天下的朱元璋。

再一次體會到,這句話的魅力。

……

大唐位面。

貞觀年間。

太極殿的檀香在樑柱間縈繞,文武百官都在靜靜地仰視著天幕。

這時,李世民看著彈幕中飄過的那句‘太祖早年乞食淮西,身無長物,惟剩一破碗’心頭一驚。

他忍不發出一聲感慨。

“昔漢高祖起於亭長,已屬草莽英雄,朕觀後世這位大明開國之君,怕是連亭長的門檻都摸不到。”

“從天下至微到天下至尊,怕是漢高祖見了他,也得感嘆一句‘吾不如也’。”

當然。

李世民口中所謂的‘不如’,僅指的是雙方彼此身份差距上的轉變。

畢竟僅根據天幕如今提到的隻言片語,很難對兩人進行完整的對比。

魏徵隨後道:“或許正因其出身之低,他才知民間疾苦,故而得了民心。”

儘管從天幕的隻言片語中,並不能知曉後世這位洪武帝對百姓究竟如何,但不妨礙魏徵藉此提醒李二以民為本。

李世民點了點頭,肯定了魏徵的提醒。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朕當以此為戒。”

“只是朕有一事不明。”

李世民望著天幕上那句‘設祭於紫金山巔’,語氣裡滿是困惑。

“封禪之事,自古以來便定於泰山。”

“岱宗為五嶽之尊,是天與地溝通的靈樞,古之帝王登封報天,降禪除地,必於此處。這朱元璋……為何要另擇他山?”

隨著李世民的發問,群臣或皺眉思索,或竊竊私語,絞盡腦汁思索著問題所在。

可惜饒是他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個所以然。

眼見想不出個所以然,長孫無忌猜測道:“莫非因紫金山是大明龍興之地?”

程咬金撓了撓頭,也道:“也可能是就近設祭,以告捷於天地?”

“就近?”

李世民搖了搖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