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邊軍開始覆明滅清

第272章 蜀王鉅富

“請大帥稱王立制!!”

山呼海嘯般的喊聲幾乎要掀翻大殿的穹頂。

江瀚站在原地,好似被巨大的聲浪衝擊得愣了一下。

稱王立制?

他的心頭猛地一跳,仔細思索起來。

現在稱王,會不會太早了點?

眼下雖然拿下了成都,但川南的重慶府、敘州、瀘州等地,還在朝廷的掌控下,並未完全臣服。

要是現在稱王,總感覺有些名不副實。

可他轉念一想,好像……也沒什麼不行的。

成都一破,蜀王和四川的各級官員死傷殆盡,大明在四川的脊樑骨就算是被徹底打斷了。

剩下的州縣群龍無首,兵無戰心,收復它們不過是時間問題,易如反掌。

江瀚看著眼前這幫隨他出生入死的弟兄們,看著他們那一張張激動而期盼的臉龐,心中再無半點遲疑。

管他孃的,幹了再說!

他抬起手往下壓了壓,示意眾將士安靜下來,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

“你們呀,簡直胡鬧!”

“咱們剛打進成都,屁股還沒坐熱。”

“再加上川南還有不少州縣未曾收復,孤怎麼能這麼快稱王呢?”

不管怎樣,江瀚身為主帥,該有的矜持還是要有的。

而殿內的一眾將領們也很懂事,立馬出聲勸道:

“大帥,如今朝廷失德,遍地餓殍;您胸懷大志,興義師救民於水火。”

“我等軍民無不願奉大帥為王,以安天下!”

江瀚嘆了口氣,擺擺手:

“吾本一小卒,起兵只為救飢,不敢稱尊。”

“再說了,諸位將士與軍民勞苦,非我一人之功啊。”

江瀚本來還想搞個三辭三讓的把戲,結果下面的將領和士兵們都是群大老粗,不清楚還有這套流程,更不知道該說什麼繼續勸諫了。

一群人索性低下腦袋,不停地齊聲大吼:

“請大帥稱王!”

江瀚見此情形,也知道這幫殺才肚子裡實在是沒有墨水,也就不再糾結形式。

他點點頭,沉聲道:

“既蒙諸位所託,本帥只能勉為其難地應下了。”

“此事我得好好斟酌斟酌。”

聽了這話,承運殿內的一眾將領們眼前一亮,立刻從地上竄了起來。

邵勇上前一步,拱手問道:

“大帥,那起個啥名頭好?”

“末將以為,應當起個響亮的名號,才能凝聚人心,號令四方。”

“按咱們軍中的理念和作風,依我看,要不就稱奉天倡義大元帥,要不應天解厄,承天濟困.”

“這名號打出去,才能彰顯我義軍替天行道的初心。”

聽了邵勇的提議,不少將領紛紛點頭稱讚:

“好!這幾個好!”

“聽著就威風!”

可一旁的曹二卻提出了不同意見:

“可是.咱們不是讓大帥稱王嗎?”

“大元帥聽起來,好像不如王爺氣派啊。”

“咱們現在攻破成都,佔了蜀王府,乾脆就叫蜀王吧!”

“之後開府建衙,那才叫一個氣派!”

江瀚聞言,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

“你才屬王八的!”

“會不會說話?”

曹二被江瀚一瞪,自知食言,尷尬的撓了撓頭,周圍響起一陣鬨笑。

黑子聽罷,嘀咕道:

“蜀王……這名號是不是有點晦氣?”

“那朱家的蜀王還在井裡泡著呢,撈都沒撈上來……”

他這一說,眾人也開始七嘴八舌討論起來。

“是啊,聽著是不太吉利…”

“那叫川王?”

“川王?還不如蜀王呢!”

“要不叫漢中王?我看三國演義裡,那劉備不就佔據四川,自稱漢中王嗎?”

“你這話說的,漢中現在還在官軍手裡呢,名不副實啊。”

殿內一時間吵吵嚷嚷,如同市集一般。

稱元帥與稱王的兩派各執一詞。

稱元帥的人,覺得此舉更為穩妥,既打出了名號反抗朝廷,又留有一絲餘地,避免過早刺激明廷。

悶聲發大財才是最好的,讓朝廷把精力都放在對付湖廣一帶的高迎祥和張獻忠身上。

而覺得稱王更好的人則認為,官軍已經無法再攻入四川,他們現在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割據政權。

蜀地富庶,險塞天成,乃是王霸之基,只有稱王才能安定麾下將士和四川百姓。

看著眾人吵得面紅耳赤,江瀚猛地一抬手,壓下了殿內的嘈雜。

“行了,都別吵了。”

“稱王可以,但不是現在。”

頓了頓,緩緩解釋道:

“咱們剛經歷一場大戰,渾身血汙,城中還未完全肅清。”

“這種情況下,急急忙忙地稱王立制,未免也太像個草臺班子了,徒惹人笑話。”

“要搞,咱們就風風光光地搞!”

“等我籌備籌備,搞一個轟轟烈烈的大慶典!”

他走到大殿中央,點了點在場的幾位主要將領:

“現在是三月初八。”

“我給你們五個月的時間,把川南剩下的幾個州府全給我拿下來。”

“等你們拿下四川全境,我也差不多準備好了!”

“到時候本帥再大賞三軍,稱王立制,豈不是更名正言順?”

眾將士聽罷,仔細一想,大帥確實說得在理。

現在稱王,是有點倉促,顯得底氣不足。

要是等掃平全川,再舉辦大典,那才叫眾望所歸,名副其實!

想到這兒,殿內眾人也不再爭執,齊聲抱拳應下了差事。

“末將領命!

江瀚見狀,滿意地點點頭,隨即大手一揮:

“行了,正事兒說完了。”

“走吧,咱們一起去看看,蜀王府的府庫裡,都有些什麼好玩意兒。”

“我聽說這蜀王盤踞四川兩百多年,富得流油,號稱諸藩第一。”

“這麼些錢糧,估計夠咱們用好一陣時間了。”

這話立刻讓氣氛活躍起來,眾人轟然叫好,注意力瞬間轉移到了王府的財富上。

在幾名王府文書的引領下,江瀚一行人浩浩蕩蕩,穿過重重殿宇樓閣,來到了王府西側的一片巍峨的建築群前。

這片宮殿同樣是紅牆金瓦,氣象森嚴,殿宇樓閣一間接一間,抬眼望去竟有十餘座之多。

領路的文書停在這裡,躬身不敢再走。

江瀚見他停步,有些詫異:

“停下幹嘛?”

“繼續前頭帶路,哪一間是蜀王的府庫?”

那文書小心翼翼地指了指前面這一大片宮殿,聲音發顫:

“回……回大王,這一片共十八間……都是王府府庫……”

“什麼?!”

江瀚猛地一怔,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指著面前這片宏偉的宮殿群落,

“你說什麼?”

“這一大片全是庫房?王府存放金銀財寶的庫房?!”

那文書苦笑著點了點頭:

“沒錯,大王,你親自進去看看就知道了。”

江瀚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震撼,朝著身後用力一揮手:

“走!咱一間一間的仔細看過去!”

“就從最左邊這間開始!”

江瀚一馬當先,用力推開沉重的大門,一股陳舊的墨香撲面而來。

殿內光線昏暗,藉著親兵舉起的燭臺,他抬眼向殿內掃了過去,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只見裡面是一排排高達數尺的巨大紫檀木架,上面密密麻麻、分門別類地擺滿了無數的畫軸、冊頁、瓷瓶、玉器……

琳琅滿目,一眼望不到頭。

江瀚隨手從身邊一個卷缸裡抽出一幅畫軸,展開一看,落款竟是元代大家倪瓚的手筆!

他扭頭看向一旁的木架,上面貼著的標籤赫然寫著“大元-書畫”“大元-金石”……

一旁的文書低聲解釋道:

“大帥,蜀王府的庫存都是有規矩的。”

“比如這一整間大殿,存放的都是大元朝時期的字畫古玩。”

“右邊那兩間,是宋朝的;再往右幾間,分別是唐朝和一些漢朝、魏晉時期的……”

“庫存按朝代劃分,各有專庫。”

江瀚聽得是目瞪口呆。

他知道蜀王富,但沒想到能富到這種地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