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大明

第40章 龍元

馬車轆轆,向著西山而去。

西山腳下,一片新的廠房正在規劃之中,旁邊便是熱火朝天的鍊鋼作坊和蜂窩煤場。周濤引著王順等一眾老工匠下了馬車。眼前是幾排新建的青磚瓦房,窗明几淨,與寶鈔司那破敗景象有天壤之別。

“王老,諸位師傅,這裡便是日後咱們印製‘龍元’的工坊和住處。簡陋了些,還望諸位莫要嫌棄。”

王順等人看著眼前的院落,又看了看遠處高聳的鍊鋼爐煙囪和堆積如山的蜂窩煤,心中五味雜陳。一個匠人忍不住道:“大人,這……這比寶鈔司那強太多了。”

周濤笑了笑,引他們入內。院內早已備下熱水飯食。李逸風迎了上來。

“公子,都安排妥當了。”

“逸風,辛苦你了。這幾位都是寶鈔司的老前輩,往後印製新錢,全要仰仗他們。”周濤轉向王順,“王老,逸風已經挑選了些可靠機靈的年輕人,往後便跟著諸位師傅學習手藝,充當助手。這院子,也加派了護衛,出入都有規矩。新錢事關重大,保密為先,這段時日,怕是要委屈諸位,輕易不能離開此地了。”

王順連忙道:“大人哪裡話。我等明白,這是應有之義。能有口飯吃,能重操舊業,已是天幸,豈敢再有他求。”

眾人用過飯食,精神略振。周濤也不多耽擱,便將王順等幾位年長資深的匠人請到一間寬敞的廂房內。

“諸位師傅,今日請大家來,便是想先聽聽,咱們如今這造紙、刻版、制墨、印刷的技藝,究竟到了何等火候?有哪些獨到的地方,又有哪些難處?”

王順與幾個老匠人相視一眼,拱手道:“大人垂詢,草民等不敢隱瞞。說起這造紙,我大明之法,源遠流長。尋常多用竹料、樹皮,亦有楮皮、桑皮、藤皮者。精細些的,如宣州之紙,潔白如玉,韌而能久。只是若要大量印製,成本便高了。寶鈔司當年所用紙張,多是尋常竹麻混合,雖也講究,但耐用性上,終究還是差了些火候。”

旁邊一個負責刻版的乾瘦老者介面道:“刻版之術,我等尚有幾分自信。無論是陽刻陰刻,花鳥魚蟲,細若髮絲,亦能刻畫。只是寶鈔圖樣繁複,一套印版,需多塊拼接,若要分毫不差,極耗心力。且木版用久了,難免磨損走形,需時時修整,或是重刻。”

另一位臉上帶著墨痕的老匠人,是制墨的好手:“至於制墨,無非松煙、油煙,加以膠料、藥材,千錘萬杵而成。好墨濃黑光亮,書寫流暢,歷久彌新。只是,大人也知,墨終究是墨,遇水則化,這是天性。寶鈔當年,最怕的便是水浸汙損,字跡模糊,真假難辨。”

周濤靜靜聽著,不時點頭。這些匠人雖地位卑微,言語質樸,但談及本行技藝,眼中皆有光彩,顯然是浸淫此道多年,各有心得。他原以為寶鈔司早已糜爛不堪,不想這些老匠人對技藝的鑽研,竟未曾完全丟下。

“諸位師傅所言,皆是肯綮。寶鈔之敗,非技藝不精,實乃方法不當。今日請諸位來,便是要集思廣益,造出一種前所未有之新錢。”周濤看向王順,“王老,方才您說紙張韌性、耐用性尚有不足。若我們改用棉花為料,製成的紙張,會如何?”

王順一怔,沉吟道:“棉紙?大人說的是……用棉絮製紙?此法古亦有之,只是不甚流傳。棉紙潔白細膩,若是上好棉料,韌性確比尋常竹麻紙要強上不少。只是……棉料成本高昂,且製漿之法,與竹麻大相徑庭,需得重新摸索。再者,棉纖維短,若處置不當,成紙反而易碎。”

“成本暫且不論,方法可以慢慢試。”周濤又道,“我還有個想法。在紙漿未乾透之前,用一個刻有精細暗紋的滾筒,在紙面上輕輕滾過。如此一來,待紙張乾透,迎光細看,便能顯出旁人難以仿製的暗記。此法,諸位以為如何?”

幾個匠人聞言,皆是眼前一亮。一個匠人道:“大人此法甚妙!我等先前也曾在紙中夾帶絲線,或用模具壓印淺痕,只是難以做到每一張都一般無二,且易為人察覺仿效。若用滾筒,便如活字印刷一般,每一張紙上的暗記都能精準劃一,且藏於紙內,尋常肉眼難辨,非迎光透視不可見,仿製之難,何止十倍!”

王順也點頭道:“此法可行!只是這滾筒須得以精銅打造,其上暗紋更要巧奪天工,非一般工匠所能為。”

“這便要仰仗諸位老師傅的巧手了。”周濤微微一笑,又轉向那位制墨的匠人,“至於墨,遇水則化確是難題。若我們不用尋常水墨,而是改用油性之墨呢?以特製之油調和顏料,印於紙上,待油乾透,便不怕尋常水浸,字跡也能更為鮮亮持久。”

那制墨匠人眉頭緊鎖,半晌才道:“油性之墨?大人是說……如漆器上所用之彩漆一般?只是漆性粘稠,乾燥緩慢,如何用於精細印刷?且顏料若要鮮亮不褪,調配之法,亦是極難。我等曾試過用桐油調墨,確能防水,只是印跡發烏,且易滲化,難成精美圖樣。”

周濤:“此事不急,我們可以慢慢試驗。譬如改變油的配比,加入些快乾的輔料,或是選用更細的顏料。總而言之,這‘龍元’,一要紙張堅韌耐用,二要圖案精美,印製清晰,三要防偽萬全,令宵小之輩無從仿冒。這幾點,便是我們日後竭力要達成的目標。”

王順等人聽著周濤一條條清晰的思路,心中那份因寶鈔而起的頹唐與麻木,漸漸被一種久違的激動所取代。這些法子,有些他們隱約聽過,有些則是聞所未聞,但經周濤這一點撥,彷彿一扇扇新的大門在眼前豁然洞開。

王順深吸一口氣,鄭重道:“大人所言,振聾發聵。草民等雖愚鈍,也知此番印製新錢,與以往大不相同。我等願竭盡所能,聽憑大人差遣,便是窮盡心力,也要將這‘龍元’製出來!不為其他,只為爭一口氣,讓我們這雙手,造出來的不再是人人唾棄的廢紙!”

“正是!大人,您就下令吧!要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能參與制造這等新錢,便是死了,也值了!”

匠人們群情激昂,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一個嶄新的時代,似乎正從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中,悄然萌發。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