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第389章 這不是貶戍

三佛齊、舊港、東爪哇滿者伯夷等等,這些在大明這裡也不是完全陌生的地方。

雖然這也就是東南亞,更準確的來說是馬來西亞地區,不過多少也是有些往來。

知道這是是在‘真臘、闍婆之間’,也知道這裡人多姓蒲、習水陸戰,同樣明白那裡田土沃美、氣候暖,春夏常雨。

大明此前禁海,但是不代表完全與世隔絕,更何況東南亞諸國等等和中原王朝很早之前就有一些往來,更何況還有不少大明子民私自出海呢。

所以說安排使臣等等對於禮部來說完全沒有什麼問題,鴻臚寺那邊也是有不少的番國使臣,無非就是對於有些番國小民不是很在意罷了。

使臣這邊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就好,朱允熥也喜歡這種‘高屋建瓴’,具體的執行交給手下的人來辦就好。

無非就是陳迪這樣的人可以將事情辦好,常森、傅忠等人可能會將事情給辦砸。以至於好好的政策變了味,那就讓人心裡十分難受了。

張福生小聲說道,“陛下,武定侯在殿外求見。”

“宣。”朱允熥笑著說道,“他們這些老人,現在是越來越見外了。”

郭英進入武英殿,立刻跪下,“臣郭英,叩見陛下,陛下萬歲。”

朱允熥就好笑的說道,“武定侯,咱們也不是外人了。你快點起來,用不著多禮。”

郭英起身,還是有些擔心的說道,“陛下,這一次太倉那邊出了這麼大的事情,臣實在是心中不安。”

“姑父在寧波,現在也並未牽涉其中。”朱允熥就笑著開口說道,“說起來姑父倒是不負所托,市舶司的事情這一下總算是可以放心了。”

郭英的長子郭鎮尚永嘉公主,所以朱允熥稱一聲‘姑父’,這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事情,更何況現在也沒有外人。

這是給郭寧妃面子,這也是給老朱面子,畢竟郭英是老朱的心腹,能力談不上特別出眾,但是絕對足夠忠誠了。

郭英稍微鬆了口氣,心有餘悸的說道,“市舶司茲事體大,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人都在盯著。犬子才智平庸,臣就怕他犯了錯、辜負陛下。”

朱允熥則感慨說道,“我本來也是如此想,海貿獲益之豐朝野皆知,確實有不少人盯著這個肥缺了。”

市舶司本來就算是比較富裕的衙門,只是大家沒有想到能夠富到這個程度而已,所以這時候自然也就開始紛紛爭搶了,這可是個超級大蛋糕。

“所以幾處要地,我都讓心腹、親近之人去。”朱允熥有些無奈的說道,“結果你看看太倉出了這麼大的事情,這叫個什麼事!”

郭英一時間也比較尷尬,他的兒子在寧波市舶司、管著浙江那邊的一些事情,暫且來看還算是比較好,沒有捲入其中。

可是太倉那邊有著皇帝的舅舅,還有潁國公世子,現在說這些,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炫耀呢,簡直就是在打皇帝的臉。

看到郭英有些尷尬的樣子,朱允熥笑著說道,“你也不用多想,這一次姑父事情辦的好,這就是好事。至於其他人辦砸了差事,那是他們自己的事。”

這也是朱允熥的真實想法,不能因為常森和傅忠辦砸了事情,就覺得所有人的工作都要被否定,這其中還有人的表現不俗。

朱允熥看著郭英,笑著問道,“老侯爺,你這是想要讓姑父回來,還是讓他繼續在寧波?”

郭英趕緊說道,“自然是聽陛下安排,臣跟前也不缺子孫孝敬。”

這話也沒錯,郭英也是能生的,一共十一個兒子、六個女兒,小兒子現在還不到十歲。

不過郭英還是試探著開口說道,“陛下,犬子在寧波,公主殿下在京城,相隔兩地數百里,尋常也難得見一次。”

這也是實話,郭鎮只有回京述職的時候才能回去一趟,自然也就很難和永嘉公主在一起。

朱允熥一想也有道理,說道,“這倒也是,姑父在外頭許久了。這樣吧,你去和祖父說一聲,我去了他肯定要多心,覺得我是貶戍姑姑。”

郭英就喜笑顏開了,其他的一些勳貴畏懼老朱,郭英其實也會畏懼。但是相比起其他人,他這個武定侯在老朱面前還是比較得信任。

看到郭英喜笑顏開的離開,朱允熥也忍不住笑了笑,這些事情還真的比較有意思。

朱元璋的這些女兒之中,大女兒臨安公主下嫁李善長之子李祺,現在一家四口在江浦生活。

次女寧國公主剛剛跟著梅殷起程前往北平,估計要在北邊生活好幾年了。

而第三女崇寧公主原本下嫁下嫁牛城,結果婚後不久牛城因罪謫戍雲南金齒衛,崇寧公主在隨行的時候病死。

第四女是安慶公主,第一任駙馬歐陽倫不用說了,好在現在還算美滿。

這些個皇子皇女雖然身份尊貴、衣食無憂,只是也不見得就是十全十美,也會有著一些不如意的地方。

“這算是開了個好頭了,公主現在都可以不用在京城了。”朱允熥啞然失笑,“以後啊,公主府不一定就在哪了!”

這自然也是一種調侃了,不過在寧國公主隨梅殷去北平赴任的時候,其他的一些駙馬也動了心思。

畢竟理論上來說駙馬是需要跟著公主生活在公主府,而那些生活在婆家的,基本上都是身份比較尊貴的公侯家。

現在駙馬要是長期在外任職,公主也可以隨行的話,那自然也是一個好事情。

朱允熥對此不算多麼擔心,駙馬、公主,雖然這也是宗室外戚,不過和宗室藩王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就算是有什麼小心思,也不會帶來太大麻煩。

更何況現在已經有人看出來了,皇室現在的聯姻有了一些變化。

以前基本上都是高官顯貴,以前都是和有爵位的勳貴聯姻,現在開始偏向於中低階的文武官員了,畢竟現在的環境和開國初年還是有所不同。

郭英的求見也沒有打亂朱允熥的一些安排,接下來自然是繼續投入到批閱奏章之中,這就是皇帝的工作。

郭英前腳走,張福生後腳又來彙報,“陛下,潁國公在殿外求見。”

朱允熥忍不住樂了起來,“他現在算是知道訊息了,行了,宣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