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親兵小心翼翼地,把神一魁手上的的刀取了下來,不停地勸解道:
“將軍,你要是死了,弟兄們的仇怎麼辦?”
“是啊,李元將軍還等著您給他報仇呢!”
神一魁面如死灰,自嘲一笑:
“報仇?”
“就咱們這一百多殘兵敗將,拿去什麼報仇?”
聽了這話,一旁的親兵壓低聲音,湊了過來:
“將軍,不如出塞去,聯絡河套的蒙古人。”
“他們肯定願意借兵!”
神一魁皺了皺眉頭,一臉嚴肅的看著那親兵:
“蒙古人?”
“咱們和蒙古人可是世仇,他們憑什麼要借兵給咱們?”
親兵搖了搖頭,解釋道:
“蒙古人可不管什麼世仇不世仇的,他們只想越過邊牆,進來搶掠一番。”
“咱們鎮守邊牆多年,哪裡有空子還不是一清二楚嗎?”
親兵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咱們帶路,讓蒙古人出兵,搶到的錢糧對半分!”
“有了錢糧,咱們才能招兵買馬;有了兵馬,咱們才能報仇雪恨!”
神一魁權衡良久,遲遲不願下這個決定。
他本來是邊軍出身,讓他去找蒙古人談合作,他的內心十分抗拒。
但神一魁一想到賀凱那小人得志的嘴臉,想到副將李元那死不瞑目的表情,以及麾下各部慘死的弟兄.
最終報仇的心思還是佔了上風。
於是他一咬牙,下令道:
“走,去河套!”
沒能抓到匪首神一魁,杜文煥勃然大怒,氣得一腳踹翻了眼前的桌案,不停地在大帳內踱步。
良久後他才終於平復下來。
算了,這神一魁已經是喪家之犬,麾下部隊不過百十來人,想必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了。
只可惜沒能親自砍了他,為自己的族人報仇雪恨。
杜文煥長嘆一口氣,召來了傳令兵:
“立刻發捷報給榆林,就說保安縣叛軍已被剿滅!”
“招降一千餘人,斬首八百,失蹤者不計其數,匪首神一魁僅剩百餘騎,逃往吳旗去了。”
捷報順著邊牆一路北上,不到一日的功夫,便抵達了榆林。
楊鶴看著杜文煥傳來的戰報,大喜過望:
“好!沒想到那神一魁竟敗的如此之快!”
“現在東路和西路的匪寇皆已掃平,只要再拿下盤踞在延安府的江瀚,整個陝北便再無強寇。”
他長舒一口氣,
“介時,本官便能推行招撫之策,將這些反賊遣返回鄉!”
楊鶴最近得知了朝中的訊息,聽說皇上對他的觀點頗為贊同,不日便會降下旨意,同意他的政策。
得到訊息的楊鶴暗自竊喜,立馬著手準備招撫事宜。
只等延安府的江瀚一敗,他便能在陝北招降群寇,將他們一個個都遣返回鄉。
只要這件事情做成了,他或許就能調回京師,更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