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探1546

第335章 第一步:統一戰線!

“事關三位皇子,陛下豈能如此……”

內閣值房,嚴嵩接到最新的訊息,老臉都變了色。

大皇子病重,二皇子事發,三皇子、四皇子受牽連。

除了最小的皇子外,幾位大些的,竟有一併被廢的趨勢。

但凡是科舉入仕的,都會即刻想到唐玄宗的三庶人案。

以史為鑑,可明得失,前車之鑑擺在那裡,讓嚴嵩怎麼辦?別的事情能夠和稀泥,但在這件案子上,一旦回答“此陛下家事,非臣等宜預”,那他計程車林名聲就徹底毀了,肯定要被比作奸相李林甫!

他嚴嵩北抗蒙古,南平倭寇,所治之下,乃中興盛世,是鐵定要青史留名的能臣賢臣,豈能如此墮落?

因此此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安排吏員:“去!將海侍郎請來!”

不多時,海玥大袖飄飄,走了進來。

自從升任禮部右侍郎,內閣值房也是他常來的地方了,只不過他行事依舊低調,國朝重事,向來只是旁聽,不拿決策。

但嚴嵩很清楚。

朝堂上的大事,沒有這位的預設,辦不成。

現在。

則要海玥點頭了。

嚴嵩開門見山:“海侍郎可曾聽說皇子一案?”

“有所耳聞。”

海玥神色凝重,一上來就定了調子:“此事萬萬不可!”

嚴嵩心頭一鬆,輕嘆道:“太子冊立,老夫本以為可享幾日清淨,誰想到……唉!陛下此刻正在盛怒,然事關社稷,吾等不得不諫啊!”

“不僅是勸諫……”

海玥道:“案子還得詳查!”

嚴嵩眉頭微鎖,聲音稍稍放低:“海侍郎之意是?”

海玥沉聲道:“陛下素來明察秋毫,何以聽信賊人挑唆,懷疑自己的三位親生兒子,一同謀害長子?此事若不詳查,恐有無窮後患,令國朝不寧!”

‘查案?’

嚴嵩心頭一凜。

這味道不對啊!

他的想法是,放棄二皇子,保住三皇子或者四皇子。

是的,哪怕犧牲兩個,只要不要像三庶人案件裡,將幾位皇子一網打盡,那都好說。

事實上,除了那些一心要博擁立之功的外,別人也不關心誰當太子。

群臣只關心兩點,第一是國家要有儲君,第二則是儲君的選拔要按照祖制,立嫡立長,傳承有序,不能由著天子的性情和喜好來。

除此之外,像海瑞那麼擔心儲君長歪的,還真不多。

因為當今天子沒有表現出任何身體衰敗的跡象,如今連朝會都不上了,只在宮內享福,誰知道還要等多久,才會有新君登基?

誰又知道那個時候,新君是何等模樣?嚴嵩也是這麼認為的,嚴黨沒有在儲君身上押寶,就是出於此理。

他如今已近七十高齡,首輔也當了快十年,按照一般慣例,這個年紀,都可以上疏請求致仕了,但顯然嚴嵩還想發揮餘熱。

可就算再樂觀,他也沒指望做到下一朝,今朝能把實權牢牢握住,已是心滿意足。

偏偏這一回,海玥不滿足於解決一時的困境了。

十年首輔。

海玥一直認同嚴嵩的路線,配合嚴嵩的執政,一切只因新政本就有他的參與和建議。

推對方上位,做出這番對國家有利,對百姓有利的新政改革,他樂於見得。

可嚴嵩本就有自己的問題。

此人的底線彈性很大。

關鍵時刻,絕不能讓他有半分退路,不然的話,完全有可能倒戈相向。

兩人隔案對坐,目光相接處似有霜刃無聲交鋒,卻又在轉瞬間化作意味深長的默契。

嚴嵩蒼老的眼瞼先垂了下來,枯瘦的手指捋過花白的長鬚:“查案干係重大,明威欲以何策進諫?”

海玥斬釘截鐵地道:“內閣請命,事關皇嗣,當由陛下臨朝,三司會審,當庭質證!”

“此案牽涉天家骨肉,若大張旗鼓查辦……”

嚴嵩緩緩搖頭:“只怕未及水落石出,先汙了陛下清名啊!”

“大義名分,終究要落在明處,豈可不教而誅?”

海玥取出一封奏疏,遞了過去:“這是南方的急報,請嚴閣老過目。”

“金陵兵變?楚王謀逆?”

嚴嵩接過,匆匆看完,再度動容。

依舊是兩件大事。

陸炳和孫維賢兩任錦衣衛指揮使聯手,終於查清了江陵隱秘的兵變禍端。

於禍亂初萌之際雷霆出手,將其扼殺於襁褓之中。事畢,二人馬不停蹄率緹騎直撲武昌,將楚王府圍得水洩不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