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秀,任明道閣學士、內舍人,封婕妤,負責奏章轉呈、引進臣民。
沈星瑤,任決事廟長老,封襄國後,負責宗門聯絡。
沙爾雅,任決事廟長老、馳狼衛指揮使、元帥府準帥,封南中大將軍,負責蠻族事務。
蘇若雪,任議事堂副堂主,封鎮國公夫人,負責醫藥、商貿。
其餘人雖不是變法核心,卻也是影響變法的重要人物。
彭子良作為一開始的天使合夥人,任明道閣立法大學士,主理立法。
原三國君主夏侯彥、丁司玉、謝冠飛任決事廟長老,協助決事廟管理。
相比以往許多滅國後的君主,他們三人的結局算是極好了。
謝冠飛率先開口,表達自己的驚訝:“真沒想到……我這種亡國之君在投降後,居然也能參與國事。”
“咳咳……冠飛,注意措辭,陛下可是說過讓我們忘掉原有身份,我們應以新朝共治者自居。”三人中年齡最大的丁司玉提醒道。
“陛下和鎮國公真是寬宏大量,今後或許可以成為比肩啟皇的人物啊。”夏侯彥讚歎道。
他望向自己的雙手,想起了統一大典那天將玉璽交給對方的情景。
自己雖是業國最後一代君主,可他卻並不後悔。
業國氣數已衰,即便他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挽回頹勢。
相反,投降陳雲軒,將傳國玉璽交給他,反倒能讓神州百姓少遭受些苦難。
業國先帝在九泉之下想必也能諒解自己吧?
想到這,夏侯彥不再猶豫,握緊拳頭,表達決心:“二位,今後或許是幾百年來第一盛世。”
“我等應努力協助變法,不負陛下和天下百姓,共建神州盛世!”夏侯彥說完,將拳頭舉了起來。
“夏侯兄此言在理,我支援!”謝冠飛同樣舉手。
神州盛世嗎?
丁司玉望向上空,想起了父皇和相父,也想起了無數為神州大地拋頭顱灑熱血的賢才。
“也算我丁司玉一個!”丁司玉也跟著舉起拳頭。
在三國原君主的帶頭示範下,三國舊臣也慢慢轉變身份,投入到新國家的建設當中,為著變法而努力。
……
自變法開始後,眾人便馬不停蹄,尤以林同曦和陳雲軒最為勞累。
二人首先巡視的是天工院,屬於科技板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有道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假如沒有足夠的生產力支撐,那麼建立起來的民權體制也很難維持。
為此,代表科技發展方向的天工院成了變法重點。
“陛下、鎮國公、院長,請移步。”副院長魯木通吩咐人將服裝遞給三人,隨後帶領他們參觀最新的科技。
在天工院眾天才的努力下,襄國迎來了技術爆炸。
假如赤朝末年是中古時期的話,那麼天工院則是將中古時期的科技水平一下子拉到了近代前夜!
當然,這也少不了林同曦系統板塊的加成,其擁有【科技】板塊。
有他在,便可加速提升科技水平。
“陛下,此乃蒸汽機……不過還請小心,雖是如此,還是有可能會炸。”魯木通提醒道。
“蒸汽機嗎……朕曾經聽同曦說過,說是劃時代的存在。”陳雲軒回憶起林同曦對他說過的話。
“不錯,此物若是研發得好……說不定能代替人力、畜力,屆時人們出行可能都不用馬了,只需一臺蒸汽機械以及煤炭,便可出行!”魯木通驕傲地說道,他甚至想好了未來交通工具的藍圖。
除了科技外,商業發展也格外重要。
古語有言:“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為了促進社會活力,林同曦讓蘇若雪主持商業方面的變法,於各地建立起商貿網路,加快了各地交流。
林同曦知道,這是加快社會形態過渡的必要舉措,他們必須透過發展經濟來促進生產。
不過商人也有其侷限性,不能讓其肆意妄為。
為此,林同曦和蘇若雪立下不少規矩,防止商人為了賺錢幹黑心事。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襄國的生產力迎來了爆發式上漲。
神州大地上,慢慢迎來了近代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