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片通古代,歷朝歷代集體破防

第11章 老朱出場,忐忑的朱棣!

“最關鍵在於,這些突厥人聚集在一起,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習俗,拒絕漢化,明眼人都能看出遲早會出現問題。”

“可惜當時太宗太過自信,沒有采納對方的建議。”

“結果八九年後,突厥人偷襲唐太宗,一度致使太宗陷入危機,太宗後面就曾言,悔不用魏徵言,幾致狼狽。”

“仙幕只提到太宗曾言“朕獨愛之如一”,卻沒有提及之後的事情。”

朱高熾笑道:“怕是當初曾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太宗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說出“夷狄人面獸心,強必盜寇,弱則卑伏,不顧恩義,其天性也!”這種話吧。”

聽著朱高熾的話,朱棣若有所思。

“不過……”

朱棣緩緩道:“倒也不能一杆子打倒。”

“想要漢化突厥的想法是好的,只不過溫彥博此人太過理想化,提的建議過於迂腐,至於魏徵,又過於極端。”

朱瞻基點了點頭。

“突厥中有還是有不少人是忠於大唐的,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很多事情,一些教訓,應該理性的看待。

但漢化的思路是沒有錯的。

即便是外族建立的元,也在朝著漢化的方向發展。

就比如忽必烈登基後最先乾的事就是修長城,積極重用漢人官員,去討伐蒙古。

不僅如此,相傳他居然還自稱自己有劉邦血脈,自稱劉必烈。

外族尚且如此,身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漢家天子,也當多些包容。

朱瞻基又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孫兒覺得太宗最大的長處,便是能及時認錯改錯。”

“也正因如此,才會像天幕上說的那樣,成為千古帝王標杆。”

朱棣眼中閃過期許:“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往後你們也要記得,做帝王不光要能打天下,更要能容人,容己,容天下。”

“若能學得李世民三分胸襟,我大明何愁不能如貞觀一般,造就一番盛世!”

祖孫三代討論著的同時……

一個熟悉的名字,在朱棣耳邊炸響。

……

【“臣朱元璋,叩告蒼穹、日月、山川……】

【“惟臣,上承天道,下順臣民,驅除百年之患,戡定南北梟雄,於正月四日,設祭於紫金山巔,昭告天地皇祗,立國大明,建元洪武!”】

……

不是……

自己是不是看漏了什麼?

朱棣緩緩起身,望著天幕大氣不敢出一下。

同時人也都有些麻了……

怎麼這麼快就到自己老爹了?

如此說來,那下一個出現在其中的帝王,會不會提到自己呢?

一想到老朱有可能在另一個時空得知自己奉天靖難的事……

朱棣人更麻了!

非但沒有半點興奮,反而格外忐忑!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