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才是宋世祖

第164章 孤絕不挑起內戰,但也不懼怕內戰

靖康二年,四月初一。

趙子稱那邊還沒舉行就任監國的典禮,身在汴京的趙構,倒是提前搶先稱帝了——當然,這兩者的時間差也不會有多久,趙子稱這邊開始籌備還要更早一些。

只是因為通訊聯絡比較慢,趙子稱控制的地盤分得比較散。最後舉行典禮的時間點,趙子稱可能會稍稍落後半個月一個月的,這都無傷大雅。

也因為趙子稱準備得久、而趙構是倉促搶時間的,所以趙構的準備工作非常不充分。

登基大典當天,只有秦檜、李邦彥、張邦昌為首的幾個大漢奸,以及其他一些曾經投降了金國的河北降將,諸如李成、孔彥舟,參加了趙構的典禮。

原本歷史上,趙構去了南方,北方建立了偽齊,李成、孔彥舟這些叛將當然也都跟了偽齊,但現在都因為蝴蝶效應跟了趙構。不過也並非原本歷史上的偽齊將領這一世都會到趙構麾下,因為趙子稱的強勢,有一些原本應該因為機緣巧合被迫陷入賊營的漢將,這一世也得以反正。

主要是因為趙子稱在登萊經營數年,官聲又好,武人樂於為他賣命。比如歷史上同樣投了偽齊和金國的萊州將領徐文,這一世就選擇了直接跟隨趙子稱從基層做起,忠心並無問題,也覺得跟著秀王幹很有前途,個個都想靠正道往上爬,也都看到了岳飛快速升遷的示範效應。

包括李成、孔彥舟這些人裡,李成是河北叛將,他的老巢就在金人的地盤上,這是沒辦法的。而孔彥舟原本也是山東賊寇,如果趙子稱想拉攏他,其實也是做得到的,只是趙子稱自己有點不屑於這麼幹——

孔彥舟這人實在是道德太敗壞了,哪怕做賊都是賊裡面最禽獸的。歷史上他不但堅定地當漢奸、各處劫掠屠戮無辜、後來還反覆上書勸完顏亮撕破宋金合約趕快乾南宋,甚至連自己親生女兒都奸。

這種全方位無死角的畜生,趙子稱也不敢用,又不好在他惡跡尚未昭彰時就特地先騙他來投再殺了,那樣容易損及趙子稱的名聲,所以也就只能自始就不接受對方的招安,這種垃圾最後也就去投了趙構。

一言以蔽之,趙構的出現,著實拉攏了一些三教九流的奇葩匪類,但也僅限於此了。

至於湖南的鐘相楊么、五嶺的曹成,這些人都在自己地盤上當土皇帝呢,哪裡會來趙構這兒捧場。他們也就上一道賀表、正式走一個勸進的全套流程,也就算給足面子了。

整個典禮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可笑感。

登基之後,趙構為了確立自己的權威、也是為了顯示“大宋已經被再造”,所以急急忙忙公佈了新的年號,改元“紹興元年”——

毫無疑問,這一世的趙構是不敢用“建炎”這種明顯武力立國的年號的。他重新建國的一切根基,都來源於金人的武力扶持,來源於和談後金人的直屬軍隊名義上撤出黃河以南地界,他哪裡還敢“驅除韃虜”?所以他才越過建炎、直接紹興,表示自己已經繼承了父兄的大統,把父兄被俘後的危局扭轉過來了,至少大宋不用擔心亡國,道統得以延續。

這樣也不錯,至少留下了建炎這個年號沒有汙染,以後趙子稱想要北伐驅除韃虜還能用。

另外,因為這一世的趙構在汴京稱帝,沒去南方,他也不可能再把越州改名“紹興”了,所以紹興這個地名並沒有在兩浙路出現。

那塊地方該叫會稽叫會稽,該叫越州叫越州,原來什麼樣以後還是什麼樣。

……

趙構舉辦登基典禮後一個月,五月初一這天,

趙子稱也來到江南東路的鎮江府,在那裡舉行了一個相對簡樸的典禮,完成了就任監國、並領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流程。

同時也把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幕府設在了鎮江——他之前在登萊的地盤,畢竟太偏僻了,處在領地的一角,不便於管理其他新投效的勢力,容易鞭長莫及。

他倒是考慮過在徐州設立幕府,但因為徐州南邊的宿州、那一大片位於泗水以西的淮北土地,如今都被趙構控制,從宿州到後世蚌埠、鳳陽之間,全都是敵佔區。

所以設在徐州,容易導致南北聯絡不暢。

趙子稱沒有選擇江寧(南京),也沒選擇偏安意味更濃重的兩浙路杭州,特地放在鎮江,也是為了強調自己時時刻刻準備北伐,絕無一日懈怠。鎮江是北渡長江的要津所在,這方面的意味更濃重。

而且只是一個大元帥的臨時幕府所在地,並非皇帝的“行在”,鎮江也完全夠格了。

典禮上,趙子稱在張叔夜、朱勝非、周格、陳過庭、胡直孺等重臣的擁戴下,宣佈了未來一段特殊時期內的核心國策。

首先第一條,趙子稱先借機提升了軍人地位和待遇——地位的提升是相對保守的,因為他也不能給後世埋雷,主要是展示皇帝在特殊時期,對武人的提防措施有所收斂、更加用人不疑。而對於士兵待遇的提升則是實打實的,幅度非常大。

趙子稱在典禮後,公然宣佈:“即日起,諸位要著力徹查軍隊空餉、缺額等問題。我大宋之前武備廢弛,才有今日之禍。太祖皇帝顧慮五代之慘禍,不得不提防武臣,這本沒有錯。

但年深日久,將士們連每年三十貫的軍餉都不能足額領齊,士卒漸漸淪為將領私奴,毫無戰力可言。而且國朝百餘年來,交子、鈔引漸漸氾濫,物價騰貴,如今就算有實發三十貫,也不足以養活軍漢全家,還是得給將領接私活。

孤既然監國,第一條就要一律將戰兵年餉提升到八十貫!平時每月六貫,加起來就是七十二貫,年底再加發八貫,湊足八十貫整。同時,孤也會給各級將校增加薪俸,不會比同級文臣低,另外還有給武將額外的階官加俸。

但重賞之下,對空餉缺額的懲處也會加大,過去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以後再敢喝兵血的,一定嚴懲不貸!”

趙子稱這番要求,聽在眾臣耳朵裡,反應各不相同。張叔夜、陳過庭都是跟隨趙子稱數年,或是共事過數年的,知道趙子稱的為人並不激進,所以也知道他現在突然這麼大刀闊斧,肯定是有理由的,絕不是一時衝動。

但其餘朱勝非、周格、胡直孺這些人,都才剛投效沒兩個月,還不熟這位新領導的行事風格,當即便有些擔心,以為他是紙上談兵、根本不知道財政困難。

他們紛紛力諫:“殿下不可魯莽啊!此舉雖是善政,但也要考慮財政困難。如今戶部都還沒重建,汴京府庫陷於金人之手,朝廷積蓄被掃蕩一空,只餘東南半壁,錢糧賦稅也還在調整中,哪得那麼多錢財給將士加餉?”

趙子稱卻正好藉機立威:“錢不是問題,孤之前反擊金人,略有一些繳獲,同時,孤在登萊、兩浙,也頗有一些產業,如今願毀家紓難,以私產助軍!就算還有一大半缺口,也可以另想辦法!

孤不求大家共赴國難、捐資助軍,但值此國難,朝廷正該整頓我大宋持續了百年的冗官冗費。孤宣佈,自明年起,直到徹底恢復中原之前,因為半壁江山淪於賊手,半壁子民也無法來參加科舉,所以我大宋的科舉總取士名額,自當減半。

將來光復了中原,才能恢復原先的取士規模。而且在光復中原之前,只要不是實缺官員,一律不再授予虛銜階官以寄祿。所有先帝時蔡京一黨巧立名目所設提舉宮觀職也一律廢除,不再發俸祿。

這幾項擠出來的錢糧,全部要落實用於軍需、軍餉。另外,朝廷也會給確實困苦清貧的寄祿文官增設一批職務,比如負責審計軍餉發放、核查將領是否有貪墨缺額空餉。

這些職務不得增加官員人數,但可以從原本已經是虛銜寄祿官的人裡挑一批,轉為實缺,作為特殊國難時期的過渡安置。孤自己已經毀家紓難解決了相當一部分軍餉財政了,難道眾文臣不該一起共度時艱麼?”

不少剛剛來投的文官,內心也都有些寒意,他們知道秀王殿下這是擺明了要一改大宋一百六十年來文官待遇極為優厚、而武將和士兵被極度打壓的狀態了。

如果是和平年代,皇帝敢這麼幹,立刻就會被文官集團斥為昏君了。

但現在是特殊時期,而且趙子稱本身戰功夠硬,他就是天下漢人裡頭一號的抗金派,是屍山血海裡親自殺出來的。

刀把子在人家手上,而且是自己一下一下磨出來的刀子,趁手得很。這種一力降十會的局面,文官集團還能幹什麼?幾個新晉頂級重臣,全都不敢反對。倒是有些相對小魚小蝦的、御史言官體系漏網來投趙子稱的,一時腦子沒轉過彎來,倒也言辭激烈提出了一些反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