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興復漢室,從誅殺十常侍開始

第70章 賣官鬻爵的崔烈

劉辯上次還在瓊姑之事上糾結。

結果這才隔了多久的時間,盧植竟然就給他安排上了。

這些重臣對皇帝子嗣之事,可真的比劉辯自己上心多了。

“此事,朕會慎重考慮的。”劉辯說道。

他不想拒絕,但也並不太想直接答應。

“臣請陛下應允。”盧植的倔脾氣也上來了,腰一彎到底,就不起來了。

劉辯頭疼的以手扶額,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只是想簡簡單單的帶兵出去打個仗而已,這感覺簡直就跟唐僧西天取經似的。

“好好好,朕允了。”僵持了片刻,劉辯慫了。

選歸選,可他也可以看不上嘛!

這還不是事在人為。

聽到劉辯答應,盧植的神色終於有了一些鬆懈,稍顯無奈的說道:“如此,臣沒問題了。”

劉辯也長長的鬆了口氣,沒問題就好。

這一場拉鋸戰,整的他比打了一架還吃力。

定了御駕親征之事後,他將目光再度放在了荀攸的奏表上。

荀攸的奏表只是一個大方向上的規劃,並沒有提及詳細的作戰計劃。

看了片刻,劉辯說道:“益州實在一片富饒之地吶,這向益州徵發糧草,除了能噁心一下朕這位皇叔,彰顯朝廷雨露均霑,不是刻意針對誰之外,朕再看不到其他任何的益處,這是不是有些單薄了?有沒有其他可利用之處?”

群臣:……

皇帝現在用陰謀詭計都已經不拐彎抹角了。

這都直接了當的喊出來了。

“陛下,您忘了益州牧日前上奏,請朝廷放劉璋回去榻前盡孝之事?”荀攸說道。

劉辯神色微動,他還真的把這個事給忘了。

荀攸這意思是要跟劉焉談個條件吶!

“用劉璋換糧草,合算嗎?”劉辯思慮間問道。

“臣以為是合算的。”荀攸說道,“益州牧阻斷道路,據守益州,就算朝廷不放劉璋回去,他若一意孤行,定然還可在其他子侄之間做選擇,保留益州一脈。”

“與其大動干戈,倒不如暫時各退一步,靜待益州之變,再做謀劃。”

盧植看看荀攸,又看看皇帝,心中忽然間升起一個大大的佩服。

皇帝的才思之敏捷,真的是屢屢讓他驚豔。

荀攸的話尚未點明,皇帝竟然就已經猜到了荀攸的打算。

若不是皇帝說了出來,他這個縱橫沙場數十年的老將,都差點沒反應過來。

就是這君臣二人,實在是……

稍顯無恥!

“臣附議!”盧植雖然覺得無恥,但他不反對這麼做。

益州有秦嶺天險,北部又有馬騰叛軍盤踞,若與益州開戰難度極大。

現在也沒有到打的地步。

就算是要打,也只能強攻。

而這是下下之策!

還不如抓住眼前利益,換取一些好處。

“臣附議!”曹操與陳琳在隨後也起身說道。

劉辯見大家的意見罕見的這麼統一,也就沒有再傷害自己的腦細胞,直接準了。

西邊這一塊,短時間內確實不太好動。

要動劉焉,就得先把馬騰、張魯、韓遂這三個礙事的搞定。

可這三個人個個複雜,又佔據了極其複雜的地形。

現在也開不了戰,確實還不如拿劉璋換點兒實在的糧食。

等搞得大家劍拔弩張的時候,朝廷可能還連這點便宜都沒得佔了。

反正劉辯也沒覺得劉焉這老小子真會因為劉璋,而老老實實的自己跑到雒陽來。

扯皮再扯下去,估計也就能扯掉劉璋的性命。

剩下的暫時肯定是沒什麼結果了。

……

一場因為糧食而爆發的戰爭,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了。

不過在朝中現在有些抬不起頭來的大司農崔烈,倒也並沒有完完全全把糧食的希望放在這一場戰爭上。他最近帶著人四處奔波,幾乎是想盡一切辦法的讓雒陽的糧倉稍微充實一些。

可就這麼大的土地,糧食也就那麼多,他能想到的辦法是有限的。

幾乎是使勁了渾身解數的他,只在弘農和京兆尹徵調來了一些糧食。

但數量也不是很多。

不過弘農郡之行,讓他得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訊息,並在瞬間就動心了。

他雖然也是三公九卿之一,但卻遊走在朝廷權利的邊緣。

很多事情其實都不知道。

在走進弘農郡之前,他根本都不知道皇帝在弘農冬狩,把整個弘農郡的山賊都給清空了,而且還弄到了數量龐大的糧食。

他知道皇帝在弘農冬狩,攻打了不少的山賊。

但真的不知道皇帝把整個弘農郡的山賊都給滅了個乾淨。

唯一讓崔烈感到遺憾的是,弘農郡正在大力屯田,他們也要留足支撐到夏收的糧食。

所以他能帶走的糧食並不多。

但這個事,讓崔烈動心了。

他可是知道河南尹和河東郡還盤踞著不少的山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