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道“點選川中適齡女子,為軍中將士婚配”的通告在各州縣傳播開來,川中各地都沸騰了起來。
這道王令,首先惠及的就是跟隨江瀚一路出生入死的幾位主將。
這些漢子年紀都不小了,如今根基已定,是該讓他們成家立業,真正紮根下來了。
再者,這些人未來都是要獨領一軍的總兵、大將,負責鎮守要地或者攻城拔寨。
有的事情不好明說,雖然江瀚對他們信任有加,但該有的羈絆和規矩也必須要有。
有了家室在後方,既是一種慰藉,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無形的約束。
邵勇、董二柱、黑子他們幾個機靈,早就偷偷摸摸地找了相好的,自己解決了個人問題。
對此,江瀚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對於李自成,江瀚必須得親自替他好好把關。
他隱約記得,似乎這位老兄在男女之事上運氣極差,好像吃過大虧,甚至因此損兵折將,元氣大傷。
明史有記載,自成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
但太在乎個人事業,就很容易被部下鑽空子,偷家。
在原本的歷史上,李自成據說是被戴了兩次綠帽子。
第一次不知真假,但第二次卻是實打實對他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當時李自成的手下大將高傑,私通了他的妻子邢夫人。
事情敗露後,高傑直接帶著部隊和邢夫人,一起投奔了官軍賀人龍部。
高傑作為李自成的心腹愛將,對他的作戰風格、用兵思路乃至部隊底細都瞭如指掌。
他的叛變,給李自成的造反事業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賀人龍部在李自成後來的作戰中,屢屢能抓住其要害,其中高傑的“功勞”不小。
如今,既然李自成已經歸附,那江瀚就絕不會再讓這種事情發生。
李自成是他手下的主將之一,萬一出了什麼紕漏,損失的可不僅僅是一員大將,更有可能造成戰局崩盤。
為此,江瀚特意將趙勝叫來,面色嚴肅地交代:
“自成的事情,你要親自去辦。”
“找個身家清白、父母皆是老實本分人、性情溫婉敦厚的女子。”
“模樣不必太出挑,關鍵是性子要穩,要安分,要知根知底。”
“你派人去鄉里鄰舍好好探訪探訪,務必辦妥帖了。”
趙勝深知其中利害,鄭重領命而去。
經過小半個月的精挑細選,甚至親自暗訪,趙勝最終為李自成選定了一個叫做周元楓的女子。
此女出自成都府附近金堂縣的普通家庭,家中父母健在,有一親哥叫周元宏。
周家世代耕讀傳家,雖不富裕卻極重清譽。
那女子模樣清秀,舉止端莊,一看便是心思純淨之人。
江瀚親自看過檔案和探子的回報後,才滿意地點了頭,將這周元楓指婚給李自成。
幾位主將們的婚娶之事解決後,就該輪到下面的普通士卒了。
對於這幫普通士卒來說,江瀚這道王令更是天大的恩典。
從軍心穩定而言,有了家室計程車兵就有了牽掛和根基,戰鬥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和妻兒,士氣和凝聚力將更上一層樓。
從經濟角度上來看,將士們成家後,家屬可以得到授田,既能穩定地方生產,又能實現經濟迴圈。
江瀚麾下的這幫士卒們,現在一個個可都是揣著不少銀子,平時忙著行軍打仗,根本花不出去。
他們成家立業後,肯定少不了置辦家產。
修建房舍,工部有便宜耐用的水泥;置辦家產,工部還有結實量大的土布。
王令一下,四川各地府衙的門檻幾乎被踏破。
無數百姓人家,但凡有適齡女兒的,都爭先恐後地帶著人去登記。
對於絕大多數窮苦人家來說,皇帝是誰不重要,漢王是誰也不重要,生存才是他們要考慮的第一問題。
這幫川中的百姓們,早就聽說漢王麾下的軍爺們糧餉足、賞賜厚。
要是女兒能被選中,順利請回這幫姑爺,往後的日子就有了指望。
一些中小地主和士紳家庭,則把目標瞄準了軍中的一些基層軍官。
他們看中的是這些人未來的前程,再加上有了這層姻親背景,日後在地方上,也不會再被刁難。
經過大半個月的忙碌篩選,各地紛紛開始了熱火朝天的“相親”活動。
成都府,城東五星廟外的空地上,人聲鼎沸。
從附近鄉鎮趕來的適齡女子們,在官吏的組織下,大致分成了兩隊。
站在空地西側的,都是雲英未嫁的黃花閨女;
而空地東邊的,則是一些夫家亡故或失散的婦人,其中不少人身邊還帶著懵懂的孩子。
江瀚中軍的第一批士卒,很快趕到了五星廟。
在各自隊官的吆喝和指引下,一行人既興奮又有些拘謹地列隊進入廣場。
楊林就是其中一員。
他看著不遠處空地上成群結隊的女人們,神情有些恍惚,彷彿做夢一樣。
他早就想成個家了,從十六歲想到二十六歲,想了整整十年,可惜只是空想。
楊林是陝西清澗人,在他的家鄉,也能看到成群結隊的女子,但大多都是在城門口、集市旁。
大姑娘小媳婦,高矮胖瘦,形形色色的女人都有。
她們頭上插著草標,像是貨物一樣等著被人買走。
這些都是家破人亡、無路可走的可憐人,只要你有膽量拔下草標,就能把人領走。
楊林雖然看著眼熱,但他從不敢拔。
只要拔了草標,你就得拿出糧食養活人家,你得給人一口吃的。
楊林沒有軍餉,連填飽肚子,養活自己都困難,他哪裡還敢耽誤人家。
別看楊林人高馬大,一身武藝,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殺起人來眼睛都不眨。
但這些玩意兒,在家鄉的媒婆眼裡屁用沒有。
人家說媒的一聽他是當兵的,扭頭就走,話都懶得多說一句。
在陝西,誰不知道這幫當兵的沒有糧餉?
像楊林這樣,一身武藝卻活不過三十歲的陝西軍漢,加起來比塞外長城上壘的磚還多。
皇帝和朝廷的大人們,好像不知道他們要吃飯,要娶妻生子。
楊林覺得自己這輩子最幸運的事,就是當年被選中,跟著大軍去京師勤王。
雖然皇帝不管飯,但江大帥,哦不對,漢王管飯啊,還他媽一天三頓管飽。
後來隊伍逐漸壯大,不僅能吃飽穿暖,甚至還有餉銀可以拿。
當楊林第一次拿到閃著銀光的軍餉時,這個鐵打的漢子哭得泣不成聲,恨不得當場把心窩子掏出來獻給大帥。
如今,大帥稱了王,楊林懷裡揣著厚厚的賞銀和積攢的軍餉,加起來足有上百兩之多。
這次他終於挺直了腰桿,有了十足的底氣,能堂堂正正地挑選一個心儀女子,成家立業。
對於挑老婆這件事,楊林心裡早就有譜了。
他跟著隊伍走進空地,看都不看西邊那些嬌滴滴、沒經過事的大姑娘,而是徑直走向了東邊。
他要找的是能生養、能幹活的女人。
楊林的目光在一個個婦人身上掃過,仔細打量著她們的手掌、腰身、以及神情。
很快,他的目光被人群中一個婦人吸引住了。
那婦人大概二十四五左右,模樣不算太標緻,臉上帶著一絲風霜疲憊,身邊還緊緊牽著兩個三四歲的孩子。
這樣的條件算不得太好,但楊林一眼就看中了這婦人。
手上有繭子,說明勤快能幹活;帶著孩子,證明能生養;眼神裡雖然有些怯生,但透著一股韌勁。
就是她了!
楊林大步走到那婦人面前,開門見山:
“你叫啥哩?”
那婦人被這直白的問話弄得一愣,隨即低下頭,小聲回道:
“民……民婦王桂蘭。”
“哪裡人?”
“灌……灌縣的。”
“家裡男人是咋沒的?”
楊林繼續問,這是關鍵。
提起此時,王桂蘭眼圈一紅,但強忍著沒掉淚,聲音也大了一些:
“前些年官軍放水淹賊,把……把我們村子淹了。”
“我爹孃、婆家……都沒跑出來。”
“我男人拼死把我們娘仨推上岸邊,自己卻沒力氣,被水沖走了……”
她一邊說著,一緊緊摟住腳下的兩個孩子。
楊林點點頭,灌縣那事他聽說過,心裡有了底。
這女人命苦,但不是剋夫的人,是遭了兵災。
“我相中你了。”
楊林直截了當,
“你願意不願意跟我走?”
王桂蘭猛地抬頭,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個高大健壯的軍漢,又看了看他身後那些同樣彪悍的同伴,連忙拼命點頭:
“願意!自然願意!”
楊林聽罷點點頭,接著確認道:
“你能下地幹活吧?”
“以後我肯定還要跟著大王出去打江山,家裡地裡,全靠你一個人操持。”
“忙不過來,最多咱以後請個女幫工.”
不等他說完,王桂蘭趕緊保證道:
“不用幫工,我能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