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邊軍開始覆明滅清

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

簡單祭拜後,江瀚馬不停蹄的就帶人離開了圜殿。

他總覺得這地方陰氣太重,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當初手下在清點圜殿物品時,士兵們曾在一個箱子裡發現了一張精心鞣製儲存的人皮。

對照王府檔案才發現,這竟涼國公藍玉當初被剝下的人皮。

祭祀祖考後,便進入了今日大典的正題,升御座,受朝賀。

當天光漸亮,吉時已到。

江瀚一馬當先,踏入承運殿,身旁的禮官立刻唱喝:

“請漢王殿下升御座!”

話音剛落,身後兩側親衛披甲帶刀,整齊的穿過江瀚身側,守在殿內四周,神色嚴峻。

在殿外一眾文武的注視下,江瀚一步一步登上高高在上的蟠龍王座,安然坐定。

啪!

隨著一聲淨鞭響起,承運殿門口的太監扯著嗓子,放聲唱道:

“群臣入殿,分班而立!”

江瀚高居王座,俯視著承運殿內,看著眼前的一幕。

只聽朝鼓聲中,參加大典的文官武將依次進入大殿,分列于丹陛之下。

待眾人站定後,太監二揮淨鞭,示意鼓聲停下,奏響禮樂。

威嚴急促的鼓點聲戛然而止,承運殿後傳來一陣悠揚的黃鐘禮樂之聲。

當!當!當!

約莫過了半盞茶的時間,禮樂聲漸熄,太監三揮淨鞭,一旁的禮官隨即高唱:

“跪——!”

殿內殿外,所有文武官員、將士代表,齊刷刷跪倒在地。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興——!”

“跪——!”

如此三跪九叩的大禮之後,眾人伏地,齊聲山呼:

“漢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聲浪如同滾雷,衝出大殿,響徹整個王府,甚至傳到了外面的街道上。

緊接著,殿外軍士擂響巨大的戰鼓,鳴放禮炮,轟鳴聲震動著整個成都城。

聽著耳邊傳來的轟鳴,看著殿內黑壓壓伏地、又再次肅立、目光灼灼地望著他的文官武將們,江瀚心中感慨萬千。

就是這些人跟隨著他,自兵荒馬亂的京畿之地,到黃沙漫天的西北大漠;

從峰巒雄偉的三晉之地,再到萬夫莫開的巴蜀險扼,一步步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

如今,他們都跪伏在這裡,將各自的身家性命、前程未來,一起奉到了他的面前。

江瀚只覺得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情從胸中迸發出來,瞬間充滿四肢百骸。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這明末亂世,合該由他來終結!

三通鼓響過後,江瀚吐出一口濁氣,虛抬右手:

“免禮平身。”

“謝漢王!”

眾人這才起身,垂手肅立。

此時,一旁的禮官再次高聲唱喏:

“誦王上即位詔書!”

趙勝應聲出列,從禮官手中鄭重接過一卷明黃色的綢緞詔書,面向眾人,深吸一口氣,高聲朗讀起來:

維王八年,歲在乙亥,八月仲秋,朔越癸丑。

漢王謹昭告於皇天后土、日月星辰,並諭川中臣民知之:

嗟爾大明,自太祖高皇帝龍飛淮右,掃蕩胡元,開日月之新天,已歷二百六十七載。

然至今日,運祚傾頹,綱常崩壞。

當今昏主,居深宮而不知民瘼,信閹豎而自毀長城。

朝廷袞袞諸公,飽食終日,只知盤剝以充私囊;官府層層胥吏,如虎似狼,唯務催科以媚上官。

更兼強徵加派,視黎民如草芥;縱容宗藩,刮四海如飴膏。

遂使九州板蕩,四海鼎沸,餓殍塞道,死者枕藉。

朝廷無道,忠良寒心;將士泣血,何以求生?

吾本延綏一小卒,出身寒微。

見蒼生倒懸,憤奸佞盈朝,故而振臂一呼,提三尺劍,舉義旗,聚各路豪傑。

非為富貴計,實則為萬民求生解厄。

自陝及晉,轉戰豫蜀,旌旗所指,所向披靡。

全賴將士用命,臣工齊心,方克定成都,收取巴蜀。

今奉天命,順民心,於成都晉位漢王。

謹此佈告海內,鹹使聞知。

自今而後,凡我治下,官清吏明,稅賦有度;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廬;士農工商,各安其業。

有貪殘害民者,必以嚴刑峻法懲之,雖親不貸!

詔書文字鏗鏘有力,歷數明廷罪狀,闡述起義初衷,宣告新政綱領,聽得殿內眾人心潮澎湃,尤其是跟隨江瀚已久的諸位將領,更是激動得握緊了拳頭。

等趙勝宣讀完詔書後,江瀚隨即開始宣佈新的制度改動和人事任命。

政權草創,整體框架暫沿明制,但設為八部。

“戶部、禮部,由趙勝統領,負責錢糧週轉、禮儀教化及部分低階官員銓選。”

“農部,由李興懷執掌,專司農桑水利,糧儲救災。”

“工部,仍由莊啟榮牽頭,營造軍械,興辦工坊。”

“學部,由王承弼負責,開科取士,興辦學堂。”

“刑部,由薛志恆管轄,刑斷稽核、冤獄平反。”

“至於吏部、兵部.”

江瀚頓了頓,

“暫時空缺。”

殿內的一眾文武很清楚,人事和軍權是命根子,漢王肯定不可能輕易放下來。

其餘如都察院、大理寺等機構長官也暫時空缺。

先把衙門建起來,等以後找到了合適的人選,再做調整。

軍中各級將領、掌令官以及糧稅司等直屬機構人員,也各有封賞升遷。

對於領兵大將,職官上暫仍稱參將,但江瀚允諾擴軍後即可升任總兵,獨鎮一方。

此外,他還重新設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首批將先行賞賜子爵、男爵等爵位,以酬功臣。

賞賜是要慢慢給的,免得以後各級將領再立下功勳,賞無可賞。

對於廣大基層士卒,江瀚更是出手豪綽。

凡是入川以前跟隨他的戰兵,每人發足三十六兩銀子,算下來就是整整兩年的餉銀。

入川以後,從各地徵召的民兵因為已經發了田土的關係,所以每人賞銀十兩。

殿外得知訊息的衛兵們聞言,無不欣喜若狂,差點沒當場跪下磕頭,全靠軍紀約束才保持肅立。

抄沒蜀王府兩百年積累的財富,讓江瀚有足夠的底氣犒賞全軍。

同時,他也宣佈減免四川各地百姓一年錢糧,以此收攏民心。

是夜,蜀王府內大擺慶功宴,觥籌交錯,歡聲雷動。

宮燈次第燃起,將殿內照得亮如白晝,文官武將們開懷暢飲,慶祝著這來之不易的階段性勝利。

殿內一群人像是商量好了一樣,接二連三地上前,不停地朝著最上首的江瀚敬酒恭賀。

樂師敲著鼓點,大殿正中間的舞師執朱干玉鏚,踏鼓而舞

一曲奏罷,趙勝悄悄從席間起身,湊到上首的江瀚身邊,低聲詢問道:

“大王,如今開府立制,大局初定。”

“您的婚娶大事.是不是也該提上日程了?”

“李家、王家皆有嫡女,賢良淑德,您看.是不是先見見?”

“或者,臣下直接發一張文書,通告全川,為您遴選秀女?”

趙勝的聲音雖低,但附近幾桌喝得正歡的將領們,都不約而同地放緩了動作,屏息凝神,豎起耳朵,一臉關切地偷偷瞄向江瀚。

江瀚餘光一掃,將眾人的神情盡收眼底。

算起來,自己差不多也二十有九了,再拖可就真說不過去了。

這不僅是他一個人的終身大事,更是關係著政權穩定。

於是江瀚笑了笑,對趙勝點了點頭:

“依我看,遴選秀女就不必了吧?搞得興師動眾的。”

“先見見李家、王家的姑娘吧,一家挑一個便是。”

緊接著,江瀚頓了頓,聲音提高了一些,讓周圍人都能聽到:

“不光是本王,軍中還有那麼多弟兄打著光棍呢!”

“如今戰事稍歇,也該讓他們成家立業,安心過日子了。”

他扭頭看向趙勝,吩咐道:

“你明天就發通告,在川中遴選適齡女子,要那些能持家過日子的,別選些什麼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大小姐。”

“回去告訴弟兄們,本王給他們發媳婦了!”

“讓他們各自把存下來的軍餉都準備好!”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