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就一口井。
挑水,張為民還是習慣起大早。
他不願意跟別人擠在一起排隊。
薛奶奶說:
“小民,今天午飯在我這邊吃,是你愛吃的盒子。”
張為民滿口答應:
“好唻,奶奶,我今天想去喬李鎮逛集市,給你和爺爺買最愛吃的芝麻酥。”
工地上事不少,但輪不到他插手。
張援朝上班去了,苗翠花學校放假,在工地上就是一把手當家的。
苗希聖,苗希平,張建國三個人也在工地上幫忙。
沒他什麼事,他反而成了個閒人。
88年西京省的私營商業還處在萌芽狀態。
現在入局不管幹什麼生意,只要穩住了,十幾年後都是富甲一方大戶。
就比如他現在光顧的這家小雜貨店。
低矮的破舊小房子,營業面積還不到十平米的街邊小店。
這家店的女主人是他們村嫁過來的閨女。
他不認識,但是聽說過。
十幾年後,這家雜貨店就會成為喬李鎮最大的批發商,也是喬李鎮最早的百萬富翁。
有了錢,幹什麼都有底氣,後來這家的三個兒子都涉足了別的生意。
一個個也是乾的風生水起。
一切,都是從現在這個不起眼的街邊小店起步的。
他現在入局幹這一行,也沒問題。
張為民在筆記本上鄭重的寫上“食品,日雜批發零售業”。
這是筆記本上第二行記錄的行業。
第一行他寫的是“汽車運輸業”。
整個西子縣,現在都沒有私人購買汽車跑運輸的。
他記得應該是95年左右,才開始慢慢有私人涉足汽車運輸領域。
鄰村曲村就有兩兄弟經營大車,也是95年最早開始購買汽車的人,千禧年之後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千萬富翁。
十多年後,經營汽車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兩兄弟就賣掉十幾輛汽車,涉足了洗煤行業。
2010年之後也是喬李鎮唯二的億萬富翁。
張為民腦子裡想著事情信步由韁。
不知不覺中他就走到了市場邊上最偏僻的角落。
亂哄哄的聲音,難聞的氣味,被驚擾到的張為民不由得笑了。
小豬仔吱哇亂叫,小羊羔茫然無助,大公雞上躥下跳,牽牛的,拉馬的......
動物的便溺隨處都是,來往的行人都要躲著走。
這裡是喬李鎮的牲口市場。
牲口市場在這個時代卻是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說起來鎮中心的食品,服裝,供銷社等地方,平時都沒有牲口市場熱鬧。
張為民找了個石墩,笑眯眯的坐在大樹下看熱鬧。
有個白羊肚頭巾的中年人守著兩籮筐豬崽叫賣:
“豬崽,賣,滿月十多天的豬仔,又肥又大,賊好養活。”
走過來一個戴帽子的青年男子問:
“大哥,豬崽怎麼賣?”
中年人回道:
“15。”
“哎,你這太貴了,便宜點。”
“便宜不了,這是市場價。”
戴帽子的青年人還在買與不買之間猶豫。
這時從旁邊冒出來一個長髮年輕人,開口就問:
“兄弟,豬崽怎麼賣?”
“15。”
“哎,真便宜,我挑兩個,哥們你知道嗎別的地方都要20。兄弟,我挑那兩個最大的。黑的。”
戴帽子的年輕人也急了:
“哥們,我先來的,那兩個大的是我先看上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