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宗弼在徐州城下吃了大虧,幾乎氣得摔下馬來。
如果他能理智地冷靜下來,他就應該知道,想要攻破徐州城是不可能了。岳飛手上都有裝藥十斤的大型地雷守城了,完顏宗弼還能有什麼前途?但是,正因為岳飛之前主動出擊殺了他一員猛將完顏阿魯補、後來又誘敵防反大勝一場。完顏宗弼兩戰全敗,而且是各種花式的招都中了一遍,簡直是把臉徹底丟盡了。
他必須考慮自己在大金國朝中的前途,所以他已經如同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徹底瘋狂想要翻盤迴本。
直接撤是不可能撤的,撤的話他的仕途就徹底無望了。完顏宗弼只能是一邊繼續圍困、想方設法絞盡腦汁破城,一邊再看看能不能迂迴去別的地方找回點場子。
而岳飛在此後幾日、見完顏宗弼依然保持圍城、並且時不時再來試探進攻一下,或者派兵和城頭對射,岳飛就知道完顏宗弼沒死心了。
所以岳飛也很配合,很快想到了一條進一步擴大完顏宗弼損失的計策。
這一世的岳飛,也算是年紀輕輕就熟讀兵書,又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喂招。他都參加過高麗滅國和對扶桑的外圍海島登陸戰了,大風大浪很多戰爭形態都見識過。
再跟金人交手數次,配合紮實的理論功底,融會貫通,如今二十四歲的岳飛,在謀略層面也已不可小覷。
岳飛首先想到的,就是一條誘敵之計——他知道完顏宗弼現在最忌憚的就是他手上那些炸彈,所以岳飛故意用一些欺騙情報,誘導完顏宗弼誤以為“這種新式武器製造困難,存量不多,之前第一戰是為了嚇退金軍,才不惜成本瘋狂投擲。誰知沒嚇退金兵,所以後續要省著點用,否則一旦耗盡就麻煩了”。
至於具體怎麼誘導,無非就是實戰過程中控制使用新式炸彈的節奏,偶爾摳摳搜搜偶爾又豪橫一把,總之讓敵人猜不透。
如此一張一弛之下,完顏宗弼果然捨不得“把岳飛圍死在這兒”這個誘餌,越陷越深。等他最後發現實在打不進去時,已經又額外損失了不少兵力和物資。
在打不下徐州只能長期圍困的情況下,完顏宗弼又捨不得浪費人力物力,因為轉入圍困的話,其實就用不到四萬多人了。
岳飛才一萬多人,而且大多數是徐州本地兵,戰鬥力不強,真正能跟金兵打野戰的也就是他那帶了多年的四千嫡系老兵,剩下的徐州本地宋兵是沒能力出城突圍打野戰的。
所以完顏宗弼最多留兩萬人,就能完成長期圍城的任務。把四萬多人都放在這兒,人吃馬嚼消耗太虧了,他就想著抽走兩萬多人,去其他附近的戰場碰碰運氣。
完顏宗弼首先想到的就是進一步沿著泗水往下游滲透、最好在淮泗交匯的楚州(淮陰)這一咽喉所在,給宋軍來一下狠的,徹底截斷宋人的淮泗防線。
因為完顏宗弼在吃過幾次虧之後,已經摸清楚宋人的虛實了——之前宋軍把主力全部放在山東和徐州,頂在第一線跟金人死磕,金人也確實被泗水和泰山等險要所阻,打不進去。
但因為趙子稱本人在山東,他麾下主力將領也都在山東,岳飛在徐州。宋人的南方其實是挺空虛的。
如果能從淮陰截斷山東和徐州與南方的聯絡,那麼就算暫時打不下山東和徐州,也能把宋人富庶的大後方徹底攪爛。到時候宋人沒了經濟基本盤,光守住幾個險要的樞紐府、路又有什麼用?
然後完顏宗弼就在進入來年正月後,轉為東進楚州。
進攻楚州淮陰的時候,完顏宗弼就遇上了宋人的水軍。
趙子稱從南方調來的楊志、林沖、魯達乃至梁紅玉等人,剛好在沿淮一線佈防。楚州作為守淮咽喉,當然也不含糊。
完顏宗弼之前都不知道這些南方宋軍將領的存在,他之前只打聽到趙子稱手下有關勝、秦明、呼延灼這些戰將,因為這些人之前在山東交手過,其中一部分還曾經“卑鄙無恥”地先假裝歸順大金、後來趙子稱趕到後他們又使詐殺了劉豫重新歸宋。
至於楊志這些人,原先受限於北宋朝廷的控制,一直被放在兩浙路鎮海軍打海寇,完顏宗弼一直在北方混,哪裡能聽過這些人?就算聽說了,也只會輕敵當他們是廢物。
說句良心話,如果讓楊志林沖等人帶著兩浙路過來的兵跟如今的完顏宗弼打陸戰野戰,他們還真打不過,因為那些軍隊的質量不行,之前多年趙子稱都無權過問這些軍隊的操練和裝備,楊志的兵也就是比普通宋軍禁軍強一點,但還沒到能跟金人野戰掰腕子的程度。
不過嘛,只是守一下淮陰的淮河防線,他們還是非常輕鬆的。完顏宗弼幾次想渡河包抄,都被楊志林沖梁紅玉拼死擋了回去。
加上完顏宗弼之前在岳飛那兒連戰連敗,軍心士氣很是頹廢,女真精銳的戰鬥力如今最多隻能發揮出六七成。此消彼長之下,完顏宗弼不得不在楚州地界又吃了點虧。
雖然絕對人數傷亡不算太多,但之前籌措的戰船損失很慘重,作戰物資也都快花光了,哪怕就地燒殺擄掠也補給不上,還逼得淮北戰區的漢人百姓大量逃亡淮南,投奔大宋官軍佔領區。
整個宿州逃得十室十空。完顏宗弼也徹底斷絕了就地補給的可能性。
……
在徐州和楚州兩處頂住了完顏宗弼全部大軍的同時,趙子稱卻還有餘力,從其他方向發起一些反擊。
趙子稱很清楚,要快速立威,光打防禦戰是不夠的,還得配合一些反擊戰,顯示“只有秀王才能為大宋收復失地”。
不過具體怎麼收復,就很講究了,收復之後能不能持續守住,也是一個大問題。
隨著和完顏宗弼的血戰開打了一個多月、時間轉入次年的正月後,趙子稱就越來越急於打一場象徵性的反擊。(按理說這一年應該叫靖康二年,但實際上如今還不知道用什麼年號。原本歷史上趙桓是靖康二年二月被俘的,現在是靖康元年冬天就被俘了。)他連大過年的時候都沒休沐,把手頭的主要幕僚班底都召集起來,草草商議了一下目標。
張叔夜、陳過庭、朱勝非、權邦彥等早期重臣一起討論了之後,都覺得暫時反攻是可以的,但要想長期守住反攻下來的地盤,暫時還非常困難,所以如何宣揚這麼一場“反攻大勝”,讓世人高估反攻的意義,就非常不容易了。
張叔夜是幾人當中最知兵的,核心意見基本上都靠他分析。
張叔夜私下裡很是坦誠地跟趙子稱掰扯:如果肯投入關勝、呼延灼等將領,或者再有趙子稱親自督軍,以山東宋軍拿回一下荒無人煙的滄州等地,甚至是暫時反擊河間、大名府,都沒問題。金人在那裡目前很空虛,主要兵力都抽走了。
但問題是打下來也守不住,反而有可能讓反擊的部隊陷入包圍。
所以如果要動手,就得先考慮好退路,還要考慮好配套的宣傳工作,最好還能跟河北地區遍地的反金流寇、當地報團取暖的漢人民間武裝,都儘量聯絡好,通盤考量。
趙子稱覺得有道理,所以整個正月前半段都沒輕舉妄動,一直到上元節他都在籌劃、等機會、找破綻。如果實在找不到好機會,他也打算裝模作樣反擊一下滄州、河間一帶。
至於反擊的意義,可以說成是“拯救陷於敵後的百姓撤回大宋佔領區”,這些地方靠近河北渤海沿岸,相對容易轉移,趙子稱有海軍,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被金人包圍。
最多就是戰果大小的問題,但己方肯定不會有大損失。
趙子稱在籌劃時,首先想到的就是當年諸葛亮北伐的例子,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的時候,雖然馬謖失了街亭、漢軍全軍都得撤退,但他至少還“拔隴西數千戶以歸”。
諸葛亮把隴西的人口遷回漢中算是一項功勞,他今天如果能把河北殘餘的民間力量迎回來,那也算是功勞了。就算百姓已經找不到了,至少還能找找那些抱團取暖的當地漢人武裝,大不了給一個招安令,接一些抵抗武裝回來,政績上就好看了。
存了這個念頭之後,趙子稱本著穿越者的思維慣性,幾乎是立刻就想到去找如今還在河北邊緣苟延殘喘的盧進義、公孫勝為代表的民間義軍了。
盧進義的根據地,早就不在河北平原上了,已經逃到了河北西部靠太行山。但是隨著去年金人兩路軍南下、山西也被嚴重破壞,除了太原城被包圍沒攻下來以外,其他沒有堅城的地方,都被金人肅清得差不多了。
盧進義這些人,現在也就是差最後一口氣,躲在一些連糧食都沒處補給的山坳犄角旮旯裡,每天都在餓死人。
趙子稱考慮到自己手上還有一些江湖草莽出身的部將,可以聯絡招安,於是正月初就開始著力聯絡。
最後按他估計,等到二月份實打實動一次手,象徵性到河間、滄州轉一圈,把盧進義殘部接回來編入官軍,就可以宣揚一次“對金國的全面反擊大勝、收復失地”了。
至於收復回來的失地會不會再丟,這不重要,只要收復過,而且人也確實救回來一些,這就足以作為趙子稱先稱監國的政治底氣。
按照這個計劃執行之後,趙子稱原本也沒想太多,但誰知後來實際落實過程中,竟還有些意外驚喜。
盧進義一派跟趙子稱聯絡上後,態度幾乎是納頭便拜。表示自己完全活不下去了,看在同為漢人的份上,能投靠天下漢人的希望、稱得上當世英雄的秀王殿下,簡直是他盧進義的造化,哪怕只是當個馬前卒都願意。
只要秀王的大軍進入滄州、河間,他們一定提前不遠數百里從西邊趕過來會合,衝破金人的巡邏,只求突圍回到後方有口飯吃。
而且盧進義這些草莽人物,雖然打仗不行,江湖訊息卻非常靈通,因為他們經常可以化整為零遁入百姓、蒐集各種情報。
就像水滸裡晁蓋之類的人,總是訊息特別靈通、擅長幹劫生辰綱之類的活兒。
盧進義等人在徹底決定主動來投後,立刻給趙子稱送來了一些他們之前反覆打探到的訊息:金人在去年剛入冬時、俘虜了先帝趙桓等人之後,次月就把趙佶、趙桓北運轉移,如今已經控制在了燕京城內居住。
盧進義的這一條訊息,其實不用他說趙子稱也知道。因為歷史上二帝“北狩”之初,確實是運到燕京後就不再往北走了。
當時金國也一度考慮過“金人入主中原後,該把都城遷到燕京,便於同時控制草原和中原”——在這一點上,金人和後金其實是出奇的相似,後世清朝也是一入關就想遷都燕京。
而金人顯然比後金更大膽,因為後金的時候,明朝首都好歹已經在燕京了,有現成的皇宮可以用。而金人剛來的時候,這裡還只是遼人的南京,宋人只收了兩年都沒來得及重建。金人如此決策,實在是花了極大的魄力。
歷史上之所以金人後來又把趙佶、趙桓送到黑龍江的五國城,那是因為他們發現趙構稱帝了、南方並不能很快平定、各地漢人抗金此起彼伏。再把“二聖”留在燕京有可能鼓舞漢人北伐救駕計程車氣,也不安全,這才再次北遷,路上又走了一年才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